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二元结构”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二元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20世纪初的“实业救国”、20世纪30年代日伪统治时期“殖民化”的东北重工业的发展,以及抗战爆发后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工业化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五时期”(1953—1957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抗美援朝,我国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完成。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五”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其中的“一化”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到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其标志是社会主义工业(不包括手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52年的56%增长到1957年的68.2%,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由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已与社会主义工业并无本质差别,尚未改造的资本主义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注:曾璧钧、林木西.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79.)然而,这样一种工业化是同“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联系的。尽管从形式上看,“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工业)比重在短时期内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限制了“多种经济成分”(非国有工业)的发展,终未真正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及至21年之后,不得不实行改革开放,从允许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工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阶段,“二五”(1958—1962)、“三五”(1966—1970)、“四五”(1971—1975年)和“五五”(1976—1980年)时期的“速度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及其调整。“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也开始冲昏某些领导人的头脑。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提出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并举,由此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也提出了诸如“超英赶美”、“一天等于20年”、“放卫星”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其结果,“三年大跃进”导致“五年大调整”(“二五”计划落空,之后是五年调整时期(1961—1965),加之“十年动乱”,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一再延误,以至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得不旧话重提(当然也第一次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1980年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即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但直至“六五”(1981—1985年)之前,我国仍然走的是“速度赶超型”的工业化道路。1981年11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真正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出更多实惠”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路子。“七五”(1986—1990年)期间,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新四化”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注意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可以认为,直到“六五”、特别是“七五”时期,在经历了28年的曲折之后,我国才开始由“速度赶超型”转向“效益质量型”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时间之漫长、道路之曲折,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第三阶段,“八五”(1991—1995年)时期之后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快90年代发展速度,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走出一条“既有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我国经济开始向“速度效益型”的工业化道路迈进。但在此之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即美国“新经济”(我国称“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工业(新经济)大有取代传统工业(旧经济)而居霸主地位之势,对这一问题如何认识,一时间成为理论界、实业界甚至政界议论的热门话题。当时有一种认识,认为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已成为历史,因此应当加快信息化的发展。这种认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决策层面,最初集中体现在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的第二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对这种提法,理论界有种种不同看法,争论的核心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地位应如何摆布。此后的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如IT产业的“泡沫”不断破灭),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九五”(1996—2000年)期间,即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并提出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提出明确论述: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但当时只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话只说了一半。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报告则对此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实现工业化仍是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至此,我国对工业化道路的认识重新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了一个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论述。
二、城乡工业关系的演进趋势
如前所述,“新型工业化”涉及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然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对工业化内部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工业化目前是两条主线——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行发展,而农村工业不论科技含量还是整体水平都大大落后于城市工业,这种工业化的“二元结构”终将成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认真分析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了解城乡工业关系的演进趋势,加快农村工业化发展,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关重要。
城市工业顾名思义是指布局在城市的工业,它一度是现代工业的代名词。由于工业文明是在城市中诞生的,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遵循从城市到农村这样一个规律。许多发达国家19世纪就已在城市普遍建立了工业生产方式,而农村工业化的完成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也不例外,近代工业首先在大城市萌芽并扩展到中等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却一直实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新中国建立后,长期实行以城市为主的工业化战略。相对于城市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来说,农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显得微不足道。直到改革开放后,农村工业才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国家工业化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对城市工业的内涵的认识在发达国家是比较一致的,在我国则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工业主要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前者不论规模和实力都远远强于后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工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如国有、集体、股份制、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规模和层次也不尽相同,既有现代技术装备的大企业,也有个别技术落后的小企业。不过从总体看,城市工业要比农村工业发达得多。在我国,一般认为国有企业是城市工业的代表。我们这里所说的城市工业,抛开所有制的界限,主要特指城市大工业,即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力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的规模企业。
相对于城市工业而言,对农村工业经济有不同的规定性。发达国家一般是将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工业,不管其来源和所有制形式如何统称为农村工业;有的发展中国家则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定义为农村工业。在我国,对农村工业的界定一直不是很明确。有人把它等同于乡镇企业,其实农村工业与乡镇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乡镇企业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从产业分布看,包括工、商、交通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以及现代种植、养殖业等。可见农村工业只是乡镇企业的一部分。不过,由于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因此一般用乡镇企业代表农村工业,有时也将二者作为同义词使用。而广义的农村工业应按地域来划分,它涵盖农村地区的一切工业活动,就我国的情况看,既包括由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即乡、镇、村办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也应包括其他投资主体兴办的工业企业。至于农村工业的目的也不一定就是支援农业、以工补农,但它的发展无疑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所说的农村工业主要指乡镇企业中的工业,因为这些企业具有明显的农村工业的特征。
