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对策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下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毕业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合理就业、充分就业,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
一 “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了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环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人才支持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共培养了1082.43万名高校毕业生(详见表1),比“九五”期间多培养了590多万人。在“十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达每万人2907人,远高于原有就业人口中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只占4.67%的比例,使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表1 2001-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年份
2001 20022003 2004 2005
毕业生人数(万) 110.41
141.82
212.2 280 338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9.4828.45
49.63
31.9520.71
毕业生就业率(%)70
80 83 84
85
数据来源与说明:(1)毕业生人数及毕业生就业率来自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毕业生就业率为当年年底就业率,其中2001年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与其他年份差值较大,仅作参考;(3)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为预估数值。
(二)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在2003年6月和2004年4月连续两年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分别于2002年2月,2003年5月和2004年4月连续3年下发文件,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向和任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抓毕业生就业工作。2003年,中组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部署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200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按照部际联席会议的分工和各自职责,在构建政策体系、培育市场、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多种服务、支持基层就业、就业见习和创业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完善政策,认真落实。目前,全国有30个省区市、200多个地市、500多个县建立和健全了领导协调机制。各地相关部门也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积极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等学校普遍实行了“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校长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到就业工作上来。同时,社会各界也大力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大用人单位积极参与,中介机构日趋活跃,新闻界广泛关注。
(三)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政策框架
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为标志,确立了高校毕业生“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发出[2003]49号文件,制定了11条政策措施,此后有关部委根据各自的职能相继出台了11个配套文件。同时,各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有25个省出台了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的实施细则。一些制约和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基本破除,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多渠道就业得到鼓励、支持和肯定,毕业生就业的客观环境更加宽松和有利。
(四)唱响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主旋律
到基层建功立业是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国家相关部门、各省市和许多高校都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引起了积极反响。
(五)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提高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近几年来各地,特别是各高校就业机构、人员、经费等得到基本保障,就业队伍建设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普遍提高。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理念得到更新;就业指导方法得到提高,全程化指导、个性化指导、一对一指导和一站式服务在很多高校已经实施;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受到关注、关心和关照等。这些都标志着我们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六)就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化日益成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平台。现在已有30个省、市建立了信息网,90%以上的本科院校已经开通就业网,各种网络互联互通,网上招聘十分活跃,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网络视频、远程面试等也开始在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崭露头角。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不够”,即就业配套制度完善得不够;已有政策、制度落实得不够;择业观念转变得不够。
二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持续大幅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也有旺盛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大于需求的增长,以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2006年的近400万增加到500万,预计到2009年接近600万,每年增加约60万。总计约2600多万大学毕业生(比“十五”期间净增1500多万人)将融入到全国的就业大军之中(详见表2)。而且“十一五”期间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将有一个显著提高。但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每年如何吸纳、安置这几百万的毕业生,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表2 2005-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增长率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毕业生人数(万) 338 397 464 532 592 652
毕业生增长率(%) 20.7117.4618.3913.1911.2910.14
数据来源与说明:2005-2008年毕业生人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招生人数推算;2009、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根据国民经济增长趋势和前几年毕业生人数增长情况估算数值。
(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比较旺盛的就业需求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2006-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分析预测结果,按照基准情景,“十一五”期间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照不变价格(2000年价格)计算,“十一五”期末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左右;2010-2020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左右,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3200美元左右。
人才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世界许多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情况是:高收入国家每10万25-64岁人口中的大学生数量平均为27250人,上中等收入国家为12667人,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0113人。中国人民大学易定红等专家提出,比照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并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大国,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完成和信息化的深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因此把每10万25-64岁人口中的大学生数量确定为12500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指标。相应地,根据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存量以及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可以推算出2005-2010年所需大学毕业生人数如表3所示。
表3 预计2005-2010年每年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人数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需求大学毕业生人数(万) 514536590574580589
数据来源:《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曾湘泉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19页。
表3与表2对比可知,在2009年以前,我国毕业生的需求大于供给,在2009年后,将会出现供求关系的拐点。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多矛盾,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将更为凸显。全社会的现实就业容量是受一定时期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供给等短期内相对恒定的因素所制约的。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不少学校定位不准,过分追求学校升格,过分强调层次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不协调,过分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薄弱,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在大学毕业生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时期,这些问题虽然也存在,但矛盾表现得不很突出,也比较容易解决,但在毕业生人数急剧膨胀、大于社会需求的时期,这些问题就会特别凸显出来。
2.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大学生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就业人数已达7.52亿人,占世界总量的26%。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未来1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仍将持续上升,到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到2025年后才稳步下降。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将在1100万人以上(其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200万左右,复转军人50万左右,农转非250万左右,中职毕业生250万左右),还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按照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8%推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万-1000万之间。国民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数量,但由于就业人数的持续增加,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在求职总人数中的比重逐年增大(见表4)。随着“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进一步增大,预计这个比例将升至20%-25%。由此可见,大学生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表4 2001-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求职人数中所占比重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2005
全国求职人数(万)
1259.1
1693
2024.1
2180.52333
毕业生人数/求职人数8.77
8.3810.4812.84
14.46
数据来源:(1)2001-2004年数据来自全国求职人数来自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发布的统计数据;(2)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教育部公布数据。
3.地区间就业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状况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并且这种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难以改变;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尽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大量需求,但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有效结合,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宁愿集中在发达地区失业,如东部或中部大城市地区,也不愿去欠发达地区就业,这不仅加剧了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而且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就业的不平衡进一步扩大。
