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李文权[1]2001年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雌导儿童 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二 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提供安全感,并有助于自 我形象的建立和有助于·C理健康。目前同伴关系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我国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了解“是什么”的层面, 对“怎么办”的千预研究即实际的训练措施探讨很少,对于儿童尤其是小学 儿童同伴关系的干预性的研究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专题报道. 对儿童进行。。毗导有助于儿童脆同拌关系,其中团贱导比个别辅 导更有效,因为团体倩景能看献一种学习实验室,儿童容易在邱内学习 某种行为.为了探索同伴关系的新型团体辅导,研究者将国内新兴的系统家 庭治疗技术引进团体辅导,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证研究,旨在改进被试的人 际关系状况,并探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 2.l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昆明市盘龙区东华一小(普通小学)六年级的两个普通班进行。 kJ 6·3班为实验班,FJ该班N际关系较远5名男生为实验组,该组年龄12-13 岁,平均 12.7,平均智力 98;以 6·且班为对照班,在该班同样由人际k 离较远的5名男生组成对照组;实验组年龄、智力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其 家庭环境、学习成绩与对照组基本相似。两班学生在人数、性别、人际距离 均分等方面无显着差异。 2.2实施程序 本研究的实秆y人2000年10月至2001丰一月,分成叁个阶段:准备阶段、 实施千预实验阶段和评价阶段。 2.11 M%$ 2000年10月为本研究的准备阶段。其同的主要工作为:与东华一小的 领导和教师商谈,确定实验班级;制定研究工具,并在5·1班作“儿童社 会距离测量”的预试。 2.22实验阶段 2000年11月上旬至2001年4月下旬为实验阶段。11月上旬由研究者 在两个班完成勺L童社刽巨离”的前测工作。。且 (1)乒贤纽成万的展选和确立:根据)L童社会距离前测结果 人际距离最远的5名男生另加1名受欢迎的示范者组成实验组。 (2)于预方决 门 月中旬正式开始对实验组及实验班干预,而对照组未施以实验处理。千预的方法是借鉴系统家庭治疗,把需要辅导的实验组成员放在原来的自然班级中,举行全班性的。C理辅导活动共 10次,1-2周 1次,每次40分钟。全班每次心理辅导活动分成叁个部分:念红帐,主要是让实验班汇报这回-2周暗中观察到的实验组成员的好的行为和进步;然后检查上次“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有时穿插实酗成员设计并带领大家作的游戏;布置新的“平时作业”,主要是借鉴系统家庭治疗中系统思想和游戏式作业进行,让大家以游戏的方式产生新的互动。 )L童社会多巨离中期测试 在1001年1月初对2班实施中测,?民据结果进行总结,加强后期的团体活动工作。2.23 #k脓 ZO们年丈月下旬为评价腑。在团体结束时2个班断了 U乙童社会8巨离测量”的后测及“行为态度量表”的测试,实验班及实验组还加作了“团体活动观点调查表\ 眺研究者对实御的同学、实验组咸员及其教师作了大量的调查和访谈。2.3tw估2.31 e.使用于评估的量姊:山儿童社会距离量表选用社会测量法中的勺童社会距离量表\ 了解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由髓欢到最不喜欢分 5 tejia价,分别记 5*分;所得分数越高越受欢迎。* 态赧林 该量赖12 个项目,包括儿童的一般态度…对自我、他人和学校,以及)L童的一般关系,要求儿童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j己 5习分。* 团体活动毗调查表 第一部怵讨受聪对团体活动的观点,以叫常同意”至 叫常不同意”四级评定;另一分为3个开放式问题.让其自由作答。2j2 iiHw估 实验班同学和老师暗中j己录实铡成员平时的优点和进步,点滴变化的推进有助于儿童的转变。因此,这些细小的进步也是这一过程中效果的体现。2.33 w和自我评价 通过访谈实验班同学、老师对实验组成员团体活动前后的看法,以及实验组成员对自己这一阶段的评价,从总体上收集有关的进步信息。 2 3.效果 3.1实掷、对照组勺童社会距离”测量的方、中、后测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儿童与班上同伴关系距离的前、中、后测结果比较见表 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社邻巨离结果比较(mis) 实验组 对照组 组间t值 前测2.刃4土0.2H2.625?

