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课程也迎来了更新与调整。新课改的推行促使当代教育不断走向自主化、人性化,教育的关注点从分数发散到了学生心理、教育效果等各个方面。本文即立足于此,探究建设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定义中可知,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着眼于小学生的道德成长,灌输法治精神的一门学科。它对小学生的道德成长与价值观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开展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新课改的要求正不断渗透在当今具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但离真正的高效还有一定的距离。这要求老师要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将从意义与举措两方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一、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一方面,根据新课改规定,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六年级上册为专门的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从总体上看,小学共涉及了30部法律法规,这将法律知识于潜移默化中传输给了小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内容涉及了家庭关系,如《我爱我家》;自然环境,如《我和大自然》;习惯养成,如《我的好习惯》;珍爱生命,如《生命最宝贵》等让人受益一生的主题,这些主题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促进教师教学进度与任务的完成。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对于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高效课堂旨在在短时期内做更多的事。因此,在高效课堂中,不论是教学内容的传播,还是学生的接受与学习,二者都能在短期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在客观上推进了教学进度,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3.顺应新课改对教学课堂的要求。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推行素质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新课改的普及推广,促使学习观、学生观的变化,如学习更趋于积极主动,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心理与接受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老师扮演的角色更加多样化等等。因此,推进高效课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响应着素质教育的号召。
二、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1.情境构建,多种呈现形式。所谓情境构建,即指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情境,以吸引并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感知与理解教学内容。具体方法有:
(1)以图片形式呈现。图片较文字更具生动性,因此多图片的呈现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学习《绿色小卫士》这一单元内容时,可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以图片阐释,即小水滴、清新的空气、白纸、环保小搭档这四类。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讲授一些关于保护自然的举措,如不乱砍乱伐,保护树木,不排放大量有害气体,维持清新空气等。当然,老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让学生自主思考,如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保护环境?或者如果我们都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怎么样等。老师边讲可边放映图片,插入色彩明丽、对比度强的照片,更有利于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并结合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2)以故事形式呈现。如果说图片注重视觉冲击,那么讲故事重在听觉感受。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普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例如,在学习《心中的“110”》这节课时,老师可以结合书中列举的《智捉小偷》的案例,讲述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讲到后面“不要上当受骗”时,可以结合现在许多网络诈骗、手机诈骗、拐卖儿童等多种欺骗行为,引导学生保持冷静与理智,提高学生自卫自救意识。
(3)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多媒体以其动态、直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当今教学。自然,对于高效课堂的推进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地球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学生看完后,教师可提问学生:这堂课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要以此为主题呢?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我们的地球遭到了毁灭又会怎么样?人类会伤害地球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意识到地球作为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保护并关爱我们的地球。
2.升华角色,给予更多空间。新课改要求转变学习观念,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基于此,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应升华传授者与被传授者的角色,给予二者更多的空间。简言之,要将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教学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这一课时,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一同想对策进行解决。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探索质疑,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中,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了解。老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一些看似不该出现的状况;学生也要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老师发脾气的理由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齐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创建更加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着深刻的内涵。具体实践可从课堂展开的形式与新课改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寻更加贴近小学生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邓春元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科普童话,2017,8。
[2]谢旭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2。
[3]朱航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5。
论文作者:张思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高效论文; 法治论文; 课堂论文; 道德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新课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