4.社会就业观念与就业状况的不适应将更为突出。首先,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技能”的人才观和用人导向;企业也习惯于惟学历、文凭是用。这些观念和思维挫伤了人们锤炼技能的积极性。其次,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偏低,即使高级技工,待遇往往也不如一般管理人员,致使技能上很有发展前途的人,想方设法要挤进干部堆里。第三,一些传统的职业学校长期得不到国家的重视,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陈旧,培养条件落后,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而一般大学办学的思路都放在培养“干部”和学术型人才上,不肯“屈尊低就”,从而导致了一方面普通管理岗位和文职岗位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急需、有大量需求的“灰领”人才严重缺乏的怪现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而我国7000万技工中,可称为“灰领”的高级技工仅占5%。
21世纪初期是我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还伴随着加入WTO最初过渡期的结束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我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叠加,即在完成传统产业革命的同时要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国的制度变革与结构转换并行,即在完善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几大历史任务的同时推进,使我国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种需求要求社会尽快转变人才观念,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
三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有四项:经济增长(GDP)、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称为“四角之谜”。实现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毋庸置疑,只有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提供比较充足的就业机会十分重要。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似乎没有带来与这种增长速度相匹配的就业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GDP对就业的拉动关系,也就是就业弹性,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下降了2/3。现在我国的就业弹性(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仅为0.1,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在0.3到0.4之间。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地区出现了在GDP指挥棒下过分追求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倾向,经济增长并未导致足够的就业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中,知识和技术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科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奋力在某些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点应当坚定不移。但同时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资本双密集产业。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从国情出发,处理好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避免出现“缺乏就业的经济增长”现象。
“缺乏就业的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前些年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的状况。在此期间,印度宏观经济增长呈现出喜人的景象,以软件业为代表的知识产业迅速发展,GDP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2003-2004财年实现了8.1%的增速,但经济改革受益群体过于狭小和地区发展严重失衡。受益者只有城市中产阶级的一小部分,80%左右的广大民众的就业与福利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并未得到改革实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多只吸收了整个印度劳动大军中的2%。人民党也因此被冠以“富人党”之称。这也是印度人民党在竞选中失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矛盾的。即使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可能吸收大量的就业者。比如,即使在软件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另外,从我国当前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广大农村和城镇基层的教育、医疗、农业科技推广、基层文化等事业发育滞后,人员极其缺乏。诸如此类,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吸收大量就业人员。在许多国家,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美国这一比例早在1997年时就达到81.2%,我国目前仅占30%左右。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不仅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低,而且从业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在新兴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很少,影响了对就业的容纳能力。我国从事金融、保险、审计、会计、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人员,只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67%,而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新兴服务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北欧一些国家在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将会有效地缓解我国就业矛盾。
(二)高等教育必须着力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使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愿望,高等教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模式上,在人才观、质量观和就业观上,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教育的阶段。这种“身子已经进入大众化新阶段,而脑子依然停留在精英化老阶段”的状态,使我们的很多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很不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沿着进一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方向,加大改革的力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必然也必须多样化。尽管这早已成为共识,但实践中,片面追求升格、盲目追求综合等顽症并未见到任何收敛。解决这个问题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体制和管理的实践问题。
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应当是一个“入口”和“出口”协调的结构。“入口”即招生,“出口”即就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才能较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大学毕业生和职业需求之间的适应关系,应当视为是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标准之一。
2003年5月,教育部所属74所高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首次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高校把就业情况同招生、专业调整结合起来,这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取向是大大增加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也表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求人倍率(求人倍率=用人需求/求职人数)大于1。不少专家指出,至少20年内,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恰恰这些领域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政府应当采取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把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学术型人才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例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加大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基本环节。没有基本的培训条件和实训基地的“纸上谈兵”是培训不出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国家应加大投入,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教师队伍的结构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理论课教师应亲历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应当吸收一部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师资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坚持“一个战略”、发挥“两个作用”、调动“三个积极性”和加强“四个结合”。
1.坚持“一个战略”。就是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一项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在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之间,获得体能、技能、智能社会所需支付的成本为1∶3∶9,而社会得到的收益分别为1∶10∶100。这就是说,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创造的财富则可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能够养活10个人,再具有智能,创造的财富又提高10倍,可以养活100人。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国,人口占世界的21%,劳动力占世界的26%,熟练劳动力占世界的17.5%。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开发人力资源,就可以把我国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成一个人才资源大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也是推动这一工作的强大动力。
2.发挥“两个作用”。就是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和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事实上,长期的计划体制使不少人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地残留着计划体制的某些痕迹,自觉不自觉地用行政计划的办法解决就业中的“难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把“难题”交给市场来解决。
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就业。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要统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的建设,促进三个市场的统一规划,加强需求对接,既方便毕业生择业,又方便用人单位择人。二要完善政策制度。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出台鼓励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到城市街道、社区就业的新政策。如果在“十一五”期间,能使我国8万个城市社区和66万个村庄基本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都有1名或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则将对我国面貌的改变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包括各种奖学金,为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学生代偿助学贷款。三要组织重大专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把支援西部志愿者行动以及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活动搞得扎实持久。
3.调动“三个积极性”。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的积极性。用人单位应当在进一步认清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上,增强对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要进一步调动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对毕业生进行教育,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4.加强“四个结合”。就是要加强舆论引导与政策激励的结合;个人意愿和组织选派的结合;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和开展阶段性服务相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毕业生就业制度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常做常新的工作。“十一五”期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重条件下走向成熟的时期。要本着改革的精神,把这一牵动千家万户和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