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人才问题研究论文

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人才问题研究论文

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人才问题研究

刘丽楠

(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党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 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围绕建设“一个核心区、四个基地”的发展定位和“草原云谷”的战略决策,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南贵北乌’格局初步形成。人才是大数据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大数据人才建设的分析,提出促进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人才队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

当前,发展大数据产业是乌兰察布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一个核心区、四个基地”的发展定位和“草原云谷”的战略决策,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出台优惠政策,一条‘从云到端’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强调,“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人”是前提,只有人才兴旺,大数据的发展才是春天。

一、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1.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把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期华为云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该数据中心可承载1500个机柜,2万台服务器,将承载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云服务。现在华为北方云数据中心(即华为二期)开工建设。苹果北方数据中心、上海优刻得数据中心中联利信、同舟汇通等数据中心项目相继签约落地,阿里巴巴乌兰察布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2018年底,全市服务器规模将达到70万台,到2020年将超过100万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数据服务外包企业7家,签约坐席规模达到了9800席,在孵企业已达到40家。

2.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人才发展现状

经调研显示,2016年,乌兰察布市总人口287万,全市共有各类人才1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4%。其中:党政人才17520人,占人才总数的1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400人,占人才总数的3%;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1857人,占人才总数的30%;农村实用型人才3.7万人,占人才总数的27%;高技能人才27476人,占人才总数的21%;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40多人,占人才总数的0.02%。

这所综合服务性职业学校,是一座灰色的三层楼。在城市的郊区。楼前有一个很大的操场。隔着学校的栅栏,是一块偌大的菜地。菜地里种植着白菜和秋葱。经常看见菜园的主人——那个老菜农,披着一件黑色的棉袄,站在地头上,眯着眼睛欣赏他的菜园。

华为一期云数据中心人才调研情况:华为一期云数据中心共有员工60人,其中5人为华为公司派过来的管理人员;10人为服务器运维管理人员,外包给呼市联强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服务器的正常运维,其余50人为物业管理人员,外包给爱玛客公司,对公司的水、电等设施进行维护,是爱玛客公司通过招聘方式组建的,本地人居多。

1.5.1 训练数据样本采集 从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中裁剪出研究区域(甘肃省)的土壤数据,并对矢量数据进行几何修复和拓扑检查,将其转为栅格图像,经过投影转换使其与特征图像有统一的地理坐标,通过ERDAS窗口同步连接(link)方式对比,在各土类图斑上分别对55个分类对象选取样点,并在特征数据集的每一层上分别采集训练样本[19]。

营造大数据人才环境。通过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大数据企业引进项目、扩大投资等,逐步吸引人才。为大数据人才提供个人能力提升方面的职业培训,扎实奠定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鼓励大数据人才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开展开发性研究,推进学术成果转化,深入拓展鼓励人才创新的学术环境。

二、大数据对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大数据对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人才缺口在2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服务外包这一部分,这部分人员流动率每月在5%左右,需要及时补充人才来保障完成任务。同时没有制定大数据人才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设立人才专项资金,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总量不足、大数据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体系、引才留才难等问题较突出。

2.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人才工作的思考

制定大数据人才发展规划。将大数据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逐步制定人才引进和流动办法,主要通过高校储备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

目前,乌兰察布市在大数据人才规划培养方面主要做法是,一是成立了乌兰察布市大数据发展局、华创信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全市的信息化建设。二是编制了《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乌兰察布市呼叫中心产业顶层规划报告》等规划,同时,出台了《发展云计算产业招商优惠政策》、《乌兰察布市促进大数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三是开展了大数据产业人才储备培训工作,建立了大数据人才储备库,现有储备人才3000余名。并由集宁师范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学校组建了北方大数据学院(联盟)、与北交大共建草原云谷大数据学院、乌兰察布职业教育联盟。四是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吸引人才。在周边8个地区、30多家单位及高校的网站上进行大数据产业宣传,招募人才入库。五是与市内外高校开展校政企合作,多角度培养选拔大数据人才。六是优化工作环境,政府为外地员工提供免费宿舍,通勤车,公司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每一次的历史飞跃都是依据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在对特定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摸索与探索中形成的,是红色文化的经典理论。在新时代的今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专注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发展、致力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消解,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据中国实际所提出的国家政策,因此,从本质上看与红色文化是一致的。

3.将大数据人才培养纳入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

在各高校申请设置专业时,适当向大数据相关专业倾斜,或在高校中开展大数据公共课,使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学习大数据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为以后工作熟练运用大数据知识打下基础。并且对本专科专业做分层次培养,鼓励高校引进专业师资、配套硬件设施,加快培养具有大数据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创新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

引导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教学内容、设置实训课程、“双师”指导等方式,促进将前沿性、产业化的大数据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同步。还可以采用订单式教学,针对企业需求培养相应专业技能的学生,签订合同毕业考核合格后,可到企业上岗。

三、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建议市内各单位选拔有大数据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年轻干部,参加大数据相关专业培训,并可建立挂职、轮岗等制度,到大数据管理局或企业中去学习锻炼,为政务云在各单位的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强,樊宏霞,刘嘉珉.乌兰察布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14-17.

[2]覃雄派,王会举,杜小勇.大数据分析——RDBMS与MapReduce的竞争与共生[J].软件学报,2012(01):36-49.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9)04-0080-01

标签:;  ;  ;  ;  

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人才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