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方法论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0585(2011)03-0387-10
近代地理学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间,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内涵和研究方法不断发展,今天已成为地学庞大的学科体系中一门特殊交叉学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领域的最为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之一[1]。
大千世界,纷纭繁杂。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每一个活动主体的空间位移可能是无序的,可是在总体上却有明显的空间规律。如何寻找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的作用及其形成的空间格局?这里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简称“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或然性”。这种“或然性”正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之所在,也是人文—经济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地学学科的特点之所在。但长期以来这种不确定性使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难以被充分认识。
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
1 地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与方法论
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表层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一定区域范畴组成的地域系统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愈来愈强大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各种范畴地域系统的性质和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使地理学及其研究的交叉性质愈来愈明显,表现在整个地理学及人文—经济地理领域都很突出。这种变化使关于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认识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即人们在认识、解释、预测社会经济客体的地域组合、空间结构时,由因果关系的分析发展到因素之间、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分析及模拟。这种转变,导致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和系统方法的运用。
地理学发展与许多学科一样,其方法论经历了因果关系阶段。最早的如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洪堡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认为地表的各种现象具有有机联系。他提出和论证了植物垂直分带规律,为地球表面相互联系的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开辟了先河[2]。
1.1 由因果关系论到相互作用论
“因果关系论”支配了18世纪至19世纪一系列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达尔文进化论的发现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发现了植物垂直和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也是经历了先观察现象,然后探求现象形成原因的过程。当时支配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包括我们在中学里学的一些物理学化学的公式、实验过程都是这样。先观察现象(包括实验现象和实际事物的现象),然后研究现象形成的原因,由此出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发现。这是科学发展的方法论的基础。18至19世纪因果关系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明显的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形成[3]。马尔萨斯不是主张用战争和瘟疫来解决人口问题。他是用统计的方法总结了过去历史上欧洲人口增长、土地(耕地)、战争、瘟疫等现象之间的关系得出规律,指出战争或瘟疫使人口减少,使土地(耕地)松快了一点,然后生产力发展。但生产力发展以后人口又大量增加。人口大量增加导致耕地不足,导致争夺土地,形成战争或出现瘟疫,又导致人口减少。然后整个人和地之间取得新的平衡。这是建立在当时的粮食生产及其相关理念基础上的。当然现在人类和自然的调适过程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今天仅仅以因果关系变化论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大大地不够了。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有着普遍的过程和规律,那就是从早期的因果关系到近代特别到现代广泛流行的相互作用关系论的转变和发展。我们今天在阐述一些重要的地理学问题和机制时,当然需要经过观察而后探求其中(现象、态势形成)的原因到复杂的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这种方法论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在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观念的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的区域分异及其动力过程、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的形成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凝练和发挥。
支配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强调要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相互作用需要有系统的方法,但是系统的方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地理学和人文—经济地理学当然是如此,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的角度也是如此,考察更是如此,要以相互作用论作为指导。
1.2 地理学如何观察“大千世界”
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的自然地域系统和“人—地地域系统”。这两种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果用数量化来表达的话,也与一些纯自然科学不同。而这两种系统的特征也是不同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简称“人—地系统”)主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学者们如何阐述地理学家对于“大千世界”的认识?如何揭示“地理学思想改变了世界”?即“地理学家如何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和“地理学的思维如何为世界作出了贡献的”。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了地理学的方法论。
地理学家具备特殊的视角,这就是地域性、等级概念、空间中要素的相互依赖性及其空间结构等。这是地理学思想,但主要是方法论。从这些方法论方面去理解地理学思想,才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理学是如何(能够)“改变世界”的。地理学家使人们考察世界的方式及传达信息的方式变了,当然就“改变”了世界。在这样的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里,如何寻找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的空间规律?地理学的方法论告诉我们,要从区域分异考察相互联系中的“大千世界”,要以特殊的眼光和思维揭示现象的区域差异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要从等级、空间结构看待这个世界[4]。相邻区域之间,河流的上下游之间,海陆之间,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内部各部分之间等,都存在着差异性和相互关联性。
