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脆弱性”分析_大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脆弱性”分析_大学论文

当今大学生精神状态“脆弱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精神状态论文,当今论文,大学生论文,脆弱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富有的是精神”。事实证明“精神乃力量之源,生命之本。”可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今”这个相对稳定和平的“软”环境里,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日渐舒逸,人的精神斗志也最容易麻痹、懈怠。再加上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消极影响,以及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积弊等诸多因素,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某些方面是相当“脆弱”的。这里的“精神状态”主要涉及人生态度、价值观倾向、意志坚韧度、生命热情以及人格品质等领域,“脆弱性”则指缺陷和不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理该走得理智、健全、精神。因此,研究当今大学生精神状态的“脆弱”性并提出相应策略甚为迫切。

一、现状扫描

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十分关注。诸如“我们为什么这么困”,“在这个软红尘里,我们呼唤清醒!”(注:文林、高碧芬:“我们为什么这么困”;许知远:“通才教育—心灵拒绝切分”、“看,这个激动人心的地方”,《中国青年》1999.11.15.13;)等等参见于报刊。 “其实,这已是老话重提,早在十年前,人们就对大学生素质问题表示过担忧。”(注:杨晓苏:“二十年校园文化热点梳理”;陈图文;“知与行的背离: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想倾向”,《中国青年研究》1999.3;)“目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非议主要集中在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自私自利,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难以共事,懒惰,冷漠,狂妄等”。“一些大学生有智商没智慧,有前途没壮志,有文化没教育,有知识没思想,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性,有理想没实践。(注: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的报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 版,第154页;)……以上这些无论权威与否, 但起码给了我们一个最基本的信号:当今大学生在精神领域的确存在问题,其精神状态也确有“脆弱性”一面,主要表现在:

(一)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生终极追求和主体价值观不明朗,在价值选择上采取双重标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在实践中则是“知”与“行”的背离。

毫无疑问,我国长期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等思想教育已起到较大作用,当今大学生以“国家为重、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为主调的价值取向还是突出的。但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他们又往往采用双重标准,且偏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而存在。他们认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但并不一定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知”、“行”背离相当突出。在一项调查中,“34.7%的学生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60.7%的学生希望最好是小损己,大利国。”而当问及“放学时,恰好暴风雨来临,你首先想到是帮助他人的只占15.7%,赶紧回家(个人不受损)的占62.8%”

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一方面大学生对改革开放高度认同,对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口诛笔伐。另一方面却对改革到自己头上的“不包分配”、“学分制”、“并轨制”牢骚丛生:“最好学校再给一些帮助”’“再管一管”,“试行得慢一些”。他们极力强调“素质发展,真才实干”,但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却比比皆是,对应聘单位严格的聘选程序也满腹抱怨。

(二)“意志薄弱”是当今大学生精神状态“脆弱性”的重要表现,并突出反映在学习热情的短时性、被动性以及情绪波动的“两极化”上。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绪不稳定是正常的,但“两极化”突出则只能说明精神品质的脆弱性。如今面对“竞争择业”和“毕业即下岗”的巨大压力,许多学生也有一种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刻苦勤奋时却怎么也不能持之以恒地保持一贯的热情。往往高兴激动起来时如火山爆发,干劲十足;而情绪低落时又一落千丈,不见天日。尽管随着新一轮“读书热”的到来,大学生又注重读书了,但却给人一种“喧嚣、浮躁、沉静不足,热闹有余”的感觉。且他们学习的兴奋点又常随外界影响而变化,学习内容也基本上是在应付学校规定的学业与寻找社会需要的“热点”之间游动。“今天过级,明天考证,后天还要将TFO,GRE来试一试。”许多学生反映:“课堂上记笔记手写得发酸,交作业前慌乱地赶抄,考试前两天学的比一个学期的还多。”总之,当今大学生好读书,但不深研,求上进,但缺乏耐性,行为处事又总有惶恐、被动之感。而这与现今越来越强调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是不相适应的。

