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房涛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房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3-068-01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仅关系到个体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昌盛。因此,我们应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学生是一个富有活力和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群体,理应发挥着先头兵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出发点和立足点应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将创新贯穿于教学始末,以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目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培养,才能形成这种能力。由于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瓶颈。因此,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目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够重视

《教学大纲》指出: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此不够重视,由于教师素质高低不同,在理解和实施创新教育中结果不尽相同,许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实施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排除其外。

2.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高低主要以学生考试成绩高低违评判标准。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将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许多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利用死记硬背替代理解,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兴趣较低

为了又快又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对创新教学实施和改善方面,以至于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逐步赏识学习兴趣。因此,许多学生消极学习和被动训练,教师成为课堂主宰,学生自主性不强,因此,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更是关系到学生的学,然而,教学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传授和被动训练,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师生情感是和谐还是对立,对教学效果影响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位学生,以平等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以期打造一种自由、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细致观察、亲身体验教师的批评和教育是为了推动自身更好的发展,意识到教师浓浓爱意,深入理解教师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以积极情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创造性,将教师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言行标准。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于依赖教师,敢于突破课堂局限性,勇于践行新理念,实施新方法。尤其在处于这个创新时代,一种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创新教学思想

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如何学习和是否善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优劣和学生学习效果高低和学生学习能力联系密切。还和学生学习方式密切相关。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以至于学生形成很强的依赖性和消极学习,制约着学生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因此,转变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教学方法是重中之重。为此,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应创新教学思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开拓创新,以期促使学生在继承前人知识同时敢于质疑,积极创新。

3.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实施更好的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打造善学和乐学的氛围,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趋势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实施课堂教学,以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灵活多变和由浅及深的教学中,对一分激励、多一分关注,以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和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此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问题,以期发展学生思维,这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彰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设置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欲,以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质疑发问意识,以期引导学生主动想象、活跃思维,逐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善学和乐学是一种合理和科学的学习方式。善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形成技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学生是否善学和乐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联系密切。而学习能力和思维、兴趣爱好、理解、记忆、运用等等方面息息相关。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获取和掌握程度,以至于学生形成较强的依赖性和消极学习,影响着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在了解每位学生学习基础上进行互动教学,增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以期共同发展和取长补短,丰富教学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打破学生消极学习的局限性。

言而总之: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学生是富有活力和积极创造的群体,理应发挥着打头兵作用。一个国家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立足实际,积极改革,与时俱进,以期为祖国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论文作者:房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房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