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产业经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丽

浅谈农业产业经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丽

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近几年,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显现,财政金融支持不断加强。但是长期以来,阻碍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十五届三中全会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这样的认识,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才取得的共识。这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与规律。在此之前,从什么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在什么位置,是颇费脑筋的。刚开始的时候,多是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图以此解决小农生产的盲目性。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认识不到位。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归集于农业产业化,很少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些地方认为农业产业化只要抓好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根本不考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制约了农业链的发展和提高,使得农民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2.土地规模化流转不畅。一是期限制约。部分土地流转期限较短,使规模经营业主难以获得稳定的耕地来源,不敢对农田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利于耕地整理和地力培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经营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偏离农业用途。由于农业效益比较低,有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业主,在其承租的土地上不搞高效农业,而是用于办厂房、开挖渔塘等,造成耕地毁坏。部分休闲农庄、农家乐等旅游休闲农业,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流转土地基本农田的保护,偏离了土地流转的正确方向。三是传统观念影响。由于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土地还是农民正常生活的保障,受“种田保口粮”的传统观念影响,农民不敢流转土地,导致土地流转不畅,插花田的大量存在,阻碍了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

3. 支柱产业发展能力缺乏

在发展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都会建立一些支柱产业,但是规模小,单一的产业居多,而具有竞争力、规模大的支柱产业很少。甚至还出现重复组建龙头企业,农产品区域分布不均匀,基地生产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而建立的一些支柱产业不具有特色,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从而使得支柱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不了主导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组织化程度低下

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下,导致引进先进技术成本高,利用率低下,影响了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农业市场发展不完善,农业基本建设基础薄弱,农产品经营面临的风险大,因此,现有的生产关系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和开辟新的市场能力。

5.产业化经营政策不到位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虽然政府制定了一些配套的政策,但一些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也阻碍了其发展,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阻力。

6.龙头企业规模大的数量少,缺乏带动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强有力的带动能力,目前龙头企业也不少,但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具有规模、竞争力强,有带动力的大企业数量少,科研投入少,农业科技推广进程缓慢,都造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市财政按照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标准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投入,各县市区财政也相应建立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机制。由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协调,将可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农资金、项目资金、专项扶持资金整合起来,集中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将粮食生产大县奖励、农机购机补贴、新增粮补等强农惠农资金向粮食专业合作社倾斜。完善涉农财政支出体系,增加涉农财政支出补贴项目,如增加涉农贷款贴息补贴项目,增加涉农税收优惠项目等等,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农业产业化力度。

2.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优先扶持对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根据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设计贷款政策,扩大龙头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允许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知识产权、商标等开展抵押贷款,有效缓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纳入贷款范围,并给予利率优惠;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理赔标准;鼓励和支持组建涉农信用担保公司,设立涉农互助担保基金,政府职能部门要给予行政性收费减免和从简审批,并安排必要财政资金用于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对其提供的担保贷款,银行业机构给予利率优惠。

3.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打造农业优势产品

3.1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多方位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力。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自身实力,增强服务意识,扩大多领域经营规模。

3.2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注重标准化的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注重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内部实行统一注册商标和统一包装,协调好相同产品在其他合作经济组织中利益关系,形成良性的价格运行机制。

3.3抓好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在产业化经营主体中,农民处于劣势地位,对于利益联结形式、应该享受利益,他们没有话语权,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龙头企业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农户和企业通过订单式农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农户在其中真正获利。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浅谈农业产业经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