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配额管理。在1990年代中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Internet的逐渐兴起。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还不断优化形式和内容,完善信息和发布方式,逐步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本文还将重点介绍信息管理系统在公路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公路成本管理;应用
前言
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发展导致了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变化。建筑行业经历了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作为项目体系的一部分,成本日常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工程建设和发展中各种信息管理的重点。在这种环境下,包括计算机信息内容技术相关研究在内的工作变得非常关键。
1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公路成本管理是对公路铺设所需的全部资金成本的统计。因此,为了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准确性,有必要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例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信息作为交流的载体,并逐步将这项工作引向正规化。
2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现状
Internet技术的出现提高了人们访问信息的效率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它也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根据最高决策层、管理层和输出层的潜在需求,它还具有不同的基本功能,如相关信息的采集和直接处理、信息内容的网络传输和系统更新维护。目前,各种信息内容技术已经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道路管理模式的全方位覆盖。但是如何在信息领域利用现有技术并结合成本管理的特点使其在项目管理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这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3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3.1没有统一标准
相对而言,缺乏工程建设成本的基本标准,参与成本日常管理的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条件,这些都对信息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子计算机上的各种信息必须准确才能使质量资源等任务更加规范有序。没有具体标准,道路成本管理面临混乱的局面。
3.2没有完善的系统
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系统无法完全核算项目投入成本。例如与用户沟通、信息交换功能,并且成本信息管理的手段相对简单。合理调整公路投入成本管理业务部门。对外部信息管理的系统进行优化,所有用户的内容和信息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沟通。这样,解决了单一管理手段,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3.3系统基础薄弱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实施时间不长,基础相对薄弱,在管理模式方面
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可以满足工程造价要求的信息数据库和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尚未完全形成。缺乏规范的管理模式必然会给造价工作带来严重的障碍。
3.4低水平建设
在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工作中,缺乏统一的合作与协调,资源过度分散,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例如,许多工程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网站,但缺乏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使网站无法发挥信息集成的规模,内容也不够丰富。
4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4.1战略环境部署
早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体系就形成了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部署工作战略,进一步发展,对公路工程造价的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项目内部结构环境的分析,现行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可能存在许多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战略规划环境中进行体制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系统实施计划
确定系统构建目标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前提。成本管理系统还需要包括各方面所有方面。
首先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当更多的用户需要登录时,系统还可以进行所有非常有效的权限管理模式。备份和存储所提供的工程成本数据,并以界面或EXCEL的形式导入成本文件。成本单据的操作系统可以查询管理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包括批准单据,成本数据,原始成本信息等,然后分析成本管理工作的细节,并通过成本管理系统预测发展趋势。例如,可以成立一个专门部门来解决当前系统中的问题,以便可以更顺畅地操作,并可以安排管理人员来控制信息技术的更新和系统维护,使信息管理始终有效。
4.3结构设计
公路成本管理的结构设计应基于国家相关要求,结合国道工程的显著特点,对其全方位、系统的综合控制。从功能和总体结构设计上,也可以采用架构上的多层应用和模块化思想来构建服务,满足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空间的需求。可以实现公路建设项目的总体特征,并突出成本管理的细节。
根据信息技术理论的现状和实践的最终结果,在设计的中前期还可以根据账户增加编码数。则可以实现成本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全过程联系。还可以在同一项目中实现水平对比度。在结构设计计划中,可以逆转设计阶段中工程阶段数量的差异和变化,并且将招标阶段,计量阶段和项目结算阶段的成本信息与清单代码结合在一起。如果要从系统中获取更多信息,则可以保留一些系统字段,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并为不同级别的管理提供项目成本管理的不同细节。
4.4标准系统构建
标准系统构建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从目前的软件角度来看,中国在公路工程成本方面的软件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中,并且由不同软件生成的数据文件将不兼容。中国有多种使用成本软件,大量数据包含重要的成本信息。如果无法充分探索这些信息,将不可避免地对项目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自设计阶段以来,应建立一个针对多个项目的标准编码系统,为了服务于不同项目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管理业务部门还可以基于帐户程序代码构建统一的编码系统,并方便数据的收集和共享。此外,就数据格式和网络接口设置而言,还需要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以比较不同文件中的成本信息。从当前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公路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必须采取措施以保持其标准化实施。
4.5基本成本信息管理
基本成本信息管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角色。由于项目成本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市场物料价格信息,配额消耗,物流成本,软件开发成本等,因此系统的管理角色是收集这些基本信息。
为了更好地提高信息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大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需要对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行升级和优化,利用互联网实现各类信息的短距离接入功能,全面的数据采集、相互交换和变更、分析和纠错及后续处理。相关单位可逐步建立平台发布的基本模式,完善数据库等信息数据库内容,充分满足普通用户对工程造价信息内容的不同消费需求,通过网络技术更充分地快速发展,挖掘其他有价值的资源,获取市场动态信息等,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结语
国家公路项目各类信息管理是现代科技管理模式的进程,是对传统模式成本管理的创新突破和改革。虽然在信息技术实现的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相关部门在架构设计上有可能初步建立起整个项目的成本流。并完善规划和建设两个相关信息标准体系,这将显著提高体系效率。提高成本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今后的项目规划和建设提供完整而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彩君.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威海市江家寨立交桥建设中的应用.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6(3):52-56.
[2]侯李军.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中应用.电子测试,2013,12(14):191-192.
[3]赖宏慧,钟娟.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科技致富向导,2014(15):57-57.
[4]姚霞.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重要性.山西农经,2017(18):109-110.
[5]严明达.信息技术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实践应用———以山东省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为例.科技致富向导,2011(6):364-364.
论文作者:朱延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成本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公路论文; 项目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