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之初探论文_宁华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之初探论文_宁华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泉溪村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观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本人认为:教学内容是课程整合的主体,教学方法是关键,信息技术是保障。只有理顺了三者关系,才能合理、有效地整合。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研究性课题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观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整合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的自然、流畅,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本人认为:教学内容是课程整合的主体,教学方法是关键,信息技术是保障。只有理顺了三者关系,才能合理、有效地整合。下面具体地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探究性课题等几方面谈一谈。

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行的小数教材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经常出现十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统计的信息,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想。又如教学第二册《元、角、分》时,课前可以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询问家长、上网、购物等),搜集有关货币的知识,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五花八门:有的是各种纸币和硬币,有的是有关中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有的是其它国家各种各样的外币……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会了简单的购物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这一真谛。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密切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第八册《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

如在教学第五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们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我们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四、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还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比如我们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年第12期

[2]《现代教育技术》

[3]《湖南电教》.

作者简介:宁华(1979.08-),女,本科,职称:一级教师,衡南县人,单位:泉溪村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论文作者:宁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之初探论文_宁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