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非常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善若水”的管理人格
《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经典之作,内涵包罗万象,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哲学经典,更是一本富含管理智慧的宝典,就管理思想而言,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出了“上善若水”的领导艺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指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停留在大家都不愿呆的低洼地方,坚忍负重,居卑忍辱。水就像道一样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却不居功自傲,不高高在上。
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像水一样,发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所谓“居善地”,按照老子的说法,“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君主),是因为它善于自居卑下,处在众流的下游,所以它能成为王;“心善渊”就是要像水那样,随遇而安,水平如镜,静水流深,容纳万物。正因为静水像一面镜子,大千世界的景象才能映在水面上,让人看得清楚。管理者应该心静如水,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稳的心态,从容应对。同时,静水流深,要求管理者容事容人、宽容大度。
“与善仁”是说水善养万物,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受到水的恩惠,领导也应该以仁慈之心待人接物。这一点与孔子“仁者,爱人”的主张一致,进而做到“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言善信”是说水是言而有信之物,江河汛期来往有时,海水潮起潮落应时而至。
管理者处事应如水那样,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正善治”,“正”者即清静无为之正道也。水利万物,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皆顺其自然而为之。圣人治国要选择“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事善能”指水无常形,水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圣人做事应像水那样,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应做到“随圆就方”,达到方圆有致的人生境界。
“动善时”指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唯一永远不变的是“变”。因此,圣人应如水那样,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与时俱进,以适应环境,做到“因势随形”,达到“知变则胜”的目的。美国管理大师韦尔奇是一位善于“因势随形”的高手。他认为市场时刻在变化,企业家必须学会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中,CE收购了很多泰国的企业。当“9·11”事件突然发生后,航空业跌落到谷底,GE又收购了几百架飞机。
“道法自然”的管理法则
管理有无章法可循?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要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顺其自然,实质上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老子认为应该效法大道、顺应万物的自然属性。
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自在地发展,发挥各自的特点,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庖丁解牛”可谓是中国古代无为而治的典型,遵循世间万物的固有规律,只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掌握规律,顺势而为,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现代企业管理中,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并运用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等经济规律,充分考虑项目投资时滞性,在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上把握好周期规律与时滞特点,服务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企业战略管理“道法自然”,才能顺应经济规律、消费需求规律、企业运作规律,达到管理科学的目的。
“道法自然”的另一大特色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核心是管理要像烹饪小鱼一样,谨慎小心,不乱动、强动、妄动。运用到治国治企之中,必须要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要善于依据客观规律,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顺其规律促使其变化。管理作为对人的一种管控活动,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这正如托马斯·杰弗逊所言“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从而做到“闲”而有效。在企业里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自觉地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运作。当然,管得少不是放任自流,必须要建立战略规划、合理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员工、供应商、顾客无法建立合理预期。没有合理预期,企业的员工及与其合作的利益相关体行为短期性、不确定性增强,而短期行为、不确定性行为大量存在,使企业的稳定性减弱,企业长期发展面临风险因素增强。
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融于现代管理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有迹象表明:虚拟的办公室工作状态,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手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无为无不为”的管理艺术
第一,无为是“争”与“不争”的辩证统一。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夫为不争,故无尤”。这里的“不争”是无形的去争,把“不争”作为“争”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达到最大的“争”,实现不争善胜。这正如老子所言:“进道若退。”“退”是为了更好的“进”,企业实施“退出”战略,在本质上是为了更好的“进道”。一般说来,凡是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产业、无竞争优势的业务、不良资产业务等,皆可实施退出战略。在退出方式上,可以采取兼并、出售、合资、租赁等形式,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第二,要做到“无为”和“有为”相统一。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中,面对大量的信息干扰,要学会取舍,学会放弃。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在“大事”上有所为。企业决策时可能面对各种投资机会,但一定要服从于自己的核心能力,防止掉入“事事欲有为,事事不可为”的陷阱。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关键。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
何谓公司的“大事”?毛泽东认为,领导干部的大事主要有两事——决策、用人。这要求领导者在用贤上、决策时有所为,在职工具体工作执行时则无所为,不越位管理。在中国古代,人们从历代治国成效经验中,也提出了“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之道。在用人上对于贤臣必须高度信任,充分放权,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与发挥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而不是越俎代庖。
第三,自胜者强的管理智慧。老子认为管理者对属下“无为”、“少为”,但就自身而言必须要“有为”。“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人,而能战胜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王者。
为此,领导者要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少私寡欲、淡泊名利实际上就是在自己的情欲上“无为”。领导者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众人之后,才能成为众人前头的领导;要善于守拙。
领导者身处高位,一定要谦虚为怀,自谦自省。否则,位大招风,落得“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恶果;要推功揽过。在功名荣辱上,老子提出:“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不居功不自骄是领导者“德”的体现,不求一己之功名,正显示出领导者人格的崇高,因而胜过功名,在职工心目中树立崇高威信。
“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
根据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评价、对策和效果,老子把管理分为四种类型,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并极力推崇“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
所谓“太上,不知有之”,就是管理者应“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处于“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者,善于以哲学智慧追求“无为”境界。善于“以正治国”,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百姓心为心”,使民众各顺其性,各安其生。
纵览世界级的企业家中,崇尚无为而治者大有人在,松下幸之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松下幸之助在回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指出:“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并一再告诫后人:“倘使人类以其微小的聪明才智去思考问题,依照自己所想的平庸方法去处理事务,违背了天地自然的道理,其失败与挫折乃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种“太上,不知有之”的最高管理境界,同现代管理科学所说的“象征性管理”、“渐进式管理”有相通之处。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大力推崇老子的这一管理思想,并提出了“魅力型领导”的概念。圣吉在解释《道德经》时说:“老子说,不好的领导者,会被人瞧不起;好的领导者,会赢得人们的称颂;伟大的领导者,是让大家在事情完成时说:‘是我们自己完成这件事情的’。”只有力行“无为而治“,才能把“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