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华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伊春市 153000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每组40例,分别服用氯沙坦和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8周血尿酸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BP以及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氯沙坦组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缬沙坦比较,氯沙坦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关键词:氯沙坦;缬沙坦;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osartan and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sartan and valsartan on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yperuricemia.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from July 2016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0 patients with chlorartan and valsartan. The levels of SBP and DB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 levels of hematuri The SBP and DBP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after treatment(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before,the mean value of blood urine aci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wo groups(P<0.05)Compared with valsartan group,blood urine acid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valsartan,losarta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hematuri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Keywords:Llosartan Valsartan;High blood pressure;Hyperuricemia;Clinical Effects
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量的数据表明,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在病因和治疗方法上有着密切的关系。约90%左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可能导致尿酸排泄障碍,从而在肾脏内出现滞留现象,引发炎症等现象,而高尿酸血症又会导致高血压不断的加重[1]。因此,患有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进行降血压治疗,还要实施降尿酸治疗。本研究观察比较了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420µmol/L或女>357µmol/L。其中,氯沙坦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8.6±7.9)岁。缬沙坦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8.9±8.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给药前1周停用一切影响本试验的药物,氯沙坦组患者每日早晨口服氯沙坦50 mg,4周后血压控制不佳者加量至100 mg;缬沙坦组患者每日早晨口服缬沙坦80 mg,4周后血压控制不佳者加量至160 mg。2组患者均连续给药8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8周血尿酸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如表1所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BP以及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它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是能够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波动的,随着年龄的升高,收缩压也随之增加。高尿酸血症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转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不仅需控制血压,还需控制高尿酸血症,以便能够更好的保护肾脏,并避免高血压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氯沙坦和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者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氯沙坦是目前惟一被证实兼有降血压与降血尿酸作用的药物。药理学研究表明,氯沙坦与ATl受体特异性结合,可选择性地将AngⅡ与ATl受体的结合阻断,而且氯沙坦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E-3174能够抵抗肾素,故起到良好的降血压作用[2]。临床研究发现,氯沙坦能够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是因为其特殊的母体化合物,而且氯沙坦能够有效抑制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l)对于尿酸盐的转运,控制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在肾小管的分泌过程中碱化尿液中的尿酸,从而能够达到降低血尿酸的目的,且先于降压作用发生[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以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氯沙坦组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与缬沙坦比较,氯沙坦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世君,包自阳.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12):1137-1139.
[2]周剑,顾俊库.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762.
[3]韩建勤,李继东,罗萍,等.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对比[J].重庆医学,2016,45(26):3707-3708.
论文作者:王少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症论文; 水平论文; 两组论文; 高尿酸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