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转换:语文教学的理解视野与范式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语文教学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文的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在规律是什么?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我从语言本身出发,结合“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尝试探索“言意转换”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构建基于“言意转换”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范式与模型,进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一、言意转换: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深刻揭示与理性思考 (一)“言”与“意”概念的阐释与认识 “言”是什么?“课标”中表述为“语言”,并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那么,“语言”是什么?高名凯、石安石在《语言学概论》中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词汇像是建筑材料,语法像是建筑规则,任何语言都是由这两样东西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索绪尔提出了“言语”的概念,他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强加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特殊的规约;而言语是个人的现象或活动,个人通过言语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实现交际的目的。”索绪尔将“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概括为“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有限手段”即“语言”,“无限使用”即“言语”。高名凯、石安石在《语言学概论》中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区别:“言语不同于语言。运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不见得有同样的言语。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指出:“语言是交际手段和工具,而言语活动(言语动作)则是交际过程本身。”因此,我认为“课标”中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言语活动”,只有厘清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把握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刻内涵。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去观察、认识,其目的又正是反过来作用于言语,从而提高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规范性。综上所述,“言”即“言语”,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意”是什么?“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志”的言说便是诗,在内之“志”,在外之“言”,这里,“意”是“志”。“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刘勰《文心雕龙》)情感的发动就会用言语来表达,理智的发挥就会用文字来表现。这里的“意”是“情”和“理”。“诗者,其辞之蕴邪?义得而言表,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这里的“意”又是“义”。“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王昌龄《诗格》)此处“意”又为“思”。看来,与“言”相对的“意”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因此,袁行霈说:“他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理数这类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情绪、想象、情调等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陈圣生又说:“‘意’既可以看作由‘情’‘志’‘理’等意识内容衍生出来的‘作意’,也可以认为是体现于作品中的上述意识的内容的总称。”他进一步指出:“‘意’即意义,扩大而言可以包括诗或者文字结构的‘主题’或‘内容’等。”在语文教学中,“意”主要是指感受、感想、情感、主题、观点等。 (二)“言”与“意”关系的梳理与理解 那么,“言”与“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言能尽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孔子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孔子看来,名称对应着对象,而词语的意义及其本质也就等同于其所指称的实体,就此而言,语言的本性是能够起到指称事物,规范并且调整、维护现实世界秩序的作用。二是以庄子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说。“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世人所看重、称道的是书,书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其珍贵之处。语言可珍贵的是意义,意义有其所追随的道理。意义道理,不能用语言传达。 孔子在肯定语言的指称和表意功能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庄子也是矛盾的,对于“道”(即“意”)则表示,“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庄子一方面认为“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道可道,非常道”;另一方面庄子又不停地用语言把“道”说了又说。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没有语言的帮助,你几乎什么都记不住,而要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感觉到的东西,语言几乎永远不够使。”言意之间矛盾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多种方式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人类自身的理性与情感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特点。“言能尽意”,表示语言应当规范明确,一丝不苟,如同影子追随形体一样来表现客观事物。“言能尽意”说对语文教学而言有着一定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观点;在习作与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言不尽意”说又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一方面,作品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有待学生去解读;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各自都有不同的情感与经验,投注到文本解读的程度与深度也不尽相同。 (三)“言意转换”在语文教学中价值的思考与确认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此我认为,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两个关键能力。