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老师在一次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做总结性讲话时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崔峦老师的话强调了写字的重要。小学阶段对于写字教学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等。
怎样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呢?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要达到“想写,爱写”的目标,须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构建开放的写字体系,教给学生写字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写字的习惯。
一、多种途径,乐于写字
要让学生喜欢写汉字,有主动写字的愿望,写好字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写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找机会写字,并学以致用,乐在其中。
二、表扬鼓励,提高兴趣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精神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过程中,要以表扬为主,要把表扬、鼓励性话语常放嘴边。
如“你写的字真漂亮,不禁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了”、“你的眼睛真亮啊!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个生字!”“你的写字方法真好!”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你会发现,你的课堂上那一双双眼睛会发光似的,他们对写字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及伟大的成就感。
三、丰富活动,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写不少字,而写字教学本身是枯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把理性的传授与形、色、声等融为一体,使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教学 “心”字,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心的字的字形结构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第一点是一个枕头,一个人(卧钩)躺在上面,好心人呢给它盖上了两条厚厚的被子,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书写的形式生活化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写,既有兴趣效果又好。
四、字理教学,推陈出新
汉字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形表义,绝大多数汉字能通过字的形体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字义。古人最初造字并不是随意性的,他们会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来造字。如果我们能适当给学生讲一些通俗易懂,能够接受的关于字的根源的知识,找到字形与字义的切合点,对学生写好字有很大的帮助。
写字教学的过程不要单纯地成为为知识从教师的脑中、课本上向学生的脑里枯燥而有气无力的搬家。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美丽而神奇,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是一个故事,教师可巧妙利用故事,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静态的汉字动态化,复杂的汉字简单化,让学生喜欢听,乐意读,主动记,并能认真写。
如“垂”字的教学,我结合课件讲述古人造这字及字的演变过程(古人在边境上垒士石做标记,后来在这一堆土石上长棵树,树上开了花,花儿垂下来。古人就根据这个外形创造了这个字,经过演变就变成了今天这个字,这是个象形字,引申为下垂,加上“目””字旁,表示坐着眼皮下垂,就是“睡”字。
又如教学“采-踩-彩”三个字。讲解了字理之后,学生明白了“采”表示一个人的手在树上摘果实,“踩”是脚的动作,“彩”表示美好的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字的本义找到与字形、字义的关联,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明白字义,更准确的认清字形,更熟练地运用汉字,这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写字方法,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通过教学实践,也印证了这是一种科学的,有趣的,高效的写字方法。
五、形式多样,竞赛激励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8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组织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新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儿童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他们的思维广阔,潜力无边。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在新理念的沐浴下,我们要相信孩子,为他们营造更多的锻炼空间,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在乐中写字。
论文作者:黄秋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汉字论文; 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字义论文; 字形论文; 作业论文; 是一个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