郭海平[2]2011年在《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干预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对于初中生而言同龄人之间的同伴关系在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初中生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不良同伴关系则会导致初中生的学校适应不良,甚至会影响其成年之后的社会适应。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进行干预。国内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伴关系的功能和影响因素,同伴关系的发展和类型以及同伴关系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上。对同伴关系干预的研究多从而儿童个体入手,也有研究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和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方式进行同伴关系干预的实验研究,证明团体辅导的方式有助于不良同伴关系向着好的方面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以初中七、八年级叁名不同类型的不良同伴关系学生为干预对象,在人——情景整体交互作用理论指导下,采用班级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的方式对其不良同伴关系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方式为:其一、对不良同伴关系学生其进行个体辅导,详细了解其同伴关系不良的表现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从认知和社会技能训练两个方面进行干预;其二、对其所在班级进行班级团体辅导,帮助不良同伴关系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激起交往动机,扩大交往范围,妥善处理与其他同学的矛盾冲突,融入其所在班级。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干预过程,干预效果采用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通过研究发现,在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干预中,采用个体辅导和班级团体辅导交替进行的方式,在个体与其所在班级的交互作用之下,可以使学生的不良同伴关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其所在班级的人际氛围的改变,而且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很强的可行性。

孙雪洁[3]2017年在《头胎儿童移情与同胞关系的关系:父母婚姻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同胞关系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非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增长趋势,家庭系统中的同胞关系成为新的关注热点。作为人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人际关系,同胞关系对个体的发展与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对可能影响同胞关系的移情与父母婚姻关系进行探讨,了解移情与同胞关系的关系以及父母婚姻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干预方案,为同胞关系的干预带来实践性的指导。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小学四到六年级共198名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移情与同胞关系的关系以及父母婚姻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同胞亲密与同胞冲突以及同胞关系总分均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移情对同胞亲密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移情得分越高,同胞亲密得分越高,同胞之间越亲密;移情对同胞冲突具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移情得分越高,同胞冲突得分越低,同胞之间冲突越少;移情对同胞关系总分存在显着正向预测作用,移情得分越高,同胞关系得分越高,同胞关系的总体质量越好;父母婚姻关系对同胞亲密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父母婚姻关系得分越高,同胞之间越亲密。(3)父母婚姻关系对移情与同胞亲密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当父母婚姻关系质量教差,得分较低时,移情对同胞亲密的预测作用不显着;当父母婚姻关系质量较好,得分较高时,移情对同胞亲密存在显着正向预测作用。(4)父母婚姻关系在移情与同胞冲突之间不存在调节作用,无论父母婚姻关系质量高低,移情都对同胞冲突起到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婚姻关系在移情与同胞关系总分之间不存在调节作用,无论父母婚姻关系质量高低,移情都对同胞关系总分起到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结论基础上,借鉴元认知干预技术,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元认知团体辅导干预方案,选择了研究一中同胞亲密得分均低于平均值且同胞冲突得分均高于平均值的20名儿童,借助独立样本前后测设计,将这20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进行为期11周的元认知团体干预,通过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以同胞关系问卷来测查元认知团体干预对儿童同胞关系的干预有效性,以及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希望能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同胞关系干预提供有效可行的干预指导。结果表明:(1)基于元认知干预理论的同胞关系干预方案具有干预有效性,实验组后测的同胞亲密得分显着高于前测,同胞冲突得分显着低于前测,同胞关系总分也显着高于前测。(2)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同胞关系干预方案在干预效果上具有延续性,经过延时后测,实验组同胞亲密、同胞冲突与同胞关系总分与实验组即时后测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两周以后,元认知团体干预仍然保持之前的干预效果。

刘玉敏[4]2017年在《共情能力对中职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吴静吉等人修订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同伴评定法对石家庄市某所中职院校345名学生进行了共情能力和同伴关系的现状调查,并结合团体辅导理论和技术,设计出一套适合中职生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案,对中职生的共情能力进行干预,进而改善其同伴关系。研究一对345名中职生进行共情能力和同伴关系的问卷调查以及两者相关关系的探讨,研究一的结果表明:(1)中职生共情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其中中职生共情能力(观点采择、想象、共情关注、个人忧伤)在性别、年级、是否班干部上有显着性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中职生的同伴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2)中职生共情能力(观点采择、想象、共情关注、个人忧伤)各维度与同伴关系之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且共情中观点采择与想象两个维度均对同伴关系有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对比设计,选取两个班64人作为被试,实验组32人,对照组32人,对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辅导,同时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团体辅导。研究二的结果表明共情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情能力差异显着,并且共情团体训练能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同伴关系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中职生的共情能力和同伴关系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共情能力的干预可以改善其同伴关系。