“简要说,就是学习怎么用语言形式来表情达意。可以说,正确处理形(形式)意(内容)关系,重视言语形式、文本形式的学习,正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野处,是语文的自家事。” 孔子意识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局限性,于是,他又找到了一个办法,即“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以“象”作为弥补“言”与“意”之间巨大鸿沟的中介。夏丏尊又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就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这里所说的“象”和“想象”,都要依靠“生活”来联系。“生活”既是起点,又是归宿,可以将其视作“言”与“意”之间转换的桥梁。 如上图所示,从“言”到“意”的转换,是一个“言语理解”的过程。首先是辨音识字,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借助生活与想象,与言语作品进行对话,不断将自己的视界与言语作品的视界进行融合。将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不断建构读者的意义体系,从而悟理染情。这个图式解释了“课标”关于“阅读”的界定,“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这里,从“言”出发,通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批判评价等阅读能力,从而实现“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等“意”的内化。 从“意”到“言”的转换,是一个“言语表达”的过程,其深层动力也是“生活”,生活中有了表达的需要和欲望,就需要将心中的“意”诉说与传递出来,也就是图中的“观察思考、感物生意、产生意向”;然后逐步明晰自己的表达意图,通过取材构思、布局谋篇,不断酝酿如何用“言”来表达心中的“意”;最后借助语言文字,通过遣词造句,生成为一席话或一篇文章,成为交际的“言语作品”。同样,这个图式也解释了“课标”关于“写作”的界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里,从“意”出发,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取材、立意、构思等写作能力,从而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见闻、体验和想法的目的,即“言”。 至此,我可以回答开篇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就是“言意转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言意转换”清楚地揭示了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过程与特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将文本形式的“言”与内容的“意”有机对接。既要能进入作品的世界,深刻体悟内容的“意”,又要能鉴赏作者的创作语言及其语言的无限创意,更要能收获并玩转文本“例子”中传神的“言”与深刻的“意”,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言”的密码,获得“意”的快感。第二,“言意转换”是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言”更多指向“工具性”,而“意”则更多指向“人文性”,既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在“言”与“意”之间不断进行转换,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始终是融为一体的。这样,就能破解语文教学中“得意忘言”(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的语文教学)与“得言忘意”(注重语言表达,指向语用、写作本位的语文教学)的两种倾向与误区。 二、言意转换:文本解读基本特点的深入阐释与生动说明 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进行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描写的空白,把作品的结构组织起来,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文本才变成了作品。那么,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看,如何实现“言”与“意”之间的转换呢? (一)感知:“言意转换”的初步阶段 在阅读作品时,感知是进行“言意转换”的第一步。“阅读感知则是人们凭视觉感官接触文字载体,并把受到的条件刺激传导给大脑分析器,再现文字载体所联系的客观事物。知觉再把众多个别的、分散的感觉材料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形象。”与直接面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是,文本以一种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来进行感知,进而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读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读到这里,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两盆夹竹桃,红白映衬,色彩明丽。这是读者将文字所描写的事物进行还原,还原成画面。 (二)对话:“言意转换”的深化阶段 曹明海指出:“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文本解读是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指归,在解读过程中读者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地存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见面,这就必然沟通了解读主体和创造主体这两个主体世界,使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从这个意义上说,“言意转换”是主体间的对话,是读者与文本双向运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本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是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这种“对话”,读者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这样,“对话”就成为读者与文本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言意转换”作为一种“对话”交流活动,它必然要求读者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机制,积极地参与对文本的解释和建构——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观力和感悟力,通过对文本符号的解码,不仅要把作者所创造出来的文本形象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并加以充分的理解和体悟,而且还要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本形象,甚至开拓、再构出作者在创造这个文本形象或艺术意境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为丰富而具厚度、深度和力度。 (三)体验:“言意转换”的融会阶段 体验是读者与文本产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而进行对话的基本方式,是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的、可能的途径。用我们的汉语言进行释义,“体验”也带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亲身体验含义。