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中医医院糖尿病科 744500
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受限,造成患者临床主要有多尿、多食等相关症状发生。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的控制并不理想,这毫无疑问对其生理、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手段尤为关键,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以使其能够进行自我护理干预[1]。此项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39.28±2.3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89±1.34)年,Ⅰ型患者3例,Ⅱ型患者37例,空腹血糖水平(9.42±1.8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2.67±2.61)mmol/L;研究组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40.85±1.46)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2.57±1.27)年,Ⅰ型患者2例,Ⅱ型患者38例,空腹血糖水平(9.54±1.6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2.12±2.46)mmol/L。以上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耐心地向其介绍医院环境,普及相关糖尿病知识等,适时监测患者血糖,进行饮食指导以及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医护人员给予集中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进行护理工作,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医护人员互相沟通和学习,提高自身责任心;建立健康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相关管理体系,依据患者身体指标,针对性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医护人员保持和患者以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况以及身体情况,归纳入患者个人档案资料;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通过健康讲座、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借助微信平台等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帮助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食谱及运动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消极、焦虑等负面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有血糖控制指标、饮食及运动情况,根据健康知识调查表,分数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成正相关[2]。
1.4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
40例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7.62±1.83)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0.82±2.34)mmol/L;40例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6.02±0.78)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8.48±1.45)mmol/L。空腹血糖水平组间检验结果(t=5.087,p=0.000),餐后2h血糖水平组间检验结果(t=5.37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40例对照组,血糖控制知识(9.71±2.31)分,饮食知识(13.42±2.73)分,运动知识(11.23±2.71)分;40例研究组中,血糖控制知识(12.09±2.47)分,饮食知识(18.52±3.51)分,运动知识(14.42±2.54)分。血糖控制知识组间检验结果(t=4.451,p=0.000),饮食知识组间检验结果(t=7.254,p=0.000),运动知识组间检验结果(t=5.43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极易引起血管病变,危及心、肾、周围神经、眼睛和足等,对患者心理、生理都有消极的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等都对糖尿病有着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手段已经无法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中属于新型的护理手段,全面、规范、系统,主要是以患者为本,对患者入院后进行综合性健康教育护理措施[3]。根据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在临床医学中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群娣. 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9):171-172.
[2]杨丽美.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4):152-153.
[3]赵玉洁, 张珍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7):223-224.
论文作者:周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水平论文; 糖尿病论文; 全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