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在中国的东扩与日本的“民间艺术能力”_狮子舞论文

中国《狮舞》的东传与日本“民俗艺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能论文,日本论文,中国论文,民俗论文,狮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62(2002)03-0057-04

一、中国的散乐百戏与《狮舞》

中国古代由民间音乐、技艺发展而成的多种艺术和娱乐表演的种类(包括歌舞、器乐、 角抵、武术、杂技、魔术、杂剧等)被称做散乐百戏。先秦时散乐百戏以宫廷为中心进 行展演,传说夏桀时已有由倡优侏儒表演的“奇伟之戏”,“烂漫之乐”。南北朝时期 扩展到寺庙,以后延绵不断,兴旺发展,到宋代则进一步扩展到城市瓦肆,成为一种全 民性的文艺活动。散乐百戏以汉、北魏、隋、唐、宋各代最为兴盛。元、明、清时期, 戏曲艺术吸收了许多散乐百戏技艺,而这些技艺在自身发展过程又有了独立的专称,因 此文献中有关散乐百戏的记载也就相对有所减少。

“百戏”一词系汉代始用,当时百戏也泛指包括角抵等类的多种技艺。东汉张衡所撰 《西京赋》对百戏内容有过相当详尽的描绘,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散乐百戏的一般类别 :如“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蛾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洪 涯立而指麾,披毛羽之□□”——是歌唱奏乐的化装表演;《东海黄公》——是角抵和 有故事情节的角抵;“寻幢”(竿戏)、“冲狭”(钻圈)、“燕濯”(跳越水盘)、“跳丸 剑”、“走索”、“吞刀”、“吐火”——是杂技;“扛鼎”、“胸突□锋”、筋头、 弓箭——乃是武术以及马戏、驯兽、魔术表演等等。汉代,盛大的百戏演出是招待外国 使节宾客和边陲少数民族人士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礼宾内容。流风所及,一些富有的庶民 之家也备有“倡优奇变之乐”。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百戏继续发展。有时百戏还“撰合大曲,更为钟鼓之节”,配合 演出。北魏时期洛阳寺庙百戏甚盛。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杂技”一词。

隋唐时期,散乐百戏的范围继续扩大,还包括了出现不久的新品种歌舞戏。散乐百戏 与龟兹乐、河西胡乐等盛行于世。

宋金时期,市民文艺兴起,城市瓦肆中的百戏品种更为繁多,不但有影戏、杂剧,甚 至包括说经、演史等等,演出节目达到100余种。宋代以后,散乐与百戏在概念上逐渐 分道扬镳,散乐常指音乐、歌舞和杂剧;百戏则多指角抵和杂技等。

散乐百戏中,《狮舞》无疑是源远流长、最有影响、而且至今仍保持其原始形态的民 间歌舞艺术了。

狮子是中华民族人们心中吉祥的化身,寄托着人民消灾除害、吉祥如意的愿望,因此 中国民间年节喜庆之日都有《狮舞》表演。《狮舞》,也称《舞狮》、《狮灯》等。汉 魏时期已有《狮舞》的雏形,在《汉书·礼乐志》中记有“象人”一词,三国时魏人孟 康注释为“若今戏鱼是狮子者”。唐代以后,《狮舞》被引入宫廷,作为燕乐中的一个 内容,名为《太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续文献通考》有“明孝弘治三年秋, 召各番使入内看戏狮子”的记载。

《狮舞》表演者者身披“狮皮”,两人合作,由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尾的称为“太 狮”,仅由一人披狮形扮狮子表演称为“少狮”。引舞的人,或扮成武士、或狮子郎、 或大头和尚等,手持绣球、拂尘、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鼓、大锣、唢呐、笙管等乐器 的伴奏下,引导着太狮、少狮上场起舞,场面壮观、热烈,喜气洋洋。

《狮舞》分文、武两类。文狮重表演,有抢球、戏球、打滚、舐毛、搔痒、洗耳等风 趣动作;武狮重武功和技艺,有爬高、踩球、过跷板、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在狮子舞 的腾、闪、跃、扑、翻、滚等动作中,能变化出许多高难技巧,如“狮子出洞”、“狮 子踩球”、“猛狮下山”、“二狮抢球”、“高台饮水”、“过天桥”、“跳涧”等等 ,不一而足。

