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论文_孙芳

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论文_孙芳

孙芳(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棋坪九校 湖南 沅陵 419600)

摘要: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过分的依赖老师和其他同学,能够自由的探究问题并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引起全体教师的充分重视,科学进行数学教学,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方法探究、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49-01

前言: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以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不断突破自己追求更大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过分依赖老师不能主动思考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在数学课堂上过分的依赖老师和其他同学,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低头,生怕老师提问到自己,这说明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心,也缺乏表现自己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越来越浅显,很多问题只能看到表面的含义,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沉闷。学生没有主人翁意识,在数学课堂上总是选择逃避问题,不敢于提出质疑,这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很难得以顺利展开。

2.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牢,解决学习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

小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全神贯注于课堂,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对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清晰的把握,同时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畏惧老师,本能的想掩饰自己的不足和不理解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越来越片面,当教师布置课堂作业时,学生很难顺利解决,很多学生就此迷失方向,甚至投机取巧逐渐形成恶性循环。这一问题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捉襟见肘,学生学习情况层次不齐,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使得小学数学的主体性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有机会提出问题和质疑,在此期间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想法疑问,有助于更好的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组的时候尽可能的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优秀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加减乘除法则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出题,相互解答,这一过程能够更大程度的促进学生思考,当有小组其他成员出现计算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加以解答,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思考问题。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

小学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对此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比如在学习钟表的认识时,可以巧妙的和生活中的时间安排课程表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在此期间教师不能一味的讲解知识点,而是要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空间,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探究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才会更全面,否则学生只会一味的依赖老师,不能积极思考探究问题,更没有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比如在学习路程应用题时,请两名学生来到讲台上,实际表演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去身临其境的解决问题,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学生会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进而更积极的思考问题。

3、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学生需要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意识。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科目,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好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及时进行预习和复习,学生只有将学过的知识彻底消化,才能在此基础上学更深层次的知识。而预习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将自己投身到数学课堂中来,复习可以查漏补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由此增加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很多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解题思维。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因此,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阿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06)

[2]吴春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探讨[J].新课程(中),2017(11)

论文作者:孙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论文_孙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