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的双向批判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向论文,功能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批判功能是大学应有之义
1.大学双向批判功能的内涵
《辞源》对批判的解释是“评论是非”。批判是指按照某种尺度对事物或现象进行事实上或价值上的判断和评论,即对现象或事物的是非、善恶、优劣与得失的断定。它既包括对已有结论的重新理解,又包括对未知事物的有关说法的独立思考与评价。
大学的批判功能就是大学人运用高深知识,从一定价值观念出发评论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及各种社会问题,反思实践过程中各种无可非议的信念、不证自明的真理,以及实践者常识性的理解,从而揭示出有可能阻碍实践进展,而一般人尚未考虑过的一些前提性条件,最终提出实践发展的方向。大学的批判功能具有双重指向,它可以向内释放,作用于大学自身,也可以向外释放,作用于社会。向内释放,表现为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管理等方面对既有模式的继承与超越;向外释放,则表现为大学对反省与引导社会的责任的承担。从结果看,大学的双向批判是对社会及自身发展作出的深刻而全面的分析、评价或断定;从目的看,大学发挥双向批判功能的根本目的在于,给社会及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目标和精神动力。
2.大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学批判功能发展的历史
西方学者很早就指出,大学是从事社会批判的中心。韦尔德认为,古代希腊的大学就习惯于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中那些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规范、习以为常的观念或价值提出质疑和挑战。霍布斯在探讨英国革命的起因时写道: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大学就像特洛伊城的木马,所发生的种种针对现行政府和社会的造反事件,核心都与那些制造舆论的大学有关,它是反叛的主要根源。现代西方一些学者更是将大学的批判功能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他们认为批判是大学的本质,是判断大学与非大学的分水岭。科塞说,大学是这样的组织,看来它对现行的一切永远都不满,它总是用更高、更博大的真理来对当前的真理提出质疑。中国的大学也是如此。比如,北京大学既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又是反帝反封建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它高扬自由、民主、平等的伟大旗帜,形成了北大精神,从而也成为近代中国大学的精神。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中总结概括了“北大精神”,他说:“第一,北大是常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相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
如果说纽曼理想化的大学只是居住僧侣的村庄,弗莱克斯纳描述的大学只是一个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那么,多元化巨型大学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了。如今的大学在功能上已全方位地超越了传统大学,它既是高等教育自我批判的产物,又是大学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将自身融入现实社会之中,在服务和引导社会的过程中而显现的成果。
3.加强大学的双向批判功能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将从农业经济的游离状态、工业经济的社会边缘状态而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的轴心机构和枢纽机构”。大学不仅将依旧承担着传统意义上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而且还以社会基础产业、先导性和全局性产业的形象,来直接发挥其强大的经济功能;同时大学通过精神价值的追求,将成为引导社会主流文化、推动社会政治民主进程的“灯塔”。大学功能的嬗变要求大学的批判更加侧重于承担批判社会的责任这一“外在”的维度。而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中国的高等教育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与实用主义的阴影,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又纷至沓来,中国的大学正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因而不同层次的不合理现象触目可见。这些又都要求大学不断检视自身的问题,在对内批判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进步。唯有加强大学的双向批判功能,才能使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变革中保持它自身的完整性。
二、检视大学自身发展的问题
1.人文精神的缺失
纽曼说过:“我们要使人性变得完美,不能靠消除人性,而是要为人性添加一些超越自身的东西,并指引它瞄准比自身更高的目标。”大学生只有通过人文精神的熏陶,才能具有一点与众不同之处——在眼界、心胸、理想乃至文明举止上高于一般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成为更好的、更有责任感的公民。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宗旨,而国家垄断高等教育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的工具化和实用化。急功近利的思想使我们的大学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工匠”,而栋梁之材却少之又少。曾经洋溢在大学里的人文精神,又一次淡出校园。