《狮舞》除流传于广大汉族居住地区外,在湘西的苗族地区、甘南的藏族地区以及新 疆等地也有流传。特别是在6~7世纪时,《狮舞》大步走出国门,在东南亚一带播下种 子,找到知音,并且以朝鲜为桥梁东渡日本国,在东瀛扎下了根。《狮舞》是古代从中 国传到日本的伎乐、舞乐和散乐的产物,它的传入由此成为一段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 话。

二、日本歌舞伎舞蹈与中国《狮舞》的东传

日本与中国的音乐、舞蹈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是以中国、朝鲜为桥梁实现了与亚 欧大陆的文化交流。日本考古学家证实,1965年6月在日本山形县羽黑町的绳纹时代中 期(公元前3000年)的中川代遗迹出土的“有孔石斧”,是同时代中国造的物品,证明中 日在5000年前就有交流。日本上智大学教授量博满考证,绳纹时代的日本不存在此种类 型的石斧,石斧上镌刻的图案与中国4000~5000年前刻划的绘画符号相似,本是来至中 国的物品。这一发现改变了日本民族“独自的文化哺育了绳文时代”的史学观,也改写 了中国与日本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史。除此之外,在公元前,日本还输入过中国的体鸣乐 器如铜铎一类的青铜器。

日本的舞蹈一般指各种流派的歌舞伎舞蹈,也包括流行于各地的古代舞、乐、能、民 俗舞、歌舞伎舞蹈等。“舞”在古代日本亦称“游”,中世纪后又叫做“踊”。日本最 初的舞蹈是神乐,用以敬神、娱神、通神,比如《巫女舞》等。奈良到平安期间,百济 人味摩之从中国吴越一带传入了伎乐、唐代燕乐(日本称雅乐)和中国民间歌舞、杂技、 幻术、百戏(散乐),使日本舞蹈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中世纪的能乐还接受了中国 傩舞和傀儡戏的影响。江户时代,随着歌舞伎的产生和发展,日本舞蹈出现了一个崭新 的局面。

日本的雅乐也明显受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的深刻影响,它除包括日本固有的乐舞等,还 有中国、西域等地传入的三韩乐、渤海乐、伎乐、唐乐(隋唐燕乐)、散乐(钵头、兰陵 王)以及西域诸国的乐舞。

8世纪初,中国唐代乐器十三弦筝传入东瀛,演变为乐筝、筑筝、俗筝等日本传统乐器 。中国的琵琶此时也传入日本。16世纪60年代,日本拨奏弦鸣乐器三味线,本源于中国 的三弦,也传入日本,成为17~19世纪江户时代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 。日本乐器尺八也原系中国唐代尺八,于8世纪传入日本,之后,尺八在日本逐渐分为 雅乐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等多种样式。

“民俗艺能”是日本民间歌舞艺术,又称“民间艺能”、“乡土艺能”,广泛流行于 日本民间,在节日和风俗活动中祭神、敬神时进行歌舞表演。在6~7世纪日本就从中国 传进了伎乐、舞乐、散乐等民间艺术,它们对日本民族民间艺术影响很大,这些传入的 艺术与本土的民间歌舞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艺术派系。中国的散乐百戏陆续传播到日本 等地,14世纪后期,散乐已演变为传统的综合艺术体裁“能乐”。“能乐”是唐代的散 乐传到日本后,由观阿弥、世阿弥父子结合日本固有的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成的“猿乐 之能”(“能乐”),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日本古典艺术的国宝。日本的“民俗艺能”约 有2万多种,大致可分为神乐、田乐、风流、祝福艺,外来系5大系统。

民俗艺能的魅力在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朴素的美和融汇于信仰中的真挚演技及纯 真感情。日本所以能使多种形式的民俗艺能留传至今,固然和日本人民热爱歌舞艺术的 民族性格分不开,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和民间信仰之间的密切联系,它是在信仰的力量 支配下产生并存在的,因此大多数“民俗艺能”无一例外地带有某种信仰崇拜的色彩。