(三)精神状态“脆弱性”的又一症状,如“悲观厌世,少有激情,干什么都没劲”在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1997年,南京师大一位学生在给学校校报的一封信中写道:“上大学后,外部压力降低了,精神压力也渐松懈,在过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后,感到了空虚和厌倦”。(注:叶勤:“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新方法——兼记江苏高校‘求解人生’校园大讨论”;邵国平、汤兆武:“浅议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凌常荣:“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做好跨世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版)1998.2,1996.6.4;)不必谈这封信掀起的波澜,至少它大胆陈述了这样一个显然存在、但长期以来又为善意的舆论不愿揭穿的事实:当今大学生的确存在“空虚、无聊”的困惑。用一些同学的话讲:“上大学没意思,上课没意思,读书没意思,考研没意思。”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没劲”的情绪像蛇一样缠住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而他们的《考试铭》也说:“学不在精,作弊就灵,功不在深,会看就行”。还有些大学生因看破红尘,既痛苦绝望又玩世不恭:“学点东西玩玩,做个实验玩玩,搞个调查玩玩,谈谈恋爱玩玩。”(注:杨德广、晏开利主编《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79页;)表现在思想领域则是皈依虚无主义和消极逃避、 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

(四)少数大学生追求轻松安逸的校园生活,在时间的利用上采取“粗放型”的高消费方式。

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俭,一味贪图安逸,追求豪奢。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把宝贵的青春年华用于谈恋爱、泡舞场、打麻将、甩扑克上。上述现象虽然不是多数,但绝对数也不会太少。

由于各种原因,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对大学四年时光的利用并不高效。有人对此作了很形象的描述:“经过摧残人性的高考,你侥幸得到了那张视为生命目标的录取通知书。一张半价的火车票把你带进了大学校园,4年之后,你离开了这里,在这段最为青春的岁月里, 你得到了什么?150个学分,磨破臀部的板凳,陈旧的教材, 一个还算漂亮的女朋友,没完没了的自习,最后是一张证明你在这里生活过4 年的学位证书,它帮助你找到一份工作……这一切让人沮丧,但确实是一个事实。…”不仅如此,更该警惕的是,我们中仍有一些“三等”公民:“等毕业、等证书、等工作”,把本该最精彩最亮丽的大学时光浪费在武侠言情小说、老乡聚会、朋友生日及同学闲聊中,因此,他们享有“时间贵族”的称誉。

二、原因探析

当今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深厚的思想底蕴,遇到严重的挫折也不多。他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成长于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巨变时代,感受到的是巨变的兴奋与痛快,缺少历史的重负与顾虑,从校园到校园,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这一巨变时代,唯一的人生竞争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缺乏保尔的磨砺,对逆境往往无所适从,因而在一个富于挑战性的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就难免暴露出种种“脆弱性”特征。

(一)瞬息万变的重利社会使本来就缺乏独立判断、成熟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无所适从,人生追求中浮移不定,因而陷入“莫名”的恐慌与彷徨。尤其是在重利思想侵袭下,自我个体意识增强,主体价值观却日渐偏失,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怀也日趋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全民、集体、个体、合资、独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而产生了与多种所有制相适应的多元价值观。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乃至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面对这些纷繁复杂、扑溯迷离的社会现象,尚不具备深思熟虑思想体系的大学生常常会因失去稳定感而变得难以认同,无法选择。

当前,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不但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又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仍然严重,一些地方社会治安混乱等等,理论界某些人大谈“远离政治”、“告别革命”、“回避崇高理想”、“谈化主流意识”等观点,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等,所有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混乱和不良的消极影响。

(二)尽管社会的急剧变化确实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和主要力量,有人讲:“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是颇有道理的。虽然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已取得了伟大成绩,但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轻理想教育、轻精神倡导的缺限又对当今大学生精神状态的“脆弱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意志力教育十分乏力,道德教育说服力不强,健康教育远远落后于别人,而人格教育又极其薄弱。

1、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直至大学的“专才”教育都只注重对大学生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思维开启、品质引导、人格塑造、理想激发等重要方面,使学生难以形成完善的人格、独立的判断力以及相对深思熟虑的价值体系,缺乏一定的道德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思维的依赖性和变动性较强。再加上又置身于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化且急剧嬗变的社会,大学生就更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了。

由于“应试”教育,中国学生从高中起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在思想成熟之前,他们的视野已被局限在某一狭窄领域,因而大多数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最后也只有在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下,选择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而又由于“专才”教育,这些大学生走上了一条巨大的知识流水线,年轻的心被整齐地打造好,以适应社会中的某一项工作。在这里,他们很难有一份独立的情感,一种独立的判断事物的能力。总之,既得知识结构的僵化和狭隘已给当今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品质的培养套上了重重枷锁。而缺乏独立性品质的人又怎么可能在光怪陆离的经济社会通过自身的思考去获得相对永恒的精神力量并坚持进步的主体价值观呢?!