从近些年的人才资源状况看,我们不能否认,人文教育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合格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审美情趣急剧失落,文化底蕴不够丰厚,锐意参与社会变革、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等,从而无法面对时代的严峻考验。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说:“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教育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于精神价值。”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科技化、功利化的时代,个体和整体的生存竞争压力,已经使教育过分地实用化与工具化。而21世纪,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正在高科技的专门知识与人文、道德、历史感两方面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文教育能够引起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人生价值进行思考,并最终形成怀疑、批判、自由的精神态度。台湾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其内容包括:做一个真正的人,知道如何爱自己、爱生命、爱人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服膺真理而得自由的人;做一个热情的人,看得见生命中缤纷色彩、丰富多姿的人;做一个健康的人,身体强健、精神饱满、灵魂昌盛的人;做一个真正满足、真正成功的人。我们的大学只有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2.学术腐败的严重
高校学术腐败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剽窃、抄袭、造假等学术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从陆续被媒体曝光的涉嫌剽窍抄袭事件来看,侵权手段五花八门:抄袭国外同行的论文,以中文在国内发表;将自己翻译出版的国外作品视为自己的创作,在个人的论文或著述中随意运用;将国外科学家交流的尚未公开的论文的精彩内容,再加上其他科学家的专著内容,拼凑成自己的论文;发表学术论文相互挂名,虚报SCI收录论文数;还有的人同一文章换个标题在不同刊物上多次发表,或将已经出版过的著作重新排列组合后再版,在海外出版后又在国内出版,或者在国内出版后未经授权又在海外出版。学术腐败现象还表现为他人代笔、买卖书号、项目垄断、虚假鉴定、内定奖项、近亲繁殖等诸多方面。学术之所以成为学术,其精髓就在一个“真”字,一切的研究都应为了求真,弄虚作假是对学术最大的伤害。它严重贬损了学术的崇高形象,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学术界存在的上述种种不良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如此的学术空气下如何传承学术精华、创新超越?揭露、声讨、谴责之余,也许我们更应该从社会理智的高度关注侵权行为的表象及其内因,通过健全机制加以防范,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
学术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绝不是偶然的,除了受社会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之外,还与学术道德严重滑坡、知识产权观念薄弱、相关法规缺失、监督机制残缺不全、评审机制疏漏、立项管理不科学、学位授予机制不严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首先,是少数学人道德缺失问题。学术腐败问题,实质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提高广大高校师生的学术道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科研成果与待遇、奖金、地位、名誉的联系过于紧密,这无形中助长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导致学术道德的滑坡。其次,是学术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中国的学术界已经存在钱学交易、权学交易、不公正、不公平、不良行为等严重问题,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败学症”,这已是社会公认的事实。在这种高频率、大面积的不良现象的背后说明我们的现行学术管理制度含有严重的设计缺陷。再次,是法规规范的缺失。应该健全相关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尽快建立专门的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或者在《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中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内容,增强其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惩治学术腐败有法可依。同时,着手完善和统一相关学术规范,对论文著作引文标注、稿件评审和处理、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特别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和处罚方式等进行具体界定。最后,是近亲繁殖问题。近亲繁殖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最典型、最严重的结构性陋弊之一。因为近亲繁殖会形成各个高校在学术管理上的集权,形成学术帮派与宗派,他们可以维护一个单位的学术阵营,却难以造成真正的学术进步。一所大学,其人才构成越多样化,越容易形成民主、自由、创新的气氛。这是所有国际名牌大学的成功经验,其规律对中国也同样适用。
三、承担大学的社会批判责任