赵郝锐[5]2017年在《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具有塑造自我与人格的重要力量,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索家庭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抽取了10所高校的932位大学生,对其原生家庭的信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每个家庭的父亲、母亲及子女同时参与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原生家庭中家庭背景、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婚姻冲突子女知觉的中介效应,并最终构建了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家庭综合作用模型,阐明了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婚姻冲突子女知觉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作用路径,最后,在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家庭综合作用模型的指导下,设计了家庭治疗取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验证了其立即性与追踪性效果。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5个研究分析了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一着重考察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以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所在地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作为家庭背景的变量,以心理幸福感、自尊、心理症状作为反映心理适应的指标,分别考察了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当前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总体上较好,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自尊和较低水平的心理症状。(2)家庭所在地类型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所在地为地级城市的大学生其心理品质发展得更为积极,对自我评价更高,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不佳。(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适应影响较大。对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下家庭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与自尊上就越是有优势,同时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与高中的大学生心理症状最少。父亲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存在不同,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并未显示出优势,而父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较佳。(4)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适应影响较大,其中母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更为广泛。就心理幸福感、自尊而言,父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就越有优势,就心理症状而言,父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为中等的大学生心理症状最少。此外,母亲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会更多的出现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等症状。研究二关注夫妻子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以婚姻满意度问卷、婚姻调适问卷、婚姻健康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父母的婚姻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各婚姻关系变量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父母婚姻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男大学生父母的婚姻调适得分更高、母亲的婚姻满意度更高;非独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父母婚姻互动水平更好,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婚姻调适得分更高。(2)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满意度对子女的心理适应影响较大,对子女心理幸福感、自尊、心理症状均有显着预测作用。(3)多群组路径分析发现,父母婚姻关系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作用路径。在男生群体、独生子女群体、城市群体、高家庭经济地位群体中,父亲与母亲婚姻满意度的预测路径显着,在女生群体、非独生子女群体、农村群体、中低家庭经济地位群体中,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更广泛,父母婚姻调适对子女心理适应的预测路径也显着。研究叁重点考察亲子子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以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亲子关系的指标,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了不同教养方式与教养类型下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男大学生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得分显着高于女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情感温暖与母亲干涉保护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城市大学生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与不良教养方式的得分均高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表现为高反应高要求的权威型教养类型。(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着的预测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心理症状、自尊。具体的,父母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有益,父母的过度干涉与保护则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此外,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影响较大。(3)大学生父母的教养类型可以分别分为情感温暖型、过度管束型、冷漠拒绝型,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宽松型与专制型相对应。其中,情感温暖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最积极,冷漠拒绝组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最消极。(4)家庭教养类型可以分成:慈父慈母、严父慈母、慈父严母、严父严母四个类型。其中,慈父慈母组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最佳,严父严母组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最差。与慈父严母组相比,严父慈母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优势,这说明了母亲教养行为在家庭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四着力于中介效应的探讨,以婚姻冲突子女知觉为中介变量,分析了个体知觉因素在原生家庭影响效应中的中介效应,构建了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综合作用模型,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大学生版婚姻冲突子女知觉问卷含有冲突认知与涉己程度两个分量表,其中冲突认知分量表由冲突特征、威胁感知、冲突稳定性、叁角关系四个因子构成;涉己程度分量表由自我归因和殃及自我两个因子构成。修订后问卷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用于大学生群体对父母婚姻冲突感知的测量。(2)父母婚姻关系与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与消极的教养方式(父母惩罚严厉、否认拒绝)呈负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婚姻冲突子女知觉呈正相关,积极教养方式与婚姻冲突子女知觉呈负相关。(3)父母婚姻关系通过教养方式、婚姻冲突子女知觉两个中介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心理症状、自尊产生影响;婚姻冲突子女知觉还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心理症状、自尊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五设计了家庭治疗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案,目的在于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有效方法。8次团体训练后对团体辅导的立即性效果进行了检验,而后在团体辅导结束5周后对小组成员进行了追踪测量,检验了团体辅导的持续性效果。结果发现:经过8周的团体辅导,实验组成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与自尊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心理症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对照组成员在没有接受干预的条件下,其心理幸福感、自尊及心理症状得分均未发生显着的变化;追踪性测量发现,实验组小组成员在自尊总分、心理幸福感总分以及自主性、个人成长、与他人积极关系、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几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前测相比差异仍然显着,说明家庭治疗取向的团体辅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同雪莉[6]2016年在《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是在叁农问题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亲子分离导致的家庭养育功能低下甚至缺失,留守儿童面临着比其他儿童更多的风险压力。同时由于家庭关系不良、亲子沟通困难等留守的继发风险使得留守儿童需要面对更多的逆境。同样身处逆境之中,缘何有些个体能够发展良好甚至优秀,是抗逆力研究的核心课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讲,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他们的成功抗逆?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他们的抗逆过程?是本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旨在探索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生成机制,并进一步探索针对留守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培育机制。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研究方法,并采用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设计,从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生命周期视角,引入生态系统论的观点,探索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生成机制。在定性分析部分,将留守儿童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分析每个系统中影响留守儿童成功抗逆的因素。在定量分析部分,将抗逆力(因变量)操作化为认知适应、学业适应和心理适应,自变量则是叁个系统中的影响因素,用以对不同系统中定性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的资料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深度访谈资料,选取秦巴山区为个案来源,获得包括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共60份深访资料。一部分是问卷调查,采用中国教育追踪基线调查数据(CEPS)中农村儿童调查数据部分(包括留守儿童2499个,非留守儿童5961个)。通过对两类数据的综合运用,首先清晰描述了留守儿童的特定风险,进而明确他们抗逆力生成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最后提出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生成机制及培育策略。留守儿童微系统是其抗逆力生成之核心,包括生物系统、心理环境及社会认知。生物系统决定了抗逆力生成的物质基础,其中开始留守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抗逆结果的重要因素,开始留守年龄越小越不利于成功抗逆,而男生在认知适应与心理适应方面结果更好,女生学业适应则更优。心理环境中依恋关系、自我概念及解释风格是影响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的心理基础,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高自尊、高自我复杂性及现实的自我差距能有效调节留守儿童的抗逆过程;积极情绪和乐观信念能帮助留守儿童自主应对压力、迎接挑战;社会认知是留守儿童在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留守儿童的自利归因偏向是其抗逆力的有效反应机制,而他们对外部社会支持的感知水平则是成功抗逆的重要保护。在假设验证中发现,留守儿童性别、年龄、未来信心及积极自我认知贡献于抗逆重组结果,其可决系数为0.06-0.10。留守儿童中系统对其抗逆过程具有重要缓冲功能,其中包括来自家庭及扩大家庭的缓冲、代偿作用。留守儿童家庭子系统对其缺失的家庭功能具有重要弥补作用;明确的家庭规则能提供给留守儿童与他人的边界意识,促进留守儿童自我独立性及归属感的形成;良好家庭关系有助于留守儿童乐观品质的培养;清晰坦诚的家庭沟通能帮助留守儿童习得压力应对策略,促进正面互动、合作解决问题,以提升其自我效能,有效缓冲风险逆境的消极作用。扩大家庭往往是留守儿童留守期间的代理监护人,这些亲缘性自己人提供的安全依恋关系、明确的监护责任及社会学习榜样示范都能有效补偿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缺失,代偿效能依赖于监护中的依恋关系、规则边界、沟通功能等,通过对留守儿童效能与归属感的提升促进抗逆力的生成。在假设验证中发现,父母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的信心、家庭经济状况、亲子互动、父母监护及父母关系贡献于留守儿童抗逆重组结果,可决系数0.06-0.12。外系统是留守儿童抗逆力的远端资源保护机制,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留守儿童学校归属感的获得,积极适当的教师期望有助于留守儿童学业效能的激发;同伴网络是青春期留守儿童自我认同的外群体资源,邻里社区的良好互动则有助于留守儿童安全感的满足。假设验证中发现,留守儿童同伴质量、学校积极认知、学习态度及学校问题行为均贡献于留守儿童抗逆重组结果,可决系数0.07-0.13。基于上述研究也得到如下结论,抗逆力是个体与其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留守风险作用于儿童,儿童原本平衡状态变为失衡,此时环境中的保护资源如果能够及时提供足够的缓冲和保护,留守儿童便可成功抗逆,抗逆力得到生成与发展,但当环境中的支持保护不足以应对留守风险带来的压力时,则会抗逆失败,儿童抗逆力也无从得到生成与发展。另外,抗逆力存在情境共通性与情境特异性两类特征,安全依恋、高自尊等能促成抗逆力情境共通性部分的发展,而留守年龄、家庭子系统功能等则能促成留守情境下的抗逆力生成与发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培育机制可分为两步走,一是对留守儿童以自我效能提升为核心的培育策略,重在培养留守儿童自信、自我意识及自控力;二是对留守儿童生态环境中保护资源的培育,可从家庭、学校、社区叁类系统入手,强化家庭子系统功能及扩大家庭的资源利用,塑造学校积极教育环境,并注重邻里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

