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韩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陕西省 715499
摘要:农村防汛预报预警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淮阴区建设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系统,实现水雨工情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预警消息发布等功能,并构建防汛监控预警一体化平台,为各级政府防汛抗洪指挥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为防灾、抗灾、救灾争取更多时间,从而达到有效防御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水利;预报预警;防汛监控;信息化
引言
1概述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受防洪工程和措施不到位、防汛避险理念落后、防汛抢险救援难度大等诸多因素制约,一旦经受洪水侵袭,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因而农村防汛预报预警是防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从近年的洪涝灾害防御工作实践来看,针对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仍然存在以下薄弱环节:尚未进行系统的洪涝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水雨情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密度不足、重点工程及险工险段视频监测站缺乏、基层预警设施设备不足、缺乏统一调度指挥的监测预警平台。淮阴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的中心,地形平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年降水量基本稳定在1000mm左右,区域内京杭大运河、淮沭河、盐河、古黄河、张福河等多条河流交汇,历史洪涝灾害频发。针对广大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淮阴在进行了系统的洪涝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建设了水雨工情数据采集系统、闸泵站远程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无线预警广播系统,防汛监控预警系统,实现水雨工情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预警消息发布等功能,并集成以上功能构建了防汛监控预警一体化平台。
2建设内容
2.1洪涝灾害调查评价
通过对淮阴区易受外洪和低洼易涝威胁的不同类型区的行政村开展调查,掌握易洪、易涝行政村分布及人口分布、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洪涝灾害、涉水工程以及洪涝灾害防治现状等基本情况,建立调查成果数据库。针对易受外洪影响、低洼易涝等易灾村落,在内业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洪涝灾害防治区暴雨洪水特性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洪涝灾害情况,综合分析评价防治区村落、行政村和乡镇的防洪现状,划定洪涝灾害危险区,确定雨量、水位等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了有力支撑。
2.2汛情自动监测系统
2.2.1水雨工情数据采集系统
水雨工情情数据采集系统由前端传感器(水位计、雨量计、闸门开度仪、电流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数据接收与存储等四部分组成。利用浮子式水位计采集水位,遥测翻斗式雨量计采集雨情,闸门开度仪采集闸门开度、电流变送器采集水泵工作电流等工作状态,并将以上采集的水位、雨量、工情等信息自动传输到市水文分中心存储,区水利局和市水利局通过水利专网读取水文分中心的水情数据进行展示,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数据报表分析服务。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2.2远程控制系统
闸泵站在保留原有现地控制方式下,新建远程控制系统,实时采集闸门开度、闸门升降状态、泵电流、泵运行状态等数据,视频监控闸门启闭状况、泵运行状态、外河闸口及水面的情况,并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向闸泵站的控制柜传输指令,实现对闸、泵进行开、关、停止等远程操作,并可以查询闸泵站的历史操作记录。
3关键信息技术的应用
3.1JavaEE平台技术应用
目前最为流行的应用集成体系结构模式包括客户/服务器(C/S)的两层体系结构模式,以及浏览器/服务器(B/S)的三层体系结构模式等两种。采用主流JavaEE平台开发构的B/S体系结构具备可扩充性,对客户端无任何特殊要求,在硬件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对系统用户数也无限制,只需支持网络访问并安装有浏览器即可。本次建设中应用系统总体上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基于JavaEE平台进行开发,用户使用浏览器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数据汇集处理、信息采集控制程序等则采用C/S体系结构。
3.2SOA技术架构
系统体系架构实现上,本项目的建设将采用基于WebSer-vice的面向服务架构SOA体系架构实现。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灵活:基于模块化创建基础服务,并可组成各种不同的高层服务,实现服务灵活重用;(2)易维护性:采用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松散耦合关系及开放标准,确保系统更易维护;(3)高伸缩性:基于服务设计、开发和部署,形成的架构模型伸缩性更好;(4)高可用性:在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的松散耦合关系上可充分体现系统高可用性。
3.3门户技术
应用集成通过门户技术(Portal),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统一门户之下,根据用户角色及特点,形成个性化界面应用,并通过对事件及消息的处理传输有机整合为一体。门户技术为特定的用户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提供了交互访问相关信息、应用软件、以及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搭建一个开放灵活的门户架构平台,将有助于未来业务扩展。通过Portlet框架,来作为门户系统基本元素容器,而虚拟门户、多渠道接入是门户系统的基本功能。通过门户技术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应用集成、信息整合、交互式服务以及个性化交互界面定制等防汛业务应用特性。
3.4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点并不在“大”,而在于发掘其中“有用”信息,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各个行业应用中的关键。本次建设中的核心——防汛防旱指挥系统,是以海量监测数据所形成的水雨情、积淹水以及视频监视数据库等为基础,以图表形式展现各项监测指标及水文特征值,通过“钻取式查询”,深化分析相关指标,辅之以更直观的视频信息,为防汛指挥提供决策基础支撑。并基于大数据技术,加强水利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区域水雨情、积淹水以及视频监视等数据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应用”。
结语
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在六合区采取一系列信息化应用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全区防汛防旱技术装备、监测能力手段,实现全区防汛系统化管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从而实现避免或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达到稳定社会秩序、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目的,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绍勤,宋炜,刘烨.某省防汛防旱指挥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12):76-78.
[2]罗秋香.浅谈旬阳县农村防汛难点与对策[J].陕西水利,2013(05):75-76.
[3]袁存官.农村防洪保安任重而道远:无锡农村防汛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04(03):36-40.
论文作者:高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洪涝灾害论文; 数据论文; 淮阴论文; 系统论文; 闸门论文; 体系结构论文; 雨情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