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思考_信用卡论文

关于发展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思考_信用卡论文

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信用卡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信用卡进入中国与改革开放基本同步。1979年8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代理国外信用卡协议。外国信用卡进入我国以后,不仅使来华经商和旅游的外国机构、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也使现代金融意识、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深入到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国人对信用卡有了初步了解。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首张具有购物消费、存取现金和透支功能的信用卡。随后各商业银行一直发行这种准贷记卡,直到2000年5月,广东发展银行才推出国内第一张贷记卡,从而开创了中国全功能信用卡的先河,谱写了我国信用卡开始与国际接轨的新篇章。

作为一项集资产、负债与结算功能于一体的金融产品,银行信用卡在发达国家拥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我国的第一张银行信用卡虽然早在1985年就已经诞生,但自从经历了1992至1994年的“昙花一现”之后,大部分地区的信用卡业务至今没有摆脱徘徊不前甚至萎缩的局面。虽然目前全国拥有3000万张信用卡,但真正发挥消费信贷(透支)功能的不过1000万张左右,贷记卡更是不足100万张。面对银行卡严重偏离货币政策轨道,以及发卡银行为巨额现金支付成本所困的尴尬局面,中央银行正在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培育具有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卡市场。但是,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过程中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信用卡规模小,持卡者用卡意识不强。消费信贷和消费结算是体现用卡意识的主要标志,但国内信用卡在这两方面却相当薄弱,绝大部分持卡人都把信用卡视为存取现工具。从全国范围来看,2000年的银行卡购物消费额只有1058亿元,仅占全部交易额45300亿元的2.3%,也只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存取现交易额为33110亿元,占全部交易额的73%;信用卡消费信贷余额仅为21亿元,而银行卡的存款余额却达到了2909亿元。在美国,信用卡消费签购额每年高达几千亿美元,占全部信用卡交易额的80%以上,信用卡结算占整个商业零售额的70%左右。

二是信用卡缺乏统一的知名品牌。目前国内发卡银行已经达到了55家,每家都有一个信用卡或银行卡品牌与标识,并且都是独立地加入国际万事达和VISA组织;每个品牌内部既有名称不同、功能相近的产品,又有各种功能互不兼容的专用(联名)信用卡,使客户难以选择。相比之下,在国外大部分信用卡中,我们只注意到Visa或Master Card这些品牌的标识,具体发卡银行都是它们的会员。

三是用卡环境差,信用卡功能严重错位。用卡环境的主要标志是特约商户的数量和质量,国内特约商户不仅数量少、范围窄,而且受卡情况很不理想。到2001年6月底止,全国虽然拥有发卡机构2000多个,受理网点12.9万个,ATM4.9万台,但特约商户只有10万余户,POS机也只有30多万台。特约商户仅占全社会零售单位的2.5%,并且有一半左右基本处于没有受理信用卡的“睡眠”状态。与此同时,全球的特约商户已超过1500万家,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零售商店都受理信用卡。

四是信用障碍严重。近年来,虽然国家一再鼓励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信用卡消费信贷却始终裹足不前。在全国现有的21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中,有一半以上属于1995年以前形成的恶意透支,相当一部分发卡银行的恶意透支比例已经达到90%左右,以致近年来各发卡银行不得不大量核销信用卡坏账。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发卡银行大力拓展信用卡市场的积极性,以至于不得不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低风险的借记卡市场。

二、中外信用卡的简要对比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或专营公司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商户购物消费或向银行存取现金,并具有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凭证。国际上的信用卡专指具有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以先消费、后付款,并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可以享受一定免息期待遇的贷记卡。而对于持卡人需要预先交存备用金,只有当账户余额不足时才能经发卡银行授权进行少量透支,并且没有免息期待遇的准贷记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产品。

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包括消费信贷、消费结算、存取现金和银行转账等。由于贷记卡实行存款不计利息、贷款享受免息期的政策,因此它最基本的功能是消费信贷。这种消费信贷实际上是一种循环信用,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一次申请,贷款额度周转使用。发卡银行为持卡人设定了一个可以按月周转使用的信用额度(一般为持卡人月薪的2~3倍),持卡人无需逐笔申请。第二,全额还款,享受免息期待遇。持卡人只要在银行约定的最后还款日前还清一个结算周期的全部款项,就可以免除该段时间内所有购物消费类交易(取现和银行转账除外)的贷款利息。第三,最低还款,享受正常信用额度。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要求持卡人在每月还款截止日前还清全部欠款,而是设定一个最低还款额(一般为10%)。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并愿意承担未还款部分的利息就可以继续用卡,信用额度也不会降低。由于信用卡具有申请简便快捷,资金利用效率高(按实际用款天数计息),以及贷款用途灵活(必要时可按信用额度的50%预借现金)等优点,所以对于频繁需要短期资金周转的客户来说,即使不能享受免息期待遇,也比申请普通贷款或提前支取定期存款要经济得多。

