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育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生管理模式论文_ 杨婷婷

探究教育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生管理模式论文_ 杨婷婷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要】教育与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反映现象与变化规律。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相互结合的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既包含教育学属性,又包含心理学属性,与我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所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和“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生产的产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教育思想相契合,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体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学生管理模式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高效的学生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效果,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管理;心理健康

教育乃立国之本,能够为社会进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完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与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党和政府加大了人力、财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实现我国教育的创新。在教育方法与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的今天,教育专家与教育学者越来越重视教育心理学,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管理现状问题,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效果,帮助学生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故此,本文主要以运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提出几点建设性应用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运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通过在长期实践工作过程中的总结、分析与制定,并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现状进行科学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这也进一步说明,运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遵守与服从学校的有关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考虑学生的自身感受,进而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增强学生管理效果,使才能发挥教育心理学学生管理作用的有效性[1]。如果没有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学生管理中,教师未能遵循学生的内心想法,直接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管理,势必会起到反作用力,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提高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二)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预见性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让教师通过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引导学生,还能通过分析与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对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某件事的动机目的作出预判,由此可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情感需求、意志力等方面进行科学引导,以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这种学生管理目标,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将学生的管理主动权牢牢把握在学校的教师手中,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预见性。

(三)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够真实的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变化、个性特征等方面[2],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模式更具有针对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心理感受,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教育长效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教育角色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普遍提升,但是由于学生年纪尚小,思维意识尚未发育完全成熟,对于事物缺少判断能力,情绪反复无常[3]。因此,学校作为教化育人的重要教育场所,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的教育作用,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正确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常常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愈发完善,教师们也愈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意识。所以,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与学生管理模式当中,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教育角色,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用公平、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能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对学生另眼相看。

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学生管理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不能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将管理的目光放在学生思想意识的层面上,学生只有端正学生态度,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更不能以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应该全面均衡的了解与观察学生,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与生活的困难,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关怀,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4]。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能保持积极向上管理心态,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切勿感情用事,控制自身的负面情绪,教师要充分了解与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发挥教育心理学的正面作用,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学生管理模式离不开科学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还是走向成功管理方式的捷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交流沟通的基础条件[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将对话意识摆在学生管理模式的收尾,进而运用教育心理学,明确教师的教育角色,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互动,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接受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权衡利弊,才能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生的错误的思想意识,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呵护与关心,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才能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加强学生管理模式的效果,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式教育,也是教师的教育思想逐渐转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运用柔性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规范自己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观念。教师可以将学生管理模式应用于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在私下建立“君子之约”的方式,实现高效管理模式的建立,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设立“文明礼仪标兵”“阅读达人”“卫生达人”等,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三观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发挥班级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在私下达成“秘密共识”,要求学生每天锻炼身体、阅读学习等内容,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促进学生正确行为习惯养成的养成,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互动中,应该注意“破窗效应”的发生,及时规避学生在班级中的不良习惯,例如相互攀比、校园暴力等[6],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中茁壮成长,提高学生管理模式质量。

(三)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尽管生活也是学生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习依然是学生的终身目标。学习管理在学生管理模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将教育心理学贯穿于学习管理之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在传递知识与收获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为缺少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等现象,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针对这种学生管理现状,应该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带动课堂整体气氛。

教师将学习管理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进而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不必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应该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7]。其次,教师可以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倾听、问询、互动、激励等教育心理学技巧,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效性,让学生在柔性管理中逐渐获得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提高学习管理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与了解,进而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于学生培养计划,适当询问学生的想法与建议,让学生行使自身的主权,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心理排斥感,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才能带动学生管理模式整体效果的提高。

在学习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紧张感与压迫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课件、教学语言等方面有机结合,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才能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帮助学生重新拾起学习的勇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渐趋于成熟,三观意识逐渐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意识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因此将学生管理模式与教育心理学有机结合,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感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世界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霞.学生工作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探析——评《教育心理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7:J0034.

[2]魏凤英.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运用典范——兼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4).

[3]庄燕菲.大学生社会技能类型划分及特点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7(09):152-156+162.

[4]徐峰,张琳.巧用心理学技术,增强班级凝聚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04-105.

[5]刘孝群,徐莹,苟亚春.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J].教育与职业,2016(15).

[6]易桂姣,荆玉梅.跨文化心理学视域下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2018(4):77-79.

[7]王哲.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兼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7(6).

论文作者: 杨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探究教育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生管理模式论文_ 杨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