陈海霞[7]2016年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同伴关系是高中生阶段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的质量与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校园同伴间暴力事件频发,给中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伤害,也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由此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同伴关系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但大多停留在描述性层面,仅限于指出了影响因素、问题所在、或从理论上给予对策和建议,真正做干预的研究屈指可数。根据已有文献了解到青少年同伴关系质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家庭中已有的沟通模式容易被带到同伴关系中去。因此要寻找一种理论既考虑了家庭因素的影响,又以改善沟通模式和人际关系为目的,萨提亚理论最为契合,因此本研究将以萨提亚理论为指导对同伴关系进行干预。以往文献均指出孤独感是同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后效,为了更好的衡量同伴关系的改善状况,本研究将孤独感作为检验同伴关系是否改善的一个标准。研究选用同伴关系量表及UCLA孤独感量表对560名高中生进行施测,之后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出25名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的12名被试进行每周1次,连续8周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前后测量表、成员反馈表、个案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干预后实验组被试的同伴接纳显着提高(p<0.01)、同伴恐惧自卑显着降低(p<0.01)、孤独感显着降低(p<0.01);成员对团辅效果及满意度水平较高。结论:高中生同伴接受水平显着提高;同伴恐惧自卑水平显着降低;孤独感水平显着降低。萨提亚治疗模式形式灵活、具有实践性,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借鉴、应用和推广。