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城乡工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城市与农村是相对的空间存在,因此按工业布局地域进行划分,就有了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之分。但在不同的国家,二者的界限和差异不尽相同。例如发达国家视农村工业为城市工业的扩散,是城市工业的延伸,除了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外,与城市工业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我国农村工业由社队企业发展而来,是农村自发产生的工业,无论其成长环境、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整体实力都无法与城市工业相比。因此,农村工业一开始就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先天不足导致后天发育不良。然则城乡工业都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发展城市工业会出现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国家工业化的最终实现。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不高,工业化进程不快,主要不是城市工业落后,而是农村工业发展滞后。因此,要解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农村工业化。对我国来说,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改造为工业国的关键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只有占人口70%和国土绝大部分的农村走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整个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关键是农村的工业化。
从工业化的发展规律来看,城乡工业的概念是相对的,其各自范围在不断变化:最初是城市工业占绝对优势,农村工业比例很小;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业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相对独立的体系。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变为城市,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工业的比例开始降低,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的地位日趋下降,最后基本融入城市工业中,与城市工业结成一体,这时城乡工业差异基本消失,也可以理解为农村工业化的完成。
从工业化模式和途径来说,由于我国人口总量过大,尤其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有限的城市工业存量显然无法容纳众多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无法效仿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单一城市工业化的道路,而必须实行城乡并举,实施城乡正业双轮驱动,将振兴城市工业与发展农村工业结合起来,使城乡经济全面进入工业化进程。而正业化的实现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生产社会化的过程,它建立在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城乡工业作为整个工业大系统的构成部分,不仅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而且互相之间必然会产生协作与联合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业发展来说,与城市工业进行分工协作,能够较快提升其综合素质,尽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从而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三、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促进城乡工业融合、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似应采取以下对策:
1.用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明确,农村工业不是独立于城市工业之外的一种产业形式,随着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阶段的递进,二者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因此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都要以促进城乡工业一体化为出发点。其次是实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根据城乡工业发展的现状,应将附属于农业部门的乡镇企业局适时撤销,代之以中小企业局,统一管理城乡工业,并按行业进行对口分类指导。第三,在劳动用工制度方面要向农村工业适当倾斜,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并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业企业就业,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长期以来,作为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我国社会保障的重点始终在城市,由此成为城乡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在有条件的农村工业企业建立与城市相同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了保证上述措施的实行,有必要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逐步拆除城乡壁垒的藩蓠,要在目前部分省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最终取消户籍制度,实现人口自由迁移,劳动力自由流动,唯其如此才能使农村工业真正获得与城市工业同样的发展环境,城乡工业最终才能融为一体。
2.积极推进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或扩散。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基本是靠农民自发推动的,由于农村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需要借助于外力推动,这个外力就是城市工业。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目标的实现,城市工业应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支持力量。目前国际制造业生产正在向我国转移,其中廉价劳动力是重要因素。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因此在农村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的优势,是城市工业合理的选择。各级政府应主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或扩散。如制定差别税率和差别利率,吸引城市工业到农村发展;实行适当的土地政策,鼓励城市企业通过土地置换,在近郊或卫星城市建设新厂;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建设,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重点扶持一批骨干企业,使其发挥行业的龙头作用,带动整个农村工业上水平、上质量、上档次;各县(市)区要依据当地优势,大力创建工业园区,引进项目和企业,培育支柱产业,形成“一乡一业”或“几乡一业”的块状经济,构筑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县域非农化进程,以工业化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3.实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协作,将农村工业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正如农民一家一户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需要纳入社会化和产业化生产轨道一样,小规模、技术水平低下农村工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长远看也必须走与城市工业联合的道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工业的扩散和带动作用,是农村工业得以在全国普遍兴起的重要原因。农村工业化典型模式之一的苏南模式就是城乡工业协作型。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农村工业的生产活动与城市工业的产业结构仍缺乏有机的联系和协调,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协作方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可资借鉴。日本机械行业是“金字塔型”承包制结构,塔尖的大企业是城市工业,中间和底部的中小企业是农村工业。金字塔内的企业进行生产分工协作: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和关键性生产,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生产和零部件加工。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的实力雄厚的优势,也有效发挥了小企业的机制灵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也适用于工业。城市工业可以把适合在农村加工生产的产品和零部件按工序有计划地分别交给农村小企业完成,并进行设备支持和技术指导,这既可以减少因市场变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又可以使众多的农村小工业在普遍工业化的基础上同城市大工业形成高度的技术和产业关联性。还可以通过组建企业集团,使城市大企业与农村企业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城市大企业可将先进的技术成果、管理方法等传授给农村企业,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企业集团化组织结构。
4.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加快城市(镇)化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城市化提供的聚集效应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在农村人口庞大的国度,实现城市化也应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不可能将大量人口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必须走多元城市化的道路,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城乡一体化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农村工业一样,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小城镇的建设不能脱离农村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工业的小城镇必定是产业不兴、人气不旺,有其名无其实。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多数小城镇只有走“以企兴镇”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
5.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法律法规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是保证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加快农村工业化、促进城乡工业融合需要法律法规加以保障。在已有的《乡镇企业法》和《中小企业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出台促进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和城乡工业合理分工协作的法律法规,将政府具体的诱导对策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同时,依法约束相关企业的经济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更好地保护农村工业企业的合法利益,因为农村工业许多是中小企业,具有弱质性,在与城市大工业的竞争与合作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通过法律为其创造一个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竞争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