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黄金文

云南省红河鸡蒙公路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661199

摘要: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其浇筑技术直接决定了施工最后的质量与效果,在工民建施工中,需要依据其具体的建筑情况,并参照以往的实践经验与各科学技术开展研究与分析,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高效且科学地运用到工民建施工中,持续地提升建筑本身的施工质量,本文依据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实践运用,探究了其所需注重的各事项。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工民建;技术分析;施工方法

1.前言

对于混泥凝土而言,其就是将水泥、水、石子及沙子依据相应的比例搅拌均匀而得的一种化学性质的建筑材料,其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十分关键的建筑原材料。现阶段,工民建工程已经变成了当代社会中十分普遍的基础设施,在平日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加之纵横交错的道路,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已经涉及到了人们的住与行。随着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许多施工单位也在持续地健全其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十分关键,可以说其关乎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施分析与研究十分关键。

2.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关的规定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关的规定而言,主要就包括了如下几项,见表1。

表1 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关的规定

3.在工民建施工中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各类方法

3.1对混凝土实施科学地运输与搅拌

对于工民建工程而言,混凝土浇筑应保障持续性,如此,就规定了在对混凝土实施搅拌期间,务必应集中起精力,许多工程均会选取邻近的搅拌站,所以,对于搅拌站的选取也应坚持以质量为首要,尽力选取规模、范围都较大的搅拌站,保障搅拌机总量充分,不会延误混凝土的供给;同时,搅拌混凝土所具有的性能也要与工程相关的规范相符[1]。混凝土拌合物方便各个工序中的施工操作,还能够得到质量十分平稳、总体均匀的混凝土性能,即为混凝土拌合物所具有的和易性。和易性就是能够满足施工规定的总体性质,主要就包括了黏聚性、流动性、保水性。

流动性指的就是混凝土拌合物在进行自重或是机械振动期间,可以产生流动的性质。流动性的多少凸显出了混凝土拌合物所具有的稀稠程度,流动性十分良好的拌合物方便实施浇筑、成型等。

黏聚性指的就是混凝土各构成材料之间具有相应的凝聚力,在开展施工期间,混凝土可以维持总体均匀的性能。黏聚性凸显出了混凝土拌合物所具有的均匀性,黏聚性十分良好的拌合物方便开展施工,较难产生分层、离析等。

保水性指的就是混凝土拌合物在运用到进行施工期间具有维持内部水分并抵抗泌水的性能。保水性凸显出了混凝土拌合物所具有的稳定性。保水性不够理想的混凝土拌合物较易在混凝土中产生通水通道,阻碍到混凝土所具有的密实性。

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以前,应先对其含水总量与水化热情况等加以监测,在保障这类参数与工程相关的规范相符后,才能够开展浇筑,若其中某类参数与规范不相符,应立即与搅拌站间加以协调,对于这类与规范不相符的混凝土来说,不可以将其运用到工程中。在对混凝土实施运输期间,应顾虑到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总时间,保障在实施运输期间不会产生质量方面的问题,对于工程对混凝土所具有的需求总量来对运输总时间、路径等加以计划,防范在进行运输期间产生堵车,贻误工程的总体进度。水泥通常运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砂通常运用粗砂或是中砂;砂应维持干净,尽力不掺杂其余杂质。多于5mm的粒径就是粗骨料,通常运用碎石或是卵石,比如,小于10mm、10-30mm、20-40mm。规定依据不多于结构截面最低尺寸的1/4;不多于钢筋之间最低净距的3/4;砼实心板运用最大粒径就是1/3但是不多于40mm。水运用一般水,用水不要漂浮过多的油脂与泡沫,不要具有十分突出的颜色与异味。

依据相关情况来决定添加外加剂与否,添加外加剂可以促进混凝土的部分性能得到改善,比如,和易性、保水性等,掺量通常不多于水泥总质量的5%。此外,还可以添加部分矿物掺合料,例如,粉煤灰,以节省并改善混凝土所具有的性能,掺量应依据有关的规定。拌制就是对如上所有材料开展混合,并搅拌均匀;拌制通常运用拌制机;搅拌的投料次序就是石子-水泥-砂子-水;此外,还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搅拌总时间就是4-5min;依据水-水泥-砂-石子的次序,配合比就是0.44:1:1.42:3.17。