刘冉[8]2012年在《大学生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认为自尊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我信息的认知加工活动,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一般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体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能力状态的判断。社交焦虑是在人际交往情境下表现出的恐惧焦虑的过度的情绪反应。以往有许多的研究者对叁者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角度分别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本研究试图在大学生群体中讨论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希望能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助益。本研究中包括叁个子研究:研究一在张林、张向葵的自尊“倒立金字塔”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整合修订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外显自尊量表,探讨自尊叁维结构中各成分的关系。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自尊的测量工具,同时为研究二、研究叁奠定基础。研究二通过对600多名在校大学生自尊各成分、社交焦虑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等方面的测量分别探讨自尊各成分与个体社交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讨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研究叁是研究二的补充研究。在研究二的结论下尝试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提升大学生自尊的可行性途径。研究结论如下:(1)借鉴杨国枢《华人多元自尊量表》修订Janis&Ficld编制的《缺陷感量表》(FIS)。得出最终39个项目的外显自尊量表,包含整体自尊、学业自尊、家庭自尊、道德自尊、身体自尊、人际自尊六个维度。(2)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元自尊各自相对独立。外显自尊与元自尊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同时,各成分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地统计学差异。(3)外显自尊、元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分别存在相关关系。两者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与社交焦虑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及元自尊与社交焦虑间的不完全中介变量。(4)提升自尊团体对提升低自尊大学生的外显自尊水平及元自尊水平有显着效果,存在一定时期后效。同时对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缓解焦虑水平有一定效果。