区位论创立者之一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构思中心地理论时曾经思考:“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分布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他认为:“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物质向一核心集聚是事物的基本现象”,即空间中的事物从中心发源,向外扩散;区域的中心地点,也就是区域的核心,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统帅,这就是城镇[5]。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不由各种规模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网所覆盖。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如果从大到小对城市进行分级,那么各种等级都会有。经验规律表明,规模最小的那一级城镇的数量最大。等级愈高,数量愈少。从“六边形”的中心地理论出发,从等级、空间结构看待世界,是极为重要的地理学思维[6]。美国《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作者针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提出对等级、距离的科学认识,认为关键的是“联系的紧密度而不是地理的邻近性和相似性……。距离的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相对于克服距离的容易程度。”[4]这里面反映了功能区的地理学观念。
我们同样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各种不同的区域,包括行政区域和自然区域,它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什么如此千差万别。同样是在一个国家中,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或者是,在某一国家某一时期的两个区域,发展水平差不多。但是经历了一个或若干个发展阶段后,其发展水平拉大了。我们要探求这里面的原因,揭示其中的因素和因素作用。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对各种类型区域的发展过程实施控制。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决定论性质的。一系列有关因素共同决定区域的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特征。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化,其所引起区域发展(规模、速度、结构等)的变化,并不能在量的方面进行精确的测量,即可以得出一个或一组确切的数据(参数)。为什么呢?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如布朗运动、微小颗粒运动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却有统计规律。也就是说,统计分析和相互作用分析仍然是那些科学对象运动和变化以及科学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领域的重要方法。
地球表层在过去100多年,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地球表层出现了严重的态势。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急剧发展以及强大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强烈地改变了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资源被加速消耗,许多地区的环境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学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注重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转变为由人类因素发展的环境变化,即转移到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过去可以单纯地去研究一些纯自然要素项目之间的关系,现在从事这样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却已经失去了科学价值。前任IGU的主席Messerli B在2000年汉城发表的论文中,讲到人类社会早期是自然因素引发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局部性的变化,不是全球性的。而20世纪以来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程度变得剧烈多了,即影响的规模和强度大大增加了。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在空间尺度上是全球性的[7]。
今天,为了考察和分析我国的地球表层一系列重要的变化,需要深刻了解我国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以及大规模城镇化如何使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以及这种剧烈变化又如何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在这些分析过程中,关键的是地球表层系统中“人”和“地”两方面诸多因素的相互关系研究。在这里,“人”这一组,包括人口、人口迁徙及人口集聚、城乡居民点、城镇化、资源开发、生产力及其空间组织及其空间联系等;“地”这一组,包括水、土、光、热、矿产、(自然地理)区位等自然要素。这两大组要素共同组成各种特点各种地域范畴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简称为“人—地系统”。这里的“地”,既包括自然要素,也有“地域”、“空间”之意。
2 “人—地系统”动力学是学科理论发展方向
2.1 关于“人—地系统”
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分析、解释和预测“人”和“地”两方面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作为研究的基础,以此回答这门学科基本理论的内涵。
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即“人—地系统”的目标是要求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原理。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生态与环境演变的系统分析和过程模拟,揭示长期经济增长(总量增长、结构转型、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与此相关的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增加等)与生态和环境(资源量、水土及空气领域污染状态、景观特征、生物多样性等)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与态势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发展与生态和环境进行协调的途径及可供选择的模式,回答如何应付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美国学者在《重新发现地理学》这本书里提出,要揭示“人—地系统”的系统特征和结构,在理论上需要进行区域的环境—社会动力学(environmental-societal dynamics)研究[8]。
2.2 “人—地系统”的特性
这种特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特性。我们需要从系统的特征来认识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殊性。
2.2.1 “人—地系统”的三个特性 就其外界的关系而言是半开放的系统,任何一个“人—地系统”,其内部的关联构成各个区域之间的不同特征,这是它的封闭的一面。但同时又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它有交通线、能源供应线等等,所以构成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相互联系,研究这种半开放系统是地理学家的特长。就系统的稳定程度而言是非稳定系统。就其变化的机制来说,从系统的发展因素和趋势考察属于或然性系统,即是可能论的系统,它的对立面是决定性系统[9]。
