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探析论文_吴曼欢

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探析论文_吴曼欢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5322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数的城市更为注重各类景观项目的建设,且项目数量逐年增多。在景观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将生态学理论注入其中,使园林规划不断完善,不仅能获得更理想的景观效果,还可以起到调节水资源作用。在具体的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城市规划,使景观建筑工程更具有实用性,提高海绵城市的使用价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海绵城市;理论应用

1 海绵城市理论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更好的处理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一,更好的保护原生态系统。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利用自然湖泊、树林、草地等来帮助城市集聚水源,保护水文平衡的良好循环;第二,修复生态环境。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来建设城市,会给“海绵体”带来巨大的损伤,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对这些受损“海绵体”的修复;第三,打造新的“海绵体”。通过结合新型开发技术以及先进设备可以实现打造新的“海绵体”的目标,可以严格把控城市开发建设的强度,这样有利于缩小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尽可能减少由于城市开发而对水文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2 海绵城市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积极意义

“夏季到城里来看海”是不少城市中网友苦中作乐的自嘲,也是对城市园林景观陈旧设计思想与手段吐槽,更是对开展生态园林规划、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希望。海绵作为一种早已为大众熟知的寻常物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对水的高渗透性、强吸附性早已受到使用者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海绵城市理论正是对这种其貌不扬但朴实耐用属性的跨界延伸。

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仅有助于积极汇集自然降水使之有机会实现循环使用,而且有利于逐步减少城市地表径流与积水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扭转长期延续的落后设计理念,帮助风景园林规划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现代化、科学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客观需求。只有当城市园林景观如同海绵一般更加自如地储积或释放自然降水,通过规划设计使原本无规律的降水得以为人驾驭、为民服务,海绵城市才能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3 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

风景园林规划对城市后期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绿地规划可以给人们建造出一个舒适的绿色活动场所,既有利于减少各种环境污染,又有利于保持城市水土、净化空气,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美丽的生态的居住环境。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景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首先,科学合理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切合城市物理空间并充分调度、利用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海绵城市等新兴理念及造园手法,用科学规范的风景规划设计,促使城市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整体,防御外界因素影响,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城市园林应优化传统建设形式,改变原有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被动模式。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园林建设,一方面充分重视生态学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影响及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对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影响,关键是解决好生态群落与园林植物的群落关系。同时,处理好人与生态群落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使城市生态园林系统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策略

4.1 园林建筑物规划中的应用

对于城市中的水资源,海绵城市可以对其进行“弹性”处理。基于这一点,设计人员可以在风景园林建筑物规划设计中有效渗透海绵城市理论,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雨水收集系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借助屋顶花园设计的方式实现雨水径流量的减少,还可以直接实现截留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设计可以给人们提供非常舒适的休闲场所;②借助在建筑物内部构建暗渠的方式,让雨水流经植被种植槽或者完成暗渠到滤水槽再到蓄水池这样一个流经过程。总而言之,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园林建筑物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达到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给人们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4.2 园林水景规划中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水景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体系可以增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但是需要消耗较多的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规划设计人员在园林水景规划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充分考虑到自然界和水体的结合与渗透,并且根据水景周围实际情况,将水体和山体、植物等有效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实现水体开放性储蓄。与此同时,在风景园林水景规划中,还要做好低洼地的规划设计工作,以此达到净化水资源、渗透水资源、储蓄水资源、吸收水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在风景园林水景景观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在城市景观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实现对城市水资源有效调节的目的。

4.3 湿地和人工湖规划中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中,湿地和人工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雨水处理和雨水收集方面,湿地和人工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湿地设计和人工湖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降水情况合理设计人工湖的水位。与此同时,还要实时监督人工湖的水位变化,防止湖中水位超过标准要求而让湖内植被的生长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湿地的时候,可以借助城市雨水进行植物种植。这样既能净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景观多样性。

4.4 园林道路规划中的应用

园林道路在风景园林体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纽带的作用,将园林内各个元素有效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提升雨水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规划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园林道路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①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好绿化带这一载体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在传统的规划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海绵城市理论,导致雨水无法存储,植物养护人员还要单独对植物进行浇水。而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就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将绿化带设计成“下凹式绿地”,这样就可以在降雨的时候将雨水导入到绿化带中,既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后期的浇灌次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保证雨水的渗透性,②道路线形的设计。除了对绿化带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设计人员还可以借助道路线形的设计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在道路两旁应当种植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植被,这样就可以对降雨径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增加园林道路的观赏性;③道路材料的规划设计。为了防止园林道路表面出现积水等雨水滞留情况,设计人员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在道路材料规划设计中渗透海绵城市理论,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比如带孔铺装或者沥青材料等,避免雨水积存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城市风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园林建设中对于水景合理规划和布局,不仅发挥园林的景观效应,而且还可以发挥其水调节的作用。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景观设计就需要全面调整,将海绵城市理论融入到风景园林的规划中,不断完善风景园林设计,使得城市的节水模式实现创新,还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利.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分析[J].基层建设,2017,(17).

[2]李龙.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园艺2016,(11).

论文作者:吴曼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探析论文_吴曼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