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总站 056002
摘要: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建筑工程发展步伐加快以后,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被建筑施工企业广泛关注,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创建与管理模式做出研究和判断。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指标;标准化;管理
建筑事业的发展管理进程逐渐加快,但是新的建筑问题也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程中出现,对于新的建筑施工项目而言,施工技术应用不当或是施工管理方式出现问题都会增加施工风险。对于建筑施工工程而言,清晰的安全生产标准才能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规范施工工作流程.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创建标准化的施工体系,研究施工管理问题,采取措施,制定工作管理方案,进而确保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概念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管理概念,这样在对施工模式进行规范时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建筑管理方式,贯彻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原则,强调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性、操作规范行、运作科学性。施工企业在实践企业的工作管理目标时,也需要落实企业的科学发展观,保证整个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这样就能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好的绩效管理方式也可体升企业的施工管理效果,规范企业的发展体系,保证施工企业的工作规范性,在新的施工管理领域,传统的施工管理思想逐渐被取代,先进的施工管理监管方式也应运而生,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也结合了我国施工企业的发展管理现状,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制定对应的工作管理措施,保证工程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二、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特征
2.1施工的不确定性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变化是常见的施工问题,这是建筑工程的一种特殊属性,也是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主要问题。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筑施工地点不确定,施工人员不确定,施工模式同样不固定。当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施工项目的推进效果,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执行困难度,也导致施工工期出现不确定性。
2.2施工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因素是施工项目中难以掌控的施工因素,这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环境。例如天气的变化、施工地质结构的变化以及治安交通等因素。这些变化是每一个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控制的施工因素,控制不当会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复杂性,导致施工环节繁冗,严重时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2.3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多种施工材料,不同的施工项目应用的不同型号的材料,材料在运输保管过程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材料是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材料使用不当会增加交叉作业难度,在对施工局面进行控制时,会导致施工范围扩大,这就导致工程管理项目中出现新的变化,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施工意外。建材使用不合格会造成严重的施工问题,材料问题也在施工事故中占有较大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的建材市场情况复杂,不同质量的材料在分布在整个施工市场当中,很多没有竞争资质的施工企业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施工资格,他们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时,比起建筑施工质量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偷工减料以及以次充好的问题比较严重,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建筑项目问题频频出现。
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的内容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管理模式标准、人员配置标准、设备使用标准、施工模式标准、作业模式标准。施工条件中包含了很多安全生产标准,标准化的工作管理方式可以更好的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1标准的工作管理理念
保证管理理念的标准化可以更好的贯彻落实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建筑生产资料的完整性,对生产作业模式进行规范,建立施工监督管理条例,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在对施工模式进行规范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施工管理规定,保证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正规性。
3.2对作业环境和作业流程进行规范
建立规范的施工作业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制定防护管理体系,建立施工文明条例,设置安全标准和提示标语,建立安全消防通道,保证施工工程的完整性。在控制施工作业模式时,需要了解岗位操作特征,保证施工程序的规范性,对每一个作业类别作业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作业流程判定施工管理标准。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工作管理时,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施工项目,建立详细的施工管理体系,保证施工程序的规范性和施工规则的清晰度。
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过程中,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施工管理基础,保证人员配置的标准化,设备使用的规范化以及人员管理的合理性。这样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规范时,需要施工单位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立安全的施工标准,保证施工项目的规范度。
四、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4.1创新工作管理思路
创新工作管理思路,保证对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性,在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时,需要探索新的施工管理路径,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保证施工安全效应,采取新的工作管理思路建立施工系统,保证工作的实效性,建立规范的施工步骤,创新施工管理思路,创立监管效果更好的施工管理体系。
4.2保证施工法则的完整性
建立完整的施工法则,让施工工程项目安全监管体系,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这样就能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完整性,通过安全的教育管理方式,督促施工人员认真完成施工建设任务,改正工作中的错误,保证施工生产的规范度。增加资质审核工作的工作要求,解散资质不合格的施工队伍,保证招标的公平性,增加透明度。
4.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管理力度
企业需要对职工进行工作培训,让职工掌握专业技能,让相应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建立持证上岗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制度,要求施工人员获得相关证书,保证他们可以持证上岗,这样就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为了保证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约束,需要建立安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对违规操作的人员和团体进行惩治。
结束语: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施工企业的发展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在建立工作管理标准时,需要从源头上对工作做出规范,控制工作细节,增加对工地施工的约束力,保证施工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模式在创建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对施工项目进行规划统筹。企业在对工程建设时,需要保证自己独有的建筑优势,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管,做好对施工细节的把关,控制项目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岳徽. 探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J]. 创新科技, 2013(4):42-43.
[2]叶少华.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有关企业标准化管理原理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5).
[3]翟羽鹏, 刘浩.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 工业, 2016(10):00144-00144.
论文作者:祝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