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拔得过高, 忽视了“社会”这个最关键的切入点,导致学生无法在“社会冲突”中思考道德问题以坚定合理的立场、认识,而恰恰是只有“通过社会冲突方式表现出来的道德价值才是最真实的。”(注:任剑涛《善恶的彼岸——大学生道德的时代状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39页;)此外, 宣传方式也难以使学生获得一种合乎理性的、自觉与自决的现实能力,因而他们就无法在自我分析、判断、评价的基础上获得对主体价值观的坚定认同感,也无法在人生价值追求中持有较高的内动力和主动性。

最实在的思想教育也当从使他们树立“社会人”意识并懂得“社会人”的权力和义务做起。在这方面,我们的思想教育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创新。美国的一门政治意义极其浓厚的“大学生活导论”课程其开设目的就包括“教育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括深思熟虑的价值体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注:赵平:《美国高校学生工作》,北航出版社;)日本文部省在阐述“21世纪教育目标”的文件中强调“……还要培养关心他人的精神,爱惜生命的精神,爱护大自然的精神……”(注:叶勤:“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新方法——兼记江苏高校‘求解人生’校园大讨论”;邵国平、汤兆武:“浅议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凌常荣:“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做好跨世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版)1998.2,1996.6.4;)1992年,中日儿童夏令营活动中,日本孩子妥善处理易拉罐,保护鸟蛋等社会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与中国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实的例子,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3、大学校园“理想主义气质”日渐缺失, 难以激起青年学生的热情和斗志。大学应该是一个提供理想主义精神的场所, 它表现在:(1)对伟大文明传统的继承;(2)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3)对于个人品质的完善。这种“理想”使得大学成为激动人心的可以让年轻的心灵在伟大领域游荡的场所。正如纽曼所说:“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注:杨晓苏:“二十年校园文化热点梳理”;陈图文;“知与行的背离: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想倾向”,《中国青年研究》1999.3;)然而现实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重利性,许多大学正在变为培养工具人才的场所,越来越缺乏独立的精神和必要的神圣。如北大南墙的推到,清华开办驾驶学校……总之,高等学院的“理想主义”和“独立气质”正一点点被消蚀。其实,越是人类精神混乱迷惘的时代,越是应该让大学成为社会精神资源的中心。但是,今日校园之尴尬又怎能让年轻的学子激荡起诗心和热情而不至于感到没劲、无聊呢?

(三)部分家长长期的“保护主义”使这群“抱大”的一代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意志力弱,吃苦精神欠缺。现在许多家长小到系鞋带、洗衣服,大到找工作、成立家庭都一一为孩子代办。他们甚至恨不得把自己化作一条金光大道,让孩子踩着一路顺风而去。每年高校开学伊始,最普遍的现象是很少有学生是独立报到的,几乎所有新生都由家长陪同,有的竟是“全家搬”!关于中国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目前评论较多,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相比,其弊端其危害更显而易见,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对策及展望

精神状态问题既涉及精神世界又与实际行为密切相关,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从思想引导入手并配之以外在的激发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德行”人手,以“社会”为切入点突出“信仰、理想、关爱”为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心理学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信仰和理想都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是一种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想象,并最终能够内化为激励人的斗志,增强人的信心,鼓舞人奋发前进的持久精神力量。心理学还认为人的稳定精神素质是同终极关怀密切相关的。“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靠支撑其灵魂的信仰”。真正的信仰能排除一切心灵的焦虑和思想的不安,以及一切灵魂的混乱和骚动。因为真正的信仰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戒律能够始终成为我们内心的规范,引导人类走向和谐、安宁。而那些至今为止尚很少考虑人生终极意义的人将会发现,当他们的灵魂一旦为有力的信仰所充盈,就会不断的审视自我,控制私念,改造行为,沉思命运,规划未来,他们将一改往昔安于现状,不求思索的状态,让一切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那么,怎样引导价值观的确立呢?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总标题是“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各国代表一致认为,应培养未来的青年一代学会“关心”,包括: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它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注:文林、高碧芬:“我们为什么这么困”;许知远:“通才教育—心灵拒绝切分”、“看,这个激动人心的地方”,《中国青年》1999.11.15.13;)可见, 教育是应从大范围即社会、国家入手的,然而这并不是说要先关心国家、社会,再关心个人,而是要告诫我们思想探索要从国家、社会这个大视角出发,努力塑造“社会人”的形象,深入“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强化“社会”角色意识。因为唯有以“社会人”为出发点思考问题的“社会人”最终才一定有可能是社会最需要的人。