牛竹青[9]2011年在《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大学生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但是社会、家庭乃至学生本人对高职教育不够认可,也不够重视,高职新生入学后面临的压力很大,容易滋生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在学校适应上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同伴交往是个体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支持是大学生主要社会支持来源。同伴关系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高职新生同伴关系与其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探讨;第二部分是对高职新生的同伴关系团体干预研究,以及对团体辅导疗效因素的研究。结论概括如下:第一,高职新生同伴关系与其学校适应的调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1)高职新生中,女生同伴关系明显好于男生。(2)同伴关系及其各维度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并不显着。(3)高职文科新生同伴关系略好于理科新生。(4)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及其人际和谐、社会情感两个维度与学校适应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同伴关系能够预测学校适应性问题。第二,团体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团体辅导,成员的同伴关系得到了显着改善,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达到了显着的水平,说明本研究的团体干预是有效的。第叁,团体疗效因素的研究表明:对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团体干预的八个疗效因素的作用重要性依序为:对团体的正向感觉、认知性获得、利他性、行动力的引发、自我坦露、共通性、家庭关系体验、建议的提供。

吴燕霞[10]2017年在《大学生情绪表达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情绪表达作为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将情绪体验表现或传达出来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力。大学生是人生发展重要阶段,是知识青年的代表,大学生的情绪表达与其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紧密相关,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逐渐关注和重视。然而,纵观情绪表达领域已有研究,尚存在概念研究视角单一、结构研究维度不一、现状研究需要细化、影响因素未能深入揭示、干预提升缺乏针对策略等不足和局限,尤其在关于我国大学生的情绪表达影响因素和干预等问题上,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依据。鉴此,本研究在以往情绪表达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多种方法,从特质(静态视角)和状态(动态视角)的整合视角,比较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情绪表达开展以教育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这不但具有丰富情绪表达、情绪智力和情感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自助资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有效途径、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现实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第一部分围绕大学生情绪表达的现状特点开展调查研究。即从特质的静态视角,编制大学生情绪表达问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考察其具体现状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工具支撑和实证依据;第二部分围绕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即从特质和状态相结合的视角,围绕大学生情绪表达影响因素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考察自我、他人、情境等因素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系统整合影响,为后续提升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第叁部分围绕大学生情绪表达的提升策略开展应用研究。根据第一、二部分的研究成果研究提升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通过现场干预研究检验大学生情绪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编制的大学生情绪表达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查大学生情绪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2.大学生情绪表达能力存在抑制性情绪表达较为普遍、过度性情绪表达破坏性大、适应性情绪表达有待提高等总体特点。大学生情绪表达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情绪表达受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3.情绪表达受自我因素的影响。人格外倾性、自尊、情绪智力与情绪表达均存在显着相关,情绪理解对适应性情绪表达、情绪调控对过度性情绪表达有明显的预测效果,自尊在人格外倾性与情绪表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情绪智力的调节,即人格外倾性对情绪表达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4.情绪表达受他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表达双方是亲密关系组和陌生关系组的被试在主观报告、生理指标、表情行为分析结果上均有显着差异,在观看悲伤视频时,亲密、陌生关系两组被试在皮电上有极其显着差异,显着高于亲密关系组;在脸的动作和嘴的动作上被试间效应显着,在愉悦度、情绪强度和大笑上交互作用显着,在快乐视频条件下,亲密关系组被试这些指标上显着高于陌生关系组。5.情绪表达受情境因素的影响。高、低压力两组被试在主观报告、表情行为、言语表达上均有显着差异,低压力组被试在表达意愿、情绪强度、认知深度、交互回应、发言次数、发言时长、发言字数等方面均高于高压力组被试。6.本研究构建的提升策略和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提升大学生情绪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 李文权. 云南师范大学. 2001

[2]. 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干预的案例分析[D]. 郭海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 头胎儿童移情与同胞关系的关系:父母婚姻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同胞关系干预研究[D]. 孙雪洁. 苏州大学. 2017

[4]. 共情能力对中职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刘玉敏.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5]. 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 赵郝锐. 苏州大学. 2017

[6]. 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研究[D]. 同雪莉. 南京大学. 2016

[7].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D]. 陈海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 大学生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刘冉. 杭州师范大学. 2012

[9]. 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牛竹青. 河南大学. 2011

[10]. 大学生情绪表达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 吴燕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