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学教育论文_陈锦鹏

浅析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学教育论文_陈锦鹏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法课程特点,接下来详细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内涵,最后对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存在问题以及完善知识产权法教学措施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法学教育

引言

科技是不断变化的,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竞争性资源要素在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教育,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知识产权法课程特点

知识产权法学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及学科交叉性,给这门课程的教育赋予了一定的特点。其一,理论深刻。相对于民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等学科来说,“知识产权法学”还属于新兴学科,条文规定较为抽象,涉及到的理论也较为深奥。其二,内容繁杂。从内容构成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法涉及多个方面,授权方式各有不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紧凑,体系性较差,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法学”同时涉及到了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复议甚至刑法的关系都较为密切。并且“知识产权法学”的法律条文一直处于变动过程之中。其三,专业性突出。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构成知识产权的客体,这种创造性智力劳动结晶使知识产权问题的专业性非常突出,在教学中通常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性技术专用语。

2知识经济的内涵

当前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基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判断得出来的。在知识经济的支撑下,知识产品得以迅速发展,而知识产品创造经济价值的公平竞争又需要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知识为本。①我们可以预见的是,21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将是知识经济,基于知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其在经济因素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是不可估量,也是无法限量的,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资源的投入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关键作用。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经济的竞争也就是知识的竞争,经济的摩擦也是由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引起的,因此绝大部分经济行为皆是围绕知识产品和知识产权展开的。不可置否,未来社会中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将会是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拥有者和开发者以及创新者,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量和加大知识的开发利用程度将成为经济主体面向未来占据竞争优势取的关键筹码,知识竞争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市场扩大至全球范围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动力就是以智力投入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进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的好坏,技术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助力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因此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例将会急速下降,退于次要地位。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深受两者影响的知识经济社会将成为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必须实现在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加快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进程才能适应并融入该知识经济时代。

3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存在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的社会认知度很低,知识产权意识很薄弱。知识产权法教育的普及范围不够宽,在当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在大学中均开设“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中小学生也要接受知识产权法的启蒙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比之下,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教育明显滞后,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法普及教育不是很理想,普及教育并不“普及”,覆盖面相当狭窄,接受知识产权法教育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比例很低。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规模不大,所以我国知识产权法专业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4完善知识产权法教学措施

4.1改革和丰富教学内容

改革和丰富教学内容是当前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措施改革的一个方向,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扎实功底,还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知识领域,知识产权教学要以立足于时代前沿为根本出发点。对于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求充分结合知识产权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备课,而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简单的照本宣科。“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和制度存在的争议似乎太多了,有些问题还非常尖锐,有些制度和理论还触及到知识产权的根基,甚至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对它是否认同等深层次的问题。”⑥由于社会科技及经济发展是不断进步的,许多新的知识产权难题有待解决,教师必要时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也可以在课程讲授中穿插进行知识产权创作活动和知识产权小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趣味,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知识产权法这门课程。最后,要收集社会上最新的知识产权热点案例,引导学生针对该案例进行讨论交流。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关于我国的专利申请应该采用“先发明制”还是“先申请制”,优先权原则,知识产权的特征等,都可采用了讨论式教学法。具体程序是:1.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设计问题主要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具有讨论的价值,题目要源于基本教材,但要适当高于基本教材。学生根据教师预先提供的讨论题目,通过上网查阅、去图书馆查阅,社会调查等形式收集论证分析问题的材料,整理备用。2.课堂讨论阶段,讨论的方式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调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为此,教师首先要对选题有全面的把握,充分考虑到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想方设法引导全班同学参与到讨论和争论中来,同时还要根据讨论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讨论的进程和内容,在学生的讨论已解决了主要问题时,应及时转换题目或进行小结。3.学生发言阶段,由学生在详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讨论阶段后融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课堂发言的讲稿,在课堂上,主讲学生通过对提纲或讲稿的阐述与诠释,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4.总结阶段,做好总结,形成正确评价。总结包括:对讨论中准备充分,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有独到的看法及创造性思维的同学予以充分肯定及表扬;对学生在讨论中发表的见解、观点结合教材理论进行归纳,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使学生全面、深入理解知识;允许学生保留一些有争议、意见难以统一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并验证;对学生的思维方法作必要的指导,指出缺点、不足和今后讨论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事业的支撑,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良好的知识产权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法教学成为我们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在当前激烈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必须加大投入对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支持,促进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进步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卫忠.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18.

[2]王先林.试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J].法学杂志,2000(01):24-25.

论文作者:陈锦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浅析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学教育论文_陈锦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