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网系统不断升级完善,电力计量标准的提升十分重要。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应用后,标准化管理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电力计量标准化应用和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强化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而切实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能力,促进电力系统更加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应用
前言
电力计量是面向用户最直接的窗口,也是反映电力企业管理水平、资质和信誉等方面最直观的标尺。电力计量的主要工具是电力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客户是否满意的重要一环,同时它也是考核电力企业管理效益的主要依据之一。电力计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包含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提高和加强电力计量技术的标准化管理与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透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一问题更为明显,可以说,电力能源的短缺已经制约经济的发展。电力的生产与利用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电力计量在提高用电效率、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随着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推广,一体化的电力计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并逐步朝着应用化、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为良好的电能测量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经济体制及技术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体化的电力计量技术的推广、完善和发展,极大地减轻了电力计量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实现了电力企业效益和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全世界都在提倡节能减排,电力计量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升级与发展。电力计量设备对于办公自动化、供电销售、设备安装调试、人力资源配置、财务管理、生产调度以及智能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客观地讲,我国经济发达城市无论是人均耗电量还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均高出发达国家近2倍。因此,建立检测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平台需要智能电能表的广泛应用,而传统的电表作为单纯的计量装置则无法完成此任务。所以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高效、安全等电力系统管理目标以及电力企业产品销售信息化、设备管理自动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等目标的实现。
2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分析
2.1 管理标准化
就企业管理而言,开展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主要有:①坚持依法办事,在法律的基础上,增强法制宣传,贯彻《电力法》与《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并把其作为电力企业内电力计量的重要行为规范,依法开展电力管理;②应该确保领导的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应该实行行政主管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将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③建章立制,将各种制度建立健全。④注重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就是重视各岗位、各部门的工作衔接、配合与制约,对计量器具从选型、购置、建档、检验、维护、检查以及报废等各环节运用闭环动态管理的策略,使得责任与措施都能够准确到位,从而使得奖惩制度得以严格规范。
2.2 完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
规矩是保证工作能够高效完成的一个重要保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想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和管理能力,就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结合电力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简化冗杂的制度条款,将不适合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尽快废除,改进和完善电力计量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电力计量工作的全过程、动态化、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并且要保证监督整个管理过程,从而保证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公正性,让社会大众全面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此外,还要对电力计量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强化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能力,将成绩和管理人员的薪酬联系起来,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一步健全企业管理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从而全面提升电力计量标准化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2.3 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
应用新技术是提高电力计量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电力计量人员的培养工作,通过采用技术培训,切实提升电力计量人员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水平,确保电力计量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在应用全新电力计量技术过程中,需要企业持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引进力度,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开展深入的研究区,并持续加强技术和科研经验交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新技术研究和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在电力计量技术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应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通过不断加强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切实改善电力计量设备的运行效率,最终提高计量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
2.4 加强电力计量综合管理
首先,是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要想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必须抓好电力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作为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对电力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建档管理,全程管理和监督,对设备的修理、改造、更新、报废、购置制度都要详细记录,以便对其运行情况和技术性能有所了解。其次是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电力企业就要加大投入力度,对电力计量人员学习国内同行业的先进经验,不断钻研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以不断提升电力计量的管理水平[1]。
2.5 严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在电力计量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就需要全面落实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要落实好上岗检查、设备定期检修维护、事故责任调查及设备安装和检修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认真负责。此外,为了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到位,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全面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2]。
3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应用
在电力计量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电力计量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变得更加广泛。但是仍与其他先进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技术和性能方面的提高迫在眉睫。①要推广新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②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加强设备故障的自我诊断以及自我矫正功能,并大力投入资金支持创新,加强新设备的使用,提高电力企业的创新力度,保证电力工作的先进性;③工作人员应提高技术水平,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清晰度,以保证电力计量设备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的对电力计量设备的性能进行完善和改进。在保证设备准确诊断和分析电力计量设备使用过程中及时解决的各种,可以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计量设备产品正常平稳地运行[3]。
4 总结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先对电力计量进行了概述,接着分析了电力计量的特征以及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管理现状,最后分析了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总而言之,电力计量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力计量工作使用一体化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计量管理水平,推进电力企业向着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浅析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J].信息系统工程,2016(01):65.
[2]张译丹.浅析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创新与标准化管理[J].经贸实践,2015(13):301.
[3]郑宜超.浅析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4(18):76-77.
论文作者:王海磊,白银平,李均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