三、“民俗艺能”中的《狮舞》文化

1、《狮子神乐》

神乐是日本有着古老传统的祭祀性舞蹈,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祭祀祈祷活动,是古代 日本人民祈祷太阳神的祭神舞蹈,古代称为神事舞,发展至今称为神乐。

日本天平4年(745年)闰三月,遣唐使吉备真备一行从难波启程前往中国。当时距圣德 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使中国隋朝(607年)已逾百年。此时中国唐朝文化已步入鼎盛时期 ,日本从唐文化中吸取养分,从而进入了奈良时代文化的全盛阶段。“师子”(《狮舞 》)在日本民间极为盛行,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点的民间舞蹈。

神乐有素面舞、假面舞两种表演形式,又分御神乐(宫廷神乐)、里神乐(民间神乐)两 大类。御神乐即宫廷神乐,最初叫庭燎。里神乐是民间神乐,分布在全国各大神社,具 有浓厚的祭祀歌舞色彩。其巫女神乐、出云神乐、伊势神乐和狮子神乐4大类为代表性 神乐。

日本“民俗艺能”的神乐系统中,极为盛行的《狮子神乐》(又名《狮子舞》、《太神 乐》)是表演者披狮子皮、戴狮子头而舞,后来又加上曲艺杂技等,到各个村镇、街道 去巡游。主要是为驱逐恶魔,祓禊不祥,以及降伏火灾等进行消灾、延寿而举行的神乐 活动。日本民间风俗认为,如果能被舞狮咬一口,还能起到治疗头痛病的作用。《狮舞 》形式多种多样,有1人、2人、多人表演等,用笛、鼓、铜钹等乐器伴奏。现在这种《 狮子神乐》已发展成为舞台表演的歌舞艺术。

奥羽地方的《山伏神乐》、《番乐》,伊势地方的《太神乐》等都是属于这种神乐。 《山伏神乐》又根据地区不同,名称也不一样。以奥羽山脉为界,面向太平洋一侧叫《 山伏神乐》、《权现舞》、《能舞》;沿着日本海岸一侧叫《番乐》,《狮子舞》等名 称。

《山伏神乐》原先是由僧侣在深山中修道的地方而得名的,但今天是由民间的“神乐 组”来继承和表演这种神乐。这种耍狮子头的活动不仅仅是巡游,而且有时在老百姓的 家中房间里面挂上幕布进行表演。幕布后面是后台,幕布前面就作为舞台来进行各种技 能的演出。

伊势地区的《太神乐》被称为“伊势祓禊”,是耍着狮子头到各个家门去巡访演出, 为各家各户驱逐恶魔的一种神乐。三重县桑名市太夫町的伊势《太神乐》现在有六组“ 神乐组”,除于12月24日在增田神社的庭院里进行供奉演出活动外,还要到近畿地方( 包括京都、大阪、滋贺、兵库、奈良、和歌山、三重的二府五县地区)、北陆地区(包括 福井、石川、富山、新泻各县)、东海(自日本中部到三重县的南部地区)、“中国”(包 括冈山、广岛、山口、岛根、鸟取五县)以及四周等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和进行“灶祓” 仪式(每月30日,巫女们到各家去清扫灶堂,同时表演《太神祭》)。演出节目有《狮子 舞》和“放下”(“民俗艺能”之一。表演者皆背后背一个很大的团扇,在笛子、大鼓 、钲的伴奏下跳着激烈的舞蹈)两种。

《狮子舞》是由两个人扮演的,一般是由雄雌两头狮子出场,在“天狗面”(面具)手 摇“竹”的带领下进行舞蹈。迄今为止,流行在各个村镇的祭礼上进行供奉演出的 《狮子神乐》,随着这种《太神乐》的巡回演出,受到各处村民的欢迎。通过相互传授 ,学会《狮子舞》的表演,使这种《狮子舞》活动在各村中得到普及并已遍布全国各地 。

2、风流系统中的《羯鼓狮子舞》

“风流”,又名风雅,是由一群化装得极为华丽的游行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的集 体歌舞。它产生于御灵信仰、疫神信仰。舞蹈者衣着华丽装饰,抬着神座,游街串巷, 狂欢歌舞,以示镇抚鬼神。最后在河边烧毁神座以示消灾免罪。田乐风流是一种与田地 有关,祝愿五谷丰登的艺能。比如东京都板桥区德刃本町北野神社的田乐是于2月11日 夜里在寺庙内搭起一个约3.6平方米的有栅栏的四方祭台,中间放一面大鼓来举行活动 。