国际上,以消费信贷为主要功能的信用卡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个人理财工具。据统计,美国信用卡超过了10亿张,成年人持卡比例超过80%,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比例为25%;在8000万拥有信用卡的家庭中,未清偿的平均欠款为6000-7000美元,并且只有40%的持卡人每月偿清信用欠款而享受免息期待遇,其余60%的持卡人都愿意选择最低还款方式承担贷款利息。在我国台湾地区,共有60家发卡银行,发卡量超过了2000万张,成年人持卡比例达到65%,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的比例为9%,每月有一半以上的持卡人使用信用额度。香港拥有600多万张信用卡,成年人持卡比例达到71%,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的比例为18%,其中60%的持卡人最高贷款额度达到月薪的2~4倍。与此同时,信用卡已经成为银行业的重要收入来源,如美国花旗银行,其信用卡业务收益已经占到全部银行收入的60%。美国运通公司下属有三家跨国分公司,其中70%的利润来自属下的美国运通旅游服务公司,信用卡业务每年为该公司创造近20亿美元的纯收益。香港的信用卡每年为发卡银行赢利70多亿港币。在国内,截至2002年5月底,全国虽然有55家发卡银行,但只有8家发行信用卡;在4亿张银行卡中,90%以上是不具备消费信贷和以存取现为主要功能的借记卡,信用卡仅占7.6%,并且绝大部分是以借记卡应用为基础的准贷记卡,成年人持有信用卡的比例不到3%。

三、发展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思考

基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消费水平、文化传统、信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发展中国信用卡市场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必须走既尊重国情、又充分与国际惯例接轨、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发展之路。由于准贷记卡兼有借记卡(存款理财)和贷记卡(贷款理财)的部分功能,比较符合国内居民目前的心理习惯,适合那些只是偶尔需要贷款支持和希望借信用卡来显示身份的个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准贷记卡仍将有较大的市场,并成为借记卡向贷记卡过渡的中间产品。因此,要建立起一个由准贷记卡和贷记卡并存,以消费信贷和消费结算为基本功能,能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信用卡产品体系,并根据是否提供贷款免息期实行区别利率政策。将贷记卡定位在收入较高、信用状况好以及现代金融意识和消费观念强、特别是经常在国际上往来的客户群体。将准贷记卡定位在收入稳定、具有一定消费水平和信用能力的客户群体。

1.充分认识信用卡的社会意义,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用水平与文明程度。一方面,它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降低印钞成本,遏止假币泛滥,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服务。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结算效率,加快商品生产与流通,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服务。同时,它还可以提高结算透明度,减少现金交易过程的各种贪污腐败与偷税漏税现象,为推进各项改革服务。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应将信用卡纳入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规划中。通过法律和舆论宣传等手段,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诚信为本的道德文化氛围,积极倡导文明的支付行为和科学的消费观念,为推广和普及信用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建立有利于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目前,除了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个对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处理的暂行规定外,国内信用卡所遵从的业务规范基本上只有《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由于《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行业规定,难以明确保护和约束信用卡各方的法定权利与义务。因此,首先,建议参照国际惯例(如美国专门针对信用卡的《公正信贷付账法案》),将分散在《刑法》、《民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的相应法律或规定加以整理,形成一部规范信用卡市场行为的专门法规,为严厉打击伪造、冒用信用卡、恶意透支以及拒受信用卡等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公布和个人破产的法律制度,增强个人信用的透明度以及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力度,为商业银行拓展信用卡市场开辟“绿色通道”。

3.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个人信用制度。信用卡业务能否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个人信用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信用调查评估制度及中介机构。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公安、工商、税务、财政、金融、房地产及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参与,综合与个人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由专业化的中介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对个人信用水平作出整体评价,并通过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与双向流动。二是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建议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形成协作制度,对恶意透支的企业或个人实行联合制裁,如司法部门开展调查处置或冻结相关账户,工商税务部门停止年审登记,各商业银行统一对信用卡进行止付,宣传媒体进行曝光等等。

4.转变观念,增强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应变能力。信用卡面向千家万户,客户需求千差万别,市场瞬息万变,要求发卡银行建立起一套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经营机制,同时要求中央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监管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一是允许各商业银行实行全资附属、股份制、中外合资信用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体制。二是在组织银行卡联网联合过程中要摒弃行政手段,减少对发卡银行已有网络设备资源的浪费,制止银行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规范收费行为。三是适当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对准贷记卡和贷记卡实行区别利率政策。鉴于准贷记卡没有免息期待遇,其利率应介于普通个人贷款和贷记卡利率之间,合适的利率应该是普通短期个人贷款的1.5~2倍;贷记卡应该是普通短期个人贷款的2~2.5倍。四是要规范市场运作,防止以恶性价格竞争手段扰乱信用卡市场秩序;控制银行卡大额现金,合理布局ATM,积极引导信用卡向消费信贷和消费结算功能发展。