3.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以前,应先依据施工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制,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把其送至施工现场,起始的凝固时间应控制在3h,且在进行凝固期间,严禁加水,在送至施工现场后,可以依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去添加膨胀剂与减水剂,并对混凝土进行分区处理与浇灌处理等,并依据标准的流程开展操作[2]。流程就是模板中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在振捣混凝土期间,应立即插入振捣棒,还需要在第一时间中拔出振捣棒,以保障混凝土所具有的密实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期间,要在混凝土没有凝固以前加以浇灌,防范混凝土产生断裂,在开展施工期间,要维持连续性,不可以间断地实施浇灌施工,若产生不良现象,要立即处理,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要保障混凝土适宜的表面温度与其内部温度,并控制好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差,防范产生不良事件。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1)施工缝要留置到基本的项面、梁或是吊车梁牛腿之下、吊车梁之上。

(2)与楼板联结为总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要留置到板底面之下的20-30mm。在板下具有梁托后,留置到梁托下部。

(3)对长宽比多于2:1的单向板来说,施工缝要留置到平行于板短边中的任一部位,同时,施工缝要垂直进行留置,不可以产生斜槎。

(4)对于具有主次梁的楼板来说,应顺次梁方向开展浇筑,施工缝要留置到次梁跨度中部1/3的范围中。

(5)对于墙上的施工缝来说,要留置到门洞口过梁跨中1/3的范围中,也可以留置到纵横墙间的交接位置。

(6)对于楼梯之上的施工缝,要留置到踏步板的1/3。楼梯中的混凝土应持续实施浇注。如果楼梯是多层,且上面一层是现浇楼板且没有进行浇注后,就可以留置施工缝;要留置到楼梯段中部的1/3,但是,应注重接缝面要斜向垂直在楼梯轴线。

(7)对水池池壁来说,施工缝要留置到高于底板表面200-500mm的竖壁之上。

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1)立缝表面凿毛法:在砼得到终凝后,拆掉挡板,运用斩斧或是钢杆实施表面凿毛,清除出各松动石子,这时,砼所具有的强度较低,凿深要20-30mm,在第二次对砼实施浇筑期间,预先运用压力水清洗缝面,边浇边刷上一遍素水泥浆,提升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对于体积过大的梁、板来说,留置缝也较大,使得表面各泌水层、浮浆层较厚,对施工缝实施处理较难;若运用刮除表面中的浮浆或是第二次实施振捣的效果不够理想,要运用添加粗骨料法,把级配十分干浄的碎石撒进浮浆中,再一次实施振捣,防范石子太过集中。就能够让缝处浇筑砼在体积过大的位置中粗细骨料更为均匀,水泥浆不会产生流失,且强度也不会有所下降,还可以提升新旧界面所具有的粘结力、咬合力。

(3)清除浮浆法:在砼体量较少后,应运用铁抹子把表画中的浮浆刮掉一层,深度要少于25mm,并挖压成条纹形,以提升水平施工缝所具有的粘结质量,更为方便对新旧砼进行结合。

(4)二次开发振捣法:把握时间,在砼得到初凝后,在即将终凝以前开展第二次重振,以对下沉的石子与上浮的浆水再一次实施搅拌与组合,让其更为均匀。

3.3混凝土养护技术实践

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就具体的养护技术来研究与分析,主要就包括了基本完成后的施工材料、缺水而引发的干裂与干湿循环等三大方面[3]。在进行压抹施工期间,混凝土浇筑工作已经大体上完成,因此,要增强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工作,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上一层不可吸收性的施工原材料,进而防范混凝土因为缺水而引发干裂、干湿循环等相关问题。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应控制在15℃,且其时间应控制在一个月中。

4.结束语

总之,为了促进工民建工程混泥土浇筑施工最后的效果与质量得到保障,要对各个环节的实施进行严格的把关,进而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若忽视了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对浇筑混凝土技术的规定,对存在的缺陷又不立即加以纠正,势必会对整个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过多的威胁。所以,为了让工民建工程能够正常地投入使用,在工程的施工中,必须对浇筑混凝土的技术开展深刻的分析与研究,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整个工程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提升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秋凡,李辉.工民建岩土工程与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不同着重点[J].低碳世界,2018,(12):116-117.

[2]胡杰,赵昇熙,吴永庆,等.工民建结构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04.

[3]姚通,张博.浅析工民建钢结构工程建设的施工要点及其安全防护[J].中国住宅设施,2018,(10):114-115.

论文作者:黄金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黄金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