这种祭祀性活动最初是不定期举行,后形成在7月15日盂兰盆节上表演。并不断发展成 为舞台表演节目。盂兰盆舞、阿波舞,都是日本民间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风流舞。 风流又分游行风流、化装风流、道具风流、疫神风流、田乐风流、念佛舞、小歌舞等, 形式丰富多彩。

《羯鼓狮子舞》的得名是因为跳这种《狮舞》的人在胸前挂一个大鼓,或是羯鼓。背 上背一个叫“神篱”的道具。每头狮子由一个人扮演,同时出场很多头,在“风流歌” 的伴唱下一面打着大鼓、羯鼓一面跳《狮子舞》。有时头上还戴着鹿、野猪、龙等面具 ,根据道具的不同有所变化,有的地区还有戴着“天狗面”、“滑稽面”的狮子舞,另 外还有手里敲着、头戴草笠的《狮子舞》。这种“狮子”艺能是以长野县为界,在 东日本地区得到广泛的普及。关东地区流行的《狮子舞》由三只单人扮演的狮子出场。 也有像宫城、岩手两县的《鹿舞》那样的一同出场八匹狮子跳的《狮子舞》。

3、日本伎乐中的《狮子舞》

伎乐,是从中国吴地(江苏省一带)和西域(今中亚、新疆一带)传到日本的乐舞,又称 为吴乐,明显带有浓厚的中国乐舞文化特点。

7世纪初,为了振兴日本的佛教,圣德太子倡导、鼓励引进中国的音乐、舞蹈,让百济 的味摩之定居大和的樱井,并向日本少年真野首弟子、新汉斋文等人传授中国的伎乐。 7~8世纪,中国隋唐时代的音乐更是大张旗鼓地输送到日本。另外,随着佛教的传播与 发展,印度的佛教音乐也经由中国陆续传入了日本。佛教经典音乐“声明”(声乐曲), 也随着佛教一起传入。752年在东大寺举行的大佛开光典礼上,由雅乐寮和各寺院的数 百名乐人、舞人表演了日本传统的乐舞以及唐乐、散乐、三韩乐、林邑乐、度罗乐等。

味摩之传习的伎乐分两类:第一类,西城、凉州和长安流行的乐舞如师(狮)子治道、 金刚、力士、波罗门、迦楼罗、醉胡等;第二类:中国江南所流行的乐舞如吴公、吴女 、大孤父、大孤父儿等可以看出这些乐舞大多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乐舞。伎乐的内 容包括:师子(即狮子)、吴公、迦楼罗、金刚、波罗门、昆仑、力士、大孤、醉胡等九 种。镰仓时代(1192~1333年)的乐书《教训抄》记载说,伎乐有师(狮)子、师(狮)子儿 、治道、吴公、吴女、昆仑、力士、迦楼罗、金刚、波罗门等。现在大阪四天王寺圣灵 会,尚保留着传统的伎乐。正仓院仍珍藏有伎乐面具和天平胜宝年(752年)东大寺大佛 开眼供养的伎乐服装。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当时戴伎乐面的形象了,只有在 祭礼仪式的片断中还能一睹芳颜。

“能乐”中的“石桥”系统为《狮子舞》,它在歌舞伎中发展为《镜狮子》、《相生 狮子》、《英执着狮子》、《三人石桥》、《连狮子》、《枕狮子》等,均为优美的狮 子舞。《镜狮子》由两段构成,前段为女性舞蹈,后段为狮子精游戏于牡丹、蝴蝶间, 舞蹈还表现了狮子的眠卧、洗毛等嬉戏动作,成为脍炙人口的日本舞蹈保留节目。

另外,日本自宽政时期(1789~1801年)经文政期(1804~1830年)新型舞蹈“变化物” 问世,剧中由一名舞者扮演几个角色,大都表演富有变化的舞蹈小品,流传至今的还有 《越后狮子》等。

标签:;  ;  ;  ;  ;  

“舞狮”在中国的东扩与日本的“民间艺术能力”_狮子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