2.2.2 “人—地系统”不可能按给出的精度进行调控 在“人—地系统”范畴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内,事物的发展不是受决定论支配的。这一点不同于大多数自然科学学科所研究的科学系统,更不同于工程和技术系统。例如,水面蒸发量(与水面温度和表面风速相关)的变化具有线性特征。与这种线性特征相类似的还如:宇宙飞船在太空的对接要求(可以)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一台机器,会严格地按照输入的一定参数去运转。……;在交叉科学领域内,没有这种决定性的规律。但是在这些领域中,因素和要素之间的作用具有方向、幅度、概率等规律。例如人口预测,任何科学的公式和模型,都不可能精确到个位数地预测到某一时间点某地区或城市的人口数,这是肯定的事实。尽管在某个时刻到来时,这个区域或城市一定会出现一个精确到个位数的人口数。但是,你不能说这种预测不是科学。人口预测肯定是属于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特性。宋健—于景元人口模型及其理论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也是理论方法论成果。
在自然—社会交叉学科领域里,规律的表现形态不具有这样的确定性。但因素作用和对象发展的方向、变化幅度及变化的概率等等,是可以获取的。这些当然是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交叉性领域里事物发展当然有规律性,这个规律性同样表现为不确定性。人口增长是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组因素作用的结果。人口本身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但是受社会发展、经济水平、计划生育政策、宗教、信仰、家庭收入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口预测是有其科学性的。人口预测毕竟是科学的一部分,是有意义的,也是可能的。
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国家和区域的发展(规模、结构、速度、竞争力、水平等)的因素大致包括:资本投入、资源供给、经济结构、交通设施和环境支撑、市场、技术和管理等。如何以这些要素来解释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态势?在这里,确实要进行因素分析。但是,这些因素的作用又不是决定论的。有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区域的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特征。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区域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也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能进行精确的“量”的测量,即可以得出一组确切的参数。为什么?是因为区域的发展是一个“人—地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系统。“人—地系统”的特征决定了这个系统不可能精确的测量。
在预测和在解析系统的时候,“人—地系统”这三个理论特性需要进行深入长期的研究,还要根据具体区域的情况和数据加以实证研究。区域系统发展的或然性特征带来两点值得我们十分注意:第一,对“人—地系统”的研究和调控,较技术系统(如一部机器)和工程系统等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技术系统和工程系统虽然有的很复杂,但是有它高度确定性的一面;其二,仅仅甚至主要依靠数学和计算机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2.2.3 通过“结构”而研究“系统” 我们如何研究“人—地系统”,例如一个国家的地域经济系统、居民点空间布局系统等?研究一个(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域体系或地域系统,首先要通过对要素的地域(比例)结构和空间结构来进行。即在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两大类结构即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组成之间的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结论的研究,来揭示这个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变化,来认识这个系统。什么是要素组成的结构或者比例结构?这是指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等。当然,对自然系统的地域研究也是这样,要通过结构、要素相互作用来研究。社会经济的两大类结构即比例结构和空间结构,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这个投影不是简单的投影。我们要认识这个投影,它的厚、重、稀、薄,它的空间形态、节点形态、网络连接等。借此解释这个投影的结构和变化。也就是要在这样的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里寻找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运动和区位的空间规律。
2.3 关于“人—地系统”动力学
“人—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人—地系统”动力学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人—地系统”的系统特征和演变规律,环境与发展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区域发展过程与发展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和区域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与发展之间耦合态势的预测,综合集成的研究和方法的运用等。由于涉及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需要进行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多因素的综合集成分析、多方案比较及其决策分析等。在这些工作中,统计和统计分析是这个过程和这些分析方法的基础,同时还要运用专家系统、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对于内容复杂的区域性项目的动力学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是有效的。通常需要编制方程组进行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分析和预测。但是,方程式中所体现出来的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关系需要符合实际事物内部与外部的关联。
除了要素如何组合以外,再有就是各种参数如何得出,以及对这些参数作如何评价。公式怎么列,哪些因素跟哪些因素相关呢?人(专家系统)起着主要作用。不能将没有相关的因素或者重复罗列具有相关但已经被代替的因素都同时纳入公式。如果对区域发展领域没有实际的认识和经验,对公式计算结果得出的参数的科学性就很难判断。这里所指的参数是刻画地球表层内部和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量。没有参数的研究和解释就没有系统变化机制的研究和解释,各种参数的得出主要依靠参数之间相互关系和模型计算。但是关于参数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的判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对实际事物的内外部结构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对参数的判断那就是游戏。对参数的判断专家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地系统”动力学,要同时充分吸收系统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在这些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综合集成方法。这里包括历史数据和资料的集成,要素及要素作用的集成,对系统中各种区域变化状态的相互关系的集成等。综合集成的研究和方法的运用,要求地理学家在传统方法基础上作出创新。综合集成的主要目标是自然要素的地域分异和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的综合和耦合方法。只有通过这种综合和耦合,才可以认识地球表层的地域分异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
3 如何看待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殊性
纵观国内外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方向、内容和方法论进展,针对学科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就如何看待人文—经济地理学方法论及其特殊性作以下的阐述,是认识,是希望,也是辩解。
3.1 用好统计分析方法仍然相当重要
