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划系统形成的过程与机理_汉字的演变过程论文

汉字笔画系统形成的过程与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字论文,笔画论文,机制论文,过程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汉字笔画系统是由笔画种类和笔画组合关系构成的整体。笔画种类包括横画、竖画、撇画、捺画等。笔画组合关系包括不同笔画的组合和相同笔画量差的配合。量差配合如“力”与“刀”、“未”与“末”、“矢”与“失”、“午”与“牛”等。

      2 笔画系统的性质

      2.1 焦点上升与笔画系统的定性

      依据传统的构形分析,古文字构形系统一般分两级,即整字(或称单字)和构件。今文字构形系统则分三级,即整字、构件和笔画。如表1所示。

      

      但对比分析,古文字构形系统中,也有与笔画相对应的层级成分,因为绝大多数篆体字形不可能是一笔完成的,也有分笔完成的过程。如西周金文的“元”,作

(元年师兑簋),显然由四笔构成。古文字的这一层级成分主要由点(或块)和线构成,可以用“点线”称之。如下页表2所示。

      

      古今文字形体上的重大区别是:古文字构形依据的是物象,字形是物象的反映;今文字构形依据的是词的音义。④古文字中整字和构件反映的皆是物象整体,只是有大整体和小整体的区别而已,而点线反映的是物象局部,如甲骨文“祝”,作

,整字反映的是张大嘴的人(表示祷告)面对祭祀对象进行祷告,左旁构件“示”表示祭祀对象,右旁构件表示祷告的人,而组成构件的点线只反映祭祀对象和祷告者的局部。所以古文字构形层级及其功能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古文字的三级构形成分都是物象的反映,也就是说都是字形功能识别的焦点,其重要性没有差别。古文字的一点一线皆有意图,是物象局部的表现手段,它受制于物象而没有自主性、独立性,如果独立出来便不知所云,所以我们分析古文字构形时不把它作为一级构形成分是有道理的。

      今文字构形层级与功能关系如表4所示。

      

      对比古文字,今文字整字和构件的功能发生了转换,即由物象转换成了音义。当然同是音义,整字的音义是所表示的词的音义,而构件的音义是构成整字音义的构造成分,通常只是单项的构义或构音。因为无论词的音义还是构音、构义都是概括的、抽象的,所以形体上没有了制约,在书写快捷目的的作用下开始变篆为隶,产生了笔画。笔画层级既无表词功能,也无构义、构音功能,与古文字一点一线皆表示物象不同,笔画与字形表现对象脱离了直接关系。所以说今文字字形功能的认知焦点已上升为整字和构件,而笔画只成了书写成分。

      2.2 汉字构形成分的类型

      前面说过,古文字的点线是物象的描绘,没有自主性、独立性,而笔画由于没有了支配者,它便可以自我规划,形成由简单种类相互组合形成上一级构形成分的简约系统。从隶变后汉字形体发展看,字形一直在有意地进行着笔画种类的整合。如横画就是对多种不同篆体成分的整合,下页表5以西周金文与东汉石刻为例进行对比。

      

      综合以上分析,古今汉字的构形成分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表形成分,主要指篆体时期的表物象的形体成分;二是表音义成分,主要指今文字阶段的整字及直接构件;三是书写成分,指今文字阶段的笔画层级。所以笔画系统的性质是书写系统。

      3 笔画系统的形成过程

      笔画系统的形成过程应该是分段研究各时期汉字的笔画形态和数量,即对各阶段的定量字形进行穷尽性的笔画拆分和归纳,然后比较前后段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全面总结出笔画形成的详细过程。本文只是以现代汉字笔画为对照标准,依据其生成阶段来分期。共分发源期、形成期和完善期三期,三期的形体标志及起讫时间如表6所示。

      

      发源期起于隶变产生的战国晚期,迄于西汉末年。字形上主要体现为篆体变直、变方、分断等。西汉马王堆帛书属于这一阶段字体,其例见表7。

      

      形成期起于东汉,迄于魏晋。字形上横、竖、点、撇、捺、折六种笔画已经形成。表8是东汉碑刻六种笔画字例。

      