我们这里所说的“体验”,是指“言意转换”中读者对文本世界超越于一般经验、认识之上的那种独特的深层领悟和活生生的感应境界。在“言意转换”过程中,深层的体验意味着消解,消解“此在”与“彼在”的鸿沟,把两个彼此隔绝的世界豁然贯通起来,使读者从现实世界飘然跨入超然的艺术世界。体验更意味着生成,它将“此在”与“彼在”两个世界融合,促成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使读者在沉迷的瞬间感悟到文本世界的真义。 (四)建构:“言意转换”的创造阶段 “言意转换”是一种对文本意义建构的敞开活动。“读者反应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才得以建构,它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只有重视读者解读过程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与创造作用,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揭示文本全新的潜在意义。”首先,“言意转换”的建构性是由文本的开放性所构成的。对读者来说,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都是一种诉求,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伽达默尔曾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正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的。其次,“言意转换”的建构性是由读者主体性所决定的。由于对文本的理解涉及到读者、时代、心境、情绪等多种因素,所以,作者的原意、文本的意义、读者的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差距因不同个体的解读而加大。如何创造性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就成了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言意转换”的本质不在于只去复制历史和文本的原意,而在于任何读者的理解和解释都要站在自己所处的特定立场,以特定的观点和视界去理解并解释历史事件与文本意义。 三、言意转换:语文教学基本范式的深度构建与实践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转换,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根据上述理论与认识,我尝试构建基于“言意转换”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范式与模型。 (一)阅读教学基本范式与模型 第一个模块是“阅读感知、获取信息”。让学生依据文本的“言”,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题目与内容,获取相关信息,对课文的内容形成整体感知。以《鞋匠的儿子》为例,让学生初读课文,围绕“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个问题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模块是“对话体验、视界融合”。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品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世界。通过对话与体验,让学生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不断消解与融合。学生围绕参议员们对林肯态度的变化,能够体会到林肯的宽容大度、坦诚自信与不卑不亢等美好品质。但是仅仅读到这里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们,仅仅听了林肯在演讲中对父亲的怀念与赞美,就被打动了吗?林肯一共讲了三次话,每次都是针对谁讲的?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你们有什么发现?第三个模块是“理解建构、意义生成”。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对课文的意义进行建构,让学生读出对课文的理解,即“意”;另一方面对课文的表达进行建构,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艺术。学生通过与课文的深层对话,对课文的意义又有了新的解读:林肯认为,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做鞋子”和“做总统”是一样的,他一定会像父亲做好鞋子一样做好总统,带领大家治理国家。学生还从林肯的身上体会到“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的思想。从课文的表达层面看,学生能够领悟到林肯沉着冷静、尊重真诚、一语双关等演讲的艺术。第四个模块是“情感升华、感悟表达”。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有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我们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的平台,让学生运用“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1865年1月,美国内战快要结束,北方胜利在望。对于林肯来说,他为了废除黑奴制度而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努力奋战,林肯遭遇了来自党内党外的双重压力,所有人都不愿看到黑奴拥有平等权利的那一天,所有人都会害怕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发生……在国会大厦里,林肯为了赢得大家的支持,他发表了演讲。学生以林肯的角色进行演讲,一方面深入体会林肯的伟大,另一方面也将领悟到的演讲艺术进行迁移运用。 (二)习作教学基本范式与模型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5:成长的烦恼》为例,第一个模块是“观察思考、感物生意”。“烦恼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烦恼,或者正在被哪些烦恼所困扰?”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产生想把自己烦恼表达出来的意向,即“意”。第二个模块是“明象立意、取材构思”。“每个人的烦恼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全部写出来,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一写。在列举的素材中哪一个更值得你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借助想象,想想自己有哪些烦恼,其中哪一个烦恼最想表达出来,在头脑里考虑该怎样表达。第三个模块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的烦恼;在表达中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让读者如亲眼目睹、亲耳所闻;在表达中尝试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你烦恼前后的变化。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借助“言”来进行具体表达。第四个模块是“修改完善、生活交际”。让学生围绕本次习作要点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习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言语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们有了烦恼不可怕,怕的是封闭自己,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烦恼向朋友倾诉,不仅能够得到朋友的安慰,而且还可以得到消除烦恼的办法。请同学们通过发邮件、发微信等方法将自己的烦恼与他人进行交流。”言语与意义的转换:理解的视角与语文教学范式的建构_世界语言论文
言语与意义的转换:理解的视角与语文教学范式的建构_世界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