现代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以社会良知反省、批判和引导社会的发展。在不道德的社会里,举起道德理想的明灯;在浮躁的社会里,以理性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大学保持对社会的理性批判是与大学追求独立价值及学术自由一脉相承的,现代大学应该是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的源泉。如果大学忘记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理性批判的责任,那么大学也就失去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价值。恰如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不是温度计,不可能对社会每一种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带给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的欲求,但却是社会的需要。”
1.大学体制的反省
上个世纪前50年中国的大学是在创始阶段摸索,也面临着战乱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压迫,但是就教育体制来说,曾形成过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有专家教授治校的传统,其民主的学术气氛还是比较浓厚的。50年代初按照前苏联模式实行院系调整,使得我国现代积累起来的许多教育资源遭到破坏,一些学科走向萎缩,一些学派趋于消失。以后,从学科分布、院系设置、招生分配到教材编写、考试科目确定,完全纳入国家的统一计划,教育完全成了国家行为,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死板,越来越僵化。如果说在理、工、农、医方面还有一些量的发展,在社科人文方面则是乏善可陈。到了“文革”时期,整个高等教育竟然数年停顿。历史已经证明,从前苏联学来的这种由国家垄断高等教育的模式弊端很多,很难避免学校机构官僚化、教学内容教条化。美国著名学者博克在《走出象牙塔》一书中写道:对大学“横加干涉,会最终危及知识的探索和新的发现”。现在大学的许多弊端的克服,如行政权力超过学术权力,大学的自主权不足,大学的学者缺乏共同的价值准则和学术规范,学者社团缺乏追求真理的精神等,都有赖于大学自身的变革。但是现在的大学,不管它的前身是国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还是解放区的党、政、军校,或是解放后新组建的院校,实际上都在同一模式里运行了太长的时间,很难摆脱强大的体制惯性。权力的强加已使大学沦为政府的附庸,它不再能无视社会权力机构的意向就重大问题独立而公正地发言。近年来实行文科院校与理工科院校的合并,重新创办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只是否定了院校调整的部分内容,院系调整的更大失误——行政集权、国家包揽,尚未受到彻底批判。
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应吸取其它领域改革的经验,从打破行政垄断入手,放开搞活,多元化竞争,优胜劣汰。能够刺激这种体制进行自我变革的力量,只能来自体制的外部,只能寄希望于多元化的体制格局。由于种种限制,中国现有的民办大学,基本上还是职业学校或自学考试辅导班的性质,真正的综合性的私立全科大学还没有出现。唯有给民办大学进一步扫除体制障碍,让民办大学真正发展起来,才能给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活力。此外,与其让越来越多的国内生源流向国外教育市场,不如向世界打开中国教育的大门。应当允许中外合资或外国独资办大学、办分校。当然,这需要一套适宜的符合国情的政策和办法。
2.象牙塔与服务站
象牙塔精神实质就是秉承于古希腊“知识即目的”的理性追求和中世纪的宗教信仰,把研究“高深学问”作为一种职业,恪守“为科学而科学”、“为艺术而艺术”、“为真理而真理”的价值准则,崇尚“学术自由”、“学术自治”,自觉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之神圣殿堂的不屈精神。在“象牙塔”里,人们崇尚理性甚于崇尚金钱,关心人类的根本利益甚于关心眼前利益,关注永恒甚于关注时尚。可以说“象牙塔”的精神气质涵盖或体现了大学批判功能所应具有的理智性、独立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等。自1912年麦卡锡提出“威斯康辛思想”以来,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0世纪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服务站”。政治论哲学是否就仅仅意味着大学应当亦步亦趋地为社会服务?即使是威尔逊这样的实用主义者也承认教学和学术研究是在推动这种服务,而不必提供这种服务。诚然,在当代社会,大学之为“象牙塔”的理念值得检讨,学者和学生尽管可以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却不能不顾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急于走出“象牙塔”,也会在单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失去自我。我同意金耀基先生的观点。他说:“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众所周知,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作为独立思想的中心,也是批判的中心。对一个健全的社会而言,大学的批判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批判功能的存在,使大学往往成为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的制衡力量,使大学内部成员和市民社会或多或少地削减对当下状态的迷恋,转而去追求并靠近更美好的理想生活。特别是在工业化、消费化的时代,由于利益导向使人们容易强化对物质的渴望而淡化对精神的向往,这更需要大学严肃而富有理智的批判。我们应该牢记教育家雷沛鸿的论述:“人类的文明进步有赖批判精神的存在,否则社会生活将濡滞不前,甚至流入僵化没落。……只有容许批判的余地,才有好的社会和好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