      完善期始于南北朝时期,此时全部笔画已经形成,此后部分字形的笔画仍有小幅调整。

      提画由横画变来,魏晋时期提画出现,但不标准、不统一,南北朝时期才正式形成:②

      

      钩画中竖钩由竖画和竖左弯画尾缓弯变来,皆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前者“小”字是其例,后者“丁”字是其例。“小”字魏晋以前中竖无钩,南北朝时已皆变为竖钩,见表10。

      

      “丁”字魏晋以前第二笔为竖左弯,南北朝时已皆变为竖钩,见表11。

      

      折钩由折尾部加钩变来,也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如“月”字,魏晋以前末竖无钩,南北朝时已皆加钩,如表12所示。

      

      弯钩由右缓弯笔变来,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如“兄”字,魏晋以前右缓弯无钩,南北朝时已皆变为钩:

      

      点画的形成过程是逐步扩展的过程,最早的点画来源于篆体中的“点”,后来短竖和短横也加入到了点画行列。短竖和短横变点也是在南北朝时期,如“於”字末两笔魏晋以前为两短横,南北朝时已变为两点,如表14所示。

      

      “主”字首笔上部魏晋以前为短横,南北朝时已变为点,见表15。

      

      “病”字首笔上部魏晋以前为短竖,南北朝时已变为点,见表16。

      

      以上字形分析多依据碑刻文字,碑刻文字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碑刻者师承关系及模仿等原因,一般认为碑刻字形具有滞后性,裘锡圭(1990:93)说:“碑刻选择字体,比古书抄本等更保守。”为此,我们考察了魏晋楼兰简纸文书字形:

      提画:除个别草写字形外,多数字形未有提画,如表17所示。

      

      说明与碑刻字形相同,魏晋时期提画尚未形成。

      竖钩:魏晋时期尚未形成,如表18所示。

      

      折钩:魏晋时期尚未形成,如表19所示。

      

      弯钩:魏晋时期尚未形成,如下页表20所示。

      

      点画:从楼兰简纸文书看,魏晋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与魏晋碑刻反映的现象不同,如表21所示。

      

      综上,认定汉字笔画系统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4 笔画系统的形成机制

      4.1 笔画系统形成的支配原则

      王凤阳(1989:222—223)认为“篆书的线条改造为隶书的笔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则”:“趋直性原则”和“反逆性原则”。还说:“千变万化的字形,它的自然演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变来变去也变不出趋直避曲、反逆从顺的掌心。”(王凤阳1989:763)趋直即变弧线为直线,反逆即避免左行和上行书写。王凤阳先生的观点确实可以概括笔画产生的主要现象,所以为后来相关研究者广泛引用。但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趋直和反逆并非能概括所有的笔画生成现象,如“豆”,篆体作

,字形下部由“

”变为“丷”,就无关趋直和反逆。再如示旁由“示”变“礻”、衣旁由“衣”变“衤”、“辵”旁变“辶”,另外,提画的形成、部分钩画的形成皆与趋直和反逆无关。二是趋直和反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不能称其为“原则”。为什么要趋直?为什么要反逆?其背后仍有支配者,这支配者才应是真正的“原则”。

      

      

      汉字笔画系统生成的第二个支配原则是整字优先原则。整字优先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整字、构件和笔画三级形体成分中优先考虑整字形体,即整字形体的布局合理、美观稳定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整字形体间的别异优先考虑。再次是书写便捷原则与整字形体合理布局出现冲突时,优先考虑整字形体。

      第一方面字例如表23、24、25所示。表23中三字所从“心”旁形体在篆体时基本相同,隶体时差异较大,是为保持整字形体方正而造成的。表24中三字所从“刀”旁形体在篆体时相同,隶体时差异较大,原因也是为了保持整字形体方正。表25中“食”独用和位于上下结构字形下部时写法与处于左右结构字形的左部时写法不同,前一种写法是多占空面,不使整个字形头重脚轻。后一种写法则相反,少占空间,不与右部偏旁冲突。

      