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一次科技战略规划讨论会上说:“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如布朗运动、微小颗粒运动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却有统计规律。”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一员,统计分析是很有用的武器。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特别是在社会和自然交叉领域里,统计分析方法是研究“人—地系统”变化的有效方法。统计规律很重要,不能以为统计分析方法就不是先进的研究方法。我预计统计分析方法将永远是重要的科学方法。统计分析也有相应的一些分析工具、分析公式,它也有参数如何确定的工作。对此,需要有专家和专家系统发挥作用。
各种各样的统计分析,大量的是反映要素(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相关分析。各个国家及国家内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刻刻画国家或区域的发展阶段、竞争力、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等等。而要获得这些特征的认识,必须利用有关的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些统计数据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来源,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典型区域的研究,学者们往往需要作案例调查。对于各种统计手册,包括专业性的综合性的、全国的和区域的,作为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学者,由于我们长期跟踪了全国及各地区的发展及我们的知识结构特点,使我们具有较深广和较明确的解读能力。而同样的统计数字,其背后所说明什么问题及这些问题与其他问题的关系,一般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3.2 学科方法论的核心是系统观念
人文—经济地理学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涉及面较多较广,需要考虑到较多的因素(作用),因素之间产生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实践中,常常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作用的前提下,仍然不能对问题的结论作出准确的判断。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因素可能无法量化,但是它们在实践中却会产生“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依靠有实践经验的学者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校正。这样的过程体现了系统观念,其中,因素作用和参数的分析计算则是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重要作用[10]。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编制诸多的方程式,而应用了因素作用的相关分析,也体现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已经认识到系统观念和系统动力学的重要性。研究队伍也基本上同时具备了自然科学(自然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经济数学)和社会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的知识结构,整个工作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在关于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面前具有明显的优势。人文—经济地理学也逐渐主动与地学其他学科交叉,成为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综合研究的活跃力量。
系统动力学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复杂问题、认识各种复杂现象的方法。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在应用这个方法时具有不同于许多纯自然和纯技术学科的要求。
3.3 数据库及空间分析
人文—经济地理学家在科学方法的突出进展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成果,逐步建立了针对性很强的数据库和图形库,发展了空间分析技术。如果说自然地理学的新方法是实验地理学的话,那么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新方法就是在数据库和图形库基础上的空间分析方法。
在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的运用方面,今后拓展的空间很大。目前,一些研究和教学机构都已经建成了不同规模的服务于人文—经济地理研究的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数据库。在研究区域发展和城市化等问题时,利用数据库和图形库分析区域间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以及地理过程与地理格局的相互关系,确定城市及港口等社会经济客体的吸引范围。运输的最佳路径、以等值线表达的由城市中心出发的空间可达性、客体的空间作用力的场强等。通过这些空间分析,使反映区域发展方法论的“人—地系统”、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耦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区划等获得技术方法的支撑。在区域发展模拟方面,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有研究团队开展了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和宏观经济政策模拟的工作。近年来,开发了区域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器原型,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区域经济一般均衡模拟系统和人—地关系动态自主体模拟平台。
3.4 方法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实践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了解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实际结构,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只了解数学结构和计算机结构,而不了解实际事物及实际事物间的结构和关联,在对要素之间的作用和作用参数缺乏判断能力的情况下运用数学公式和人机对话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只能是游戏。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连接线、箭头,可能说明我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不甚清楚。我们要预测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十年以后或二十年以后的结构、人均GDP或者人口的情况,编制一个庞大的机制(相互影响)系统,并设计配备了较大的方程组,进行模拟运算。但对主要决定未来发展的关联不清楚,主要的变量以及变量跟目标之间的关系不了解,这样将所有的关系搞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虽然计算机是可以解决这里的数学问题,但它的预测结果就很难认为是可信的。
关于实践、理论、方法之间的结合。学者们在研究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时,特别是在预测未来时,希望借助数学方法和公式,借助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对人和自然相互关系,区域系统及其预测和调控,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较多的参数,建造较多的方程,形成多方案模拟,但是也并不是模型愈复杂愈好,方程愈多愈好。对此可以举一个例子,上个世纪50年代初,原联邦德国曾要求对1980年全国小汽车拥有量进行预测,因为这个小汽车对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任务委托给几家研究单位。20多年后实际增长过程线与他们预测的曲线偏离颇大,但与另一条预测曲线十分逼近。这条曲线是一位学者运用类比法提出来,他以美国一个州实际发展的过程线、用反映联邦德国社会经济特点的若干参数加以修正得出的。
处理实践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要重视实际调查研究、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论证的方法。技术经济知识对于论证许多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案比较问题很重要。