5.增强危机意识,积极稳妥地拓展信用卡市场。信用卡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渗透力强和对网点与人员依赖性小的特点,是外资银行最具竞争力和最容易起步的业务之一。“入世”初期,国内尚未成型的信用卡必将面临极大冲击。因此,各商业银行首先要摈弃信用卡是高风险业务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信用卡的历史透支风险完全是违规经营、缺乏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落后所致。因此要大胆开展贷记卡业务试点并逐步放宽对透支额度的限制,主动从借记卡中筛选一批信誉好、用卡意识强的客户充实信用卡队伍。其次,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在积极稳妥地发展信用卡客户的同时,要严格控制风险。针对国内信用资料网络系统需要3~5年才能建成的实际情况,近期仍然可以坚持凭担保或抵押办卡的制度,逐步向完全凭个人信用申请信用卡的方向发展。

四、发展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改革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市场活力。改革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当前体制下,在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信用卡事业部,实行部门预算和垂直管理。二是用2至3年时间,当信用卡市场发育基本成熟时,组建完全独立核算的信用卡公司,实行由商业银行全资附属或控股,乃至中外合资的分业式经营。

在商业银行内部成立经营管理一体化的信用卡事业部,实行部门预算和垂直管理,可以提高对市场快速反应和整体联动能力。它是突破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对信用卡业务束缚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大银行如美国花期银行的通行做法。总行信用卡事业部作为一个利润中心和责任中心,统一管理和分配各分行信用卡经营部门的营运资金,并对全部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负责。信用卡事业部实行统一的财务核算,对全系统的人、财、物具有相对自主的调配权,并通过下达综合经营计划和建立广泛的部门或岗位目标责任制,实现奖优罚劣的内部激励效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组建由商业银行全资附属或控股的信用卡公司,实施专业化经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管理效能高、责权利清晰、赢利能力强的新体制。组建信用卡公司是通过组织形式的外在变革,实现信用卡管理体制的实质性突破的有效途径,它可以较彻底地避开传统商业银行体制下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资本充足率、营销费用比例、坏账核销权限等等,从而建立起灵活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由商业银行控股的信用卡公司,还可以向社会广泛筹措资金,尤其是吸收与信用卡业务紧密相关的特约商户、网络服务商以及持卡人等参股,将有利于信用卡业务在技术、规模上更快扩张,并逐步成为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的信用卡公司。同时还可以与国际知名的信用卡公司合作,直接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信用卡经营管理经验。改造后的信用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之间实行相互代理和有偿服务的关系。

第二步:整合信用卡品牌,开展联合经营。首先要对国内众多规模小、缺乏个性的信用卡品牌进行整合,暂时可以集中使用“中国银联”这个统一品牌,待市场成熟以后再分解成多个实力雄厚、各具特色的2~3个信用卡品牌,以及5~6家不具体属于某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公司,与国际信用卡品牌一道展开竞争。其次,要积极开展联网联合经营,加快组建银行卡联合发展中心并实行会员制管理,为各发卡银行统一提供包括标准制定、网络建设、个人征信、与国际组织联网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减少重复投资,降低业务运作成本。各发卡银行则集中精力发展客户,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获取客户用卡收益。

第三步:构筑信用卡产业,实施规模化经营。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用卡发展历程来看,信用卡已经从单纯的金融产品演化为具有产业特征的综合性产品。除直接推动了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外,信用卡消费信贷还带动了商业和商品制造业的发展,它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大量需求推动了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它灵活便利的支付结算功能还带动了旅游、国际贸易等行业的发展。信用卡产业包括银行(金融公司)、商品或劳务供应商(特约商户)、卡片生产商、网络运营商、广告商、软件设计商、电信商、速递公司(发卡和邮寄对账单)、征信公司,以及ATM和POS制造商等。它们设计和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围绕信用卡这一核心产品,实现自己的商业利益。因此,在制定信用卡业务发展规划时,首先,发卡银行要考虑如何同庞大的产业同行们相互适应,主动建立并遵守共同的行业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其次,要充分借助社会分工的优势降低信用卡经营成本和风险,将专业化的网络服务、软件开发、制卡、邮件处理、资信调查、透支追讨等工作外包给其他公司,使自己集中精力去完成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等工作,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利润最大化,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再次,要密切关注并充分吸收相关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使信用卡能够始终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标签:;  ;  ;  ;  ;  ;  ;  ;  ;  ;  ;  ;  

关于发展我国信用卡市场的思考_信用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