      古文字中,同一构件不论在整字的什么位置,形体一般无别。而在今文字中同一构件在整字的不同位置就有可能形体不同,这就是由整字优先原则造成的。或者说整字优先的原则造成了今文字同一构件的不同变体和同一笔画的不同变体,同时也说明今文字形体系统已严重符号化。

      第二方面整字形体间的别异优先考虑的字例见表26。

      

      篆体“午”字竖画本来是出头的,为了与“牛”字区别,改为不出头,就是整字优先原则作用的结果。“午”字篆体的“∩”也可以变为“一”,但与“才”字很难区别。

      第三方面字例见表27。

      

      “来”、“东”二字楼兰简纸文书都有两种写法,表27中前一种写法当然速度更快,但第二种写法形体布局更合理,所以进入了后世正统字系。

      4.2 笔画系统生成的二元途径

      由篆体变为隶体,总体上属于转写,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篆体成分变为什么样的笔画有着一定的定规,这就是古今汉字在构件及结构上保持恒定、基本无变的原因。当然,笔画形成的定规有单一型定规,但更多的是多选型定规,如上弯形篆体成分“∪”转写为笔画有三种基本模式:“一”、“”和“丷”。“一”是把上弯形篆体拉直;“”是篆体左竖变为“丿”,其余拉直;“丷”是“∪”的简写。下弯形篆体成分“∩”转写为笔画也有三种基本模式:“一”、“

”和“冂”。“一”是把下弯形篆体拉直;“

”是篆体分断;“冂”是变圆为方。形成多选型定规原因有二,主要原因是篆体改造的多途探索,最为明显的是字形结构相同的同一个字的形体成分写法不同。次要原因是单字形体结构的影响,如“∪”变“丷”,有“音”、“帝”等字,都出现在字形中部。而“”则出现在字形上部,如“生”、“牛”等。如表28所示。

      

      多选型定规的形成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必然是因为篆体改造的过程是在文字使用中自然形成的,没有人为的统一规定。必要是因为可以利用多选区别字形。所以多选型定规既具有自然性和原则性,又为汉字笔画系统的有序形成奠定了灵活性和主动性的基础。

      由于古文字系统和今文字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其别异的条件和表现不尽相同,所以规划是必要的。如下列三字:

      

      篆体区别明显,若按通常的定规转写,“∪”都变为“一”,“∩”都变为“

”,则三字没有了区别,所以需要主动规划。规划的结果是第一字的“∪”变为“”,成“朱”。第二、三字的“∪”都变为“一”,但第二字是上横长下横短,成“末”。第三字是上横短下横长,成“未”。横长横短虽有篆体依据,但没有必要区别的话,也不会有短长的差异。

      包括字形别异在内,规划才能使今文字系统更加科学。事实上,综观汉字笔画系统形成的过程,在遵循支配原则下的定轨运行中,并非全是被动进行,而是在系统化、主动性的规划中进行的。规划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笔画层面,把描绘物象的变化无端的篆体成分规划为有数的笔画种类;二是笔画组合体层面。我们称其为笔画系统生成的二元途径。

      规划的第一途径即笔画种类的规划不必多言,规划的第二途径即笔画组合体的规划可以细分为两类现象,第一类是可以推导篆体改写的轨迹,但也受到了规划为统一的常见笔画组合体思想的影响,例如:

      

      第二类是篆体改写跨度较大,不符合常规,显然是依据形体的貌似进行的替代式改造,如下页表31所示。

      

      也有两类兼备的情况,见表32。

      

      表32中,“良”字属正常笔画化,其他两字属替代式改造。

      第二类替代式改造一般是针对篆体中结构复杂且构字能力很弱的构字成分,实质是一种优化构形系统的作为。

      ①匿审专家提出论述不够严密,笔者曾在《汉字形体演化的动因与机制》(《语文研究》2010年第3期)论述过,可参阅。

      ②以下字形材料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论文史晓曦《东汉碑刻文字编及相关问题研究》(2012)、张翔《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及构形研究》(2012)、张颖慧《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研究》(2012)所附字表。字形出处详见上述各论文字形表。

标签:;  ;  ;  

汉字笔划系统形成的过程与机理_汉字的演变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