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特种设备检验所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为进一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加强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系统研发志在必行。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对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就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计量检定规程标准化系统建设的有效策略,望对未来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系统研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企业内部计量检定工作的主要作用实现对计量器具性能的评价,主要工作流程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精度的评价,从而确定其是否可以合格的完成计量检定工作,这是保证计量器具产品质量最为的手段之一,这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往来的基础性工作。量作为流动的传递内容,计量检定工作室确保量值最为关键的环境,其重要性确定了计量检定工作本身的科学性与复杂性。对我国计量检定工作而言,建设更为规范化与标准的计量检定系统是目前计量检定工作的核心工作。
1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检定规程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从检定规程自身来讲,就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并未详尽规范具体性的条款,还比如计量器具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超检定规程版本的更新速度。如此,很容易加重检定规程复审难度,且与此同时复审欠缺相对较为规范的指导标准,修订检定规程难度重重,滞后严重,这一系列问题致使检定规程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无法适用于实际工作中。此外,计量器具的更换以及检定规程的改进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政府职能部门的开支,导致许多浪费现象也屡见不鲜。计量器具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制造参数无法统一的情况,这是由偏低的制造水平所造成的,会严重影响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参数。检定规程的编制需要以计量器具为基准,而客观上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和种类发展速度都会远超检定规程的制定速度。而计量器具必须在检定规程出现变化之后进行更换,此时,大批量购进计量设备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由于计量器具的使用率在生活中并不高,故此即便计量器具已经进行了更换,最常出现的情况也是闲置,故从经济角度和使用频率角度来讲,效益并不高。
1.2计量检定人员素质、检定规程与检定系统有待完善
在检定工作中,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根本无法胜任计量工作,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无形中还增加了开销。检定方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的检定技术水平,不同的测量效率、测量准确度和开销展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检定方式。此外,检定程序与检定系统表二者协调性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则上来讲,编制检定规程需要参照检定系统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二者需要保持高度协调性,但反观当前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尤其是从细节层面来讲,二者所存在的不协调性因素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1.3计量检定规程更新不及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潮流中,计量器具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随着计量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开展在不断加快,以适应计量工作的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计量检定规程却并未随着计量器具更新,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检定规程中的检定方式无法满足被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这个问题了。即便计量器具已经更新换代了,可并未做到与原先的检定规程的参数要求相匹配,就很容易出现计量工作无法依照相应的检定规程展开,极大地阻碍了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计量检定规程标准化系统建设的有效策略
计量检定工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对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性建设标准化系统建设,也都具有重要意义。通严格的遵守计量考核标准,并且严格按照规章体系加以实施,并且在实践中强化对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才可以促进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2.1明确逻辑关系
纵观现阶段我国针对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建设来看,现代企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计量检定工作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就需要首先明确其中的逻辑关系,对各部门的工作和情况加以具体的分析,并且直接用于模块的建设。在计量标准系统建设中,针对计量标准的修订与修改主要存在三个基本角色:起草人、管理员以及审批人。其中起草人主要负责对计划任务书进行修订,并开启相关的审批流程,直接参与审批工作的进展。而管理员则是对修改规程进行申请,并且对审批流程加以启动。在对计量标准的查询和应用中,主要存在计量检定机构、企业与从业人员三种角色。其中,总局是进行审批的最终单位,其主要工作就是要接收下级单位所提交的任务书和申请表,然后按部就班加以推荐工作。而归口单位则是要对修订加以启动和审批,对下级单位所起草的修改加以申报和批准,然后提交给总局。
2.2建立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流传系统的标准化
现代企业要想确保内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系统建设的有效性,务必要重视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流传系统标准化的构建。计量检定工作中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建设,以及对内部信息流传的制度化建设,从而确保工作始终处于正常运转下,这对于我国推广更为科学的计量检定流程和规范化标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关于计量检定的规程的标准化,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主要程序:第一就是针对计量检定规程的修订,主要是由该规程的归口单位来加以启动,然后制定出一个该项目的计划任务。然后起草单位会给出意见,既而结合两者的审批相关意见和说明,最终会上报到总局进行审批。第二,如果修改规程是针对目前的规程进行细节或者其他方面的简单改动,就由起草单位进行申请,然后由相应的归口单位加以上报,最终由总局来加以审批。
2.3实现计量检定规程动态化管理
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动态化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内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程度。计量检定工作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基层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切实满足各企事业单位对计量测试技术的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计量检定业务,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对计量检定工作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需要开发与计量检定规程想匹配的管理系统,加快检定规程的完善进程,提升计量检定规程与现有计量器具的匹配性,实现对检定规程的动态化管控。良性结合检定规程的复审和修订工作,开发动态数据收集系统,实现对动态数据的全方位、多方面收集,为实现检定规程的动态管理保驾护航。动态数据收集系统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对各个领域范围内最新消息的收集,能够大大提升计量检定规程的更新速度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企业务必要重视加强企业内部的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系统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内部计量检定工作得到质的提升。实际工作中,计量检定工作人员务必要全面明确逻辑关系,积极建立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流传系统的标准化,加强实现计量检定规程动态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工作系统朝着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从而帮助现代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远鹏.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及系统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徐洪庆.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9x).
[3]杨鹏.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J].神州,2017(10):290-290.
论文作者:李东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规程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计量器具论文; 单位论文; 我国论文; 动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