3.5 基本科学问题是很明确的
动力学的研究是人文—经济地理的科学问题之所在,不应该说这个学科的科学问题不清楚,实际上是很清楚的。在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对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和分析,是判断未来发展、未来结构的关键。某个时候,有大学者问:你们(学科、项目、领域)的科学问题是什么?这时候,我们可不能糊涂,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现在学科在国家申请立项,需要得到诸多领域的科学家的评价。在中国科学院或者说在自然科学范围内,人文—经济地理学还是学科性质特殊的“小学科”。“小学科”要让科学界广泛了解,特别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这个“小学科”是很不容易的。
什么是“科学问题”?有人说,科学问题就是一旦获得突破就会对社会对科学本身带来新的飞跃的重大理论或关键技术。这种理解当然不错。但是,千千万万的研究课题,是不是都可以这样理解和要求呢?我以为,对于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而言,主要的还是研究领域和问题中的一些尚不清楚的机制、机理,而反映这些机制、机理则是参数、关联、趋势等。举个例子,我经过调查和诸多的统计分析得出:京津唐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十年间,GDP年增加10%,它的淡水消耗年增加大约是2%。后来北京市一个阶段(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节水措施等)的用水实现了零增长。这其中的“2%”和“零”,就、体现了当时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淡水消耗”之间(“人”“地”之间的一个侧面)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反映这种机制的参数。这就是揭示了科学问题。在这里,节水机制和有关参数的揭示就告诉了人们:在京津唐地区和北京市的哪个发展阶段,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耗水量?每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这些参数如果很准确,那我们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就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当然是协调“人—地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了。
为什么要强调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科学问题是明确的呢?因为这个问题跟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成果的评价是非常密切相关的。有些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科不大了解的大科学家,往往在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学科的命运。这些大科学家往往就是这样提出问题并作出他们的判断和“决策”的。
3.6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和评价标准
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论特点,衡量这门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主要看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否明确,有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是否具有解释和预测能力等,而不应该主要根据有没有复杂的公式和模型。
长期以来,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很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大量的实践,在关于区域发展、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领域,发展了空间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的阶段论、增长极理论、过程和发展格局之间关系论、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论等,其中有我国学者的创新。他们很好地发挥了同时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不是各种类型的学者都具备的)的优势。在政府部门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与此同时,研究成果在国外学者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如何看待国家和区域规划和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如何看待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在工作中经常应用统计手册?如何评价他们的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先进?等等,这些大约是一些自然科学的学者不认可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的主要疑问。人文—经济地理学者确实重视承担和参与国家级和地区级的各种规划和发展战略研究。那是因为他们将掌握的多学科知识应用于国家需要的信念支配的结果。搞好政府部门委托的各类区域性规划,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有愈来愈多的相邻学科的科学家开始体会到这一点了。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钱学森先生多次提出地理学者要理直气壮的参与“国家的中长期规划”。黄秉维先生特别强调钱学森“他号召有关科学工作者理直气壮地为此而努力经营,语重心长,期望殷切”,认为钱老的论述“言简意赅,却是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11]”。为什么他们要用“理直气壮”来鼓励地理学者去搞规划呢?很明显,那是因为科学界有一些人歧视规划工作和从事规划的地理学者。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性质、知识结构特点及“人—地系统”的特性,集中说明了这个学科研究对象(运动规律)具有不确定性。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是什么?不确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如何?对于不确定性研究领域和学科,以往长时期内在自然科学界就存在偏颇的认识。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在理论上这个问题既不难以回答也不存在很大的分歧了。但是,实际生活中,一些学者总是以自己学科的思维、衡量标准、成果表现形式来评价别的学科,甚至认为凡是带有经济和经济内涵的学科及研究命题都不是科学。这种不确定性的学科和领域,在地学范围内,除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其研究领域,还愈来愈多地表现在全球变化研究、水资源和水环境研究、生态系统及生态补偿研究等方面。甚至在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等大学科领域,地震短期预报和气象中长期预报时常表现出不准确,也是与科学机理的不确定性等有关。尽管这些科学领域已经涌现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已经解决了许多局部的科学问题。
随着人类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问题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不确定性的特性及不确定性研究将愈来愈重要。不确定性中的科学性,其中就包括交叉学科领域的科学性将会为愈来愈多的学者所共识。
在我们面前,一种范畴的学科是要告诉人们自然界是怎样的,另一种范畴的学科则是告诉人们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说人类如何更好地调适于自然界。人文—经济地理学无疑属于这后一种范畴的学科。
收稿日期:2011-02-10;修订日期:2011-02-18
标签:地理学论文; 经济地理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 地球环境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地理论文; 科学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系统论论文; 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