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文化条件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文化条件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文化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论文,体系论文,条件论文,价值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11)02-0076-06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针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为适应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把握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思想文化领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从思想文化方面阐明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所面临的思想文化环境及其所具备的文化条件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思想文化条件的国际分析

1.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错综复杂决定了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胡锦涛于2005年《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西方敌对势力正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青年大学生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潜移默化地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艰巨性。就其实质来说,当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之间的较量。早在冷战时期,西方一些主要国家的媒体机构就共同制定了一份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旨在宣扬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提纲,这份提纲也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宣传的主要内容。美国中央情报局还制定了《十条诫令》企图西化、分化中国。苏东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中国视为“最后一个眼中钉”,加紧了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攻势。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因此,必须“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2]在当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来愈复杂化的局面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回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造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同国内外错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既给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3]276从总的趋势来看,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客观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文化层面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是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文化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展示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造成了强大冲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助其科技、经济与文化的优势,极力向社会主义中国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长期进行文化渗透,企图通过文化全球化达到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是否能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确保自身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安全性,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大问题。

3.世界网络文化的兴起和普及既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形成了很大冲击

当前,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的交往方式、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带来了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的巨大冲击。网络文化一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并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尤其是网络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阵地、新渠道,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攻势,使其得到进一步普及并深入人心,提供了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借助在互联网的语言主导优势,向世界各国加快西方文化和民主制度的传播和渗透,以此获取对全球文化乃至政治上的控制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安全造成威胁。二是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挑战。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人们对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弱化。网络社会广泛包涵的不同文化、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交融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迷失。因此,在网络化时代,如何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就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文化条件的国内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增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民主意识增强,对党和国家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可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公德意识明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观。这些都给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文化环境。但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对我国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一个“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社会意识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61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意识的多样性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地位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社会意识的性质上来说,当前我国社会既有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甚至还有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这些社会思潮都从不同的方面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针对我国社会意识多样化和社会思潮激流涌动的客观现实,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同错误的思潮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这样才能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

2.价值虚无和价值观冲突及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正日趋多样化。价值观的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原有价值观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价值观的多样化使得我国社会价值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部分人中间形成了“价值虚无、无所适从”的状况,价值失范现象十分普遍,对我国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价值观的多样化也引发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恩格斯曾经指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4]新旧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势必会引起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复杂冲突,并使其呈现出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有效解决价值冲突,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异常重要。

3.部分群众的政治信仰危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以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一项调研为例。调研结果表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其主流是积极的。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5]这些院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实和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一些人甚至包括部分党员中间出现了思想多元化、信仰淡漠甚至丧失等现象。主要表现在:“有的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主张西方式的多党和议会民主,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价值观上助长极端个人主义;有的歪曲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诋毁马克思主义,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有的不负责任、生产格调低下、宣扬色情暴力、迷信颓废的影视作品和书刊;有的对改革开放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等等。”[6]对此,我们应加以认真对待。必须既要看到当前阶段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又要科学分析这一危机产生的深刻原因,从根源上杜绝危机的产生,同时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人们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全体社会公民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认同、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4.社会道德取向状况不容乐观,思想道德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7]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入,这些问题会日益突出,甚至在某些领域可能演化成激烈的社会矛盾。实践也证明,在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我国公民道德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很大,给我国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制约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切实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目标的顺利实现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和风尚。

三、思想文化理论的准备审视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思想理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支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思想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运用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与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并强调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就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价值目标。文化理论的不断创新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当前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9]。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在思想文化领域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也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建设和谐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应紧紧围绕当前社会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服务。

2.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本质与规律的学说。“同历史上和西方的各种价值论学说相比,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征,表现为,在理论上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实践上坚持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念。”[10]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对价值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于1843—1844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恩格斯于1845年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人的价值问题、共产主义价值观念的阶级基础等深层次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和论证。1845年—1846年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明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基础。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完整系统地表述了共产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解放的美好前景,明确提出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价值理想,并把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在随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创立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价值论思想。这些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价值来源。

3.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党的价值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价值原则是集体主义和民主集中制。党的共同价值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党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来源和价值指导。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价值观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就必须使党的价值观普遍深入人心,转变为一种能够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党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以使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价值观在新时期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对党的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无论是在指导思想、现实理想目标,还是在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上,二者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一致性也是党的价值观能够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发挥其重要指导功能和效用的内在理论根据。

4.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文化根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是我们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整合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价值认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均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吸收和创新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文化根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代名词,“小康社会”思想源自中国古代贤人的“小康”思想。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提出也充分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的结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始终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为推动民族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而奋斗不止。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前时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传统文化中的自强意识与创新意识,为时代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思想行为标准与规范的价值认同,它同样汲取了古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价值的东西。传统文化中明礼、知耻等基本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基础。所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11-01-12

标签:;  ;  ;  ;  ;  ;  ;  ;  ;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文化条件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