(二)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好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借助大学人文讲坛大力倡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简单讲是包含在人文科学中的共同东西——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包含着信念、理想、人格、道德等基本内容。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各高校反响强烈,许多大学竞相举办“人文讲坛”,形成了全国报刊竞相报道的“大学校园人文现象”。《人民日报》1997年2月19 日书评:“……人文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取向均有裨益。”的确,人文教育能够通过广泛的人文知识渗透,人文思想剖析以及人文讲解者个人学术思想、人文风格的熏陶达到感染、启迪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文反思的目的,帮助他们通过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提升获得对人生、对世界的正确看法。一堂好的人文讲座可以令他们“一夜不眠”,陷入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沉重思考中,而正是这种思考可以使他们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属于思想领域的人文精神毕竟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带有“超我”意味的价值、理想形态要想通过人们的自觉认同并逐渐内化以达到真正吸纳是相当困难的。但问题是,在今天这个崇尚务实、成功的社会时尚中还要不要踏实、超脱的平常之心予以制衡?在科学的发展中还要不要“人文”的熏陶?这不仅涉及到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人格素质培养的问题。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精神与未来发展问题,所以,无论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要找出人文教育与培养现代化人才所需品质、能力、人格的最佳结合点和方式——不是一阵风似的,而是长期的、科学的、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倡导“运动”精神,为大学生提供“意志砥砺”的机会。

“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并不仅仅指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延长生命,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活力,克服慵懒,呼唤热情,刺痛麻木,从而使生命因血液不断循环奔涌而生机勃勃,自信振作。如国民精神较突出的日本人就非常注重体育教育。早在40年代他们就采取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日本人在现代体育教育中,提出了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等体育思想,目的是培养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培养和树立健康而明朗的生活态度。通过运动竞赛,使学生树立公正的态度,进而培养遵守规则,相互协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注:李素玲、赵婕:“日本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日本问题研究》1999年9月。)

相反,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学生则太“安静”了些。典型印象是他们总是呆在室内伏案学习,镜片越来越厚,身体越来越弱。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每天早上“闻鸡起舞”,锻炼身体的多是自发苍苍的老人,而年轻后生却躺在床上享受那哪怕是一丁点的舒服与安逸。更可怕的是少数大学生竞以蒙头大睡度周末!无怪乎,某校一位教育专家痛心疾首的呼吁:“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现在起努力培养‘体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事实上,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提倡的就是这种精神。那时,他们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都将教室、寝室、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强迫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把“体育达标’,作为出国留学的必备条件。而众所周知,二、三十年代毕业的清华学生在世界上都是相当优秀的。诚然,那时他们发展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但客观上的确取得了超乎“强身健体”的效果。今天,我们高校教育也应学习那时的方法。基于中国学生特点和传统习惯,必须将高校体育运动制度化,强令推行。因为和平时期,似乎唯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显现出活力和热情。

(四)倡导自立自强的艰苦奋斗精神,使大学生融入社会,接受挑战,学会承担责任,关爱社会,尽快成熟为“社会人”。

今天的大学生基本上属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抱大”的一代,依赖性强,大多数学生躺在父母的汇款单上过日子。他们穿着体面,生活轻松,似乎没有责任也不太懂义务。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轻而易举,理所当然。而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都将此视为耻辱。为此我们必须坚定决心,在全社会提倡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并明确排斥“依赖”的耻辱行为。迫使国人从小就摆脱依赖思想,视“身体力行,躬身劳动”为无尚光荣,而“依靠父辈,不劳而获”为奇耻大辱。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平等、竞争”的思想。

当然,解决大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的问题仅从提高大学生思想、能力的角度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社会应搞好配套改革,适当调整高校办学模式,借鉴欧美教育制度并结合我国实际为大学生提供“边工边读”的机会。使他们“学以致用”,又“惑而求学”,始终保持不断学习、持久奋斗的热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精神世界问题的解决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涉及的只能是其中的某些点。我们中华民族向来被称为世界上勤奋的民族,中国学生也因其深厚的基础知识倍受国际社会赞扬,只是在创造性思维、精神活力、社会实践等方面略有不足。只要我们尽快实施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并本着“谦虚自律,严格要求,开放求实”的态度,以更高的标准完善自我,我们大学生就一定会成长得更健全、更精神、更坚强!

标签:;  ;  ;  ;  ;  

大学生心理“脆弱性”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