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化技术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将更加智能化,运行更高效,并逐渐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标准,促进电力系统整体发展水平。本文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
为了使人们日常用电需求得到满足,作为生产电能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力系统,其通过合理的传递将完成生产的电能传递给人们使用。另外,对于电力工程中的相关技术、设施及方案都可以总称为电力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生产、运输及运用电能。总所周知,电力属于一种能源,然而这种能源最大的缺陷就是在其运行过程中不能存储电能,如果不能在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就会发生能源浪费的现象。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出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从而使能源浪费减少,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元器件、元器件之间的协调、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出了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能够对电力系统局部和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搜集和监测;同时电力系统元器件应经济、实用、安全,为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提供依据,很多自动化系统能够直接实现对电力系统元器件的调控;电力系统自动化还需要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部分、各层次之间进行协调,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减少大量繁杂的人工劳动,减少人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同时由于系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事故大量减少,并实现电力系统寿命的延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发生。
二、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智能保护技术与综合自动化技术
当前,我国智能保护技术已在发展过程中有了较大成就,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综合自动化分层设施应用与各级电压电站中。为了使电力系统智能保护技术的安全与稳定性得以保证,可以在智能自动化保护设施的基础上,制定出一项包含人工智能技术、微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内的全新理论。配电网管理在通常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从而使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质量得以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供电安全度及效率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2、电力系统微机实时保护系统
微机保护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微机保护又有着高实时性和高扩展性的特点,电力系统中的微机保护系统有着通信能力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等优点。随着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微机保护装置越来越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不仅需要较高的硬件设施,对嵌入式软件要求也比较高,在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中使用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任务进行高效管理,也有着很好地可移植性和扩展性,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效率。现在,电力系统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危机保护装置,电力系统中使用的RIOS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实时性问题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的首要问题。电网事故通常发生在瞬间,一旦稳定措施发生延迟,将无法发挥自动化保护装置的作用,也将产生许多其他安全问题,很容易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破坏。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需要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需要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处理。嵌入式技术既可以对设备数据进行监测,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处理,快速做出反应。RTOS能够对应用程序进行分解,还可以同时开启监控进程,对系统中运行的各个程序进行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UNIX中对出现问题的程序进行终止,还可以调用另外的进程实现问题修复功能。由此可见,电力系统中RTOS使系统自动化可靠性很大程度提高。此外,由于电力系统开发采用的C语言或者C++语言有着较好的灵活性,在模块化设计中,某一模块发生损坏,可以通过模块的更换进行问题排除。
3、PCL技术
作为计算机技术与机电碰触控制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PCL技术,在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有电能生产出来并被存储,从而保证能够顺利进行编辑程序工作。首先,在实际运行PCL技术期间生产电能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能够顺利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其次,同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PCL技术在灵活性、可靠性及稳定性方面都要高出一筹,并且PCL技术的应用还能使能源的损耗得以降低。
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具体指监督并控制电力系统,在对计算机储存技术应用的同时,强化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传统数据库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电力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对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予以深入研究,注重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予以及时地了解,还能够确保设备运行的更加安全。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监督,不需要数据库数据的输入,还能加快传输的速度,为数据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极大便利。现阶段,对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该技术也同样会不断完善,进而更好地满足电力工程监督控制的具体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电力行业也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也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适应的,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大胆尝试创新,要充分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更好地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建构和完善完备、便利的信息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雷.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4,01:116-117.
[2]王选锋,王国辉.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122.
[3]赵光伟.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07:145.
[4]褚云光.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66-67.
论文作者:符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微机论文; 电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