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浪 平昌县五木小学 636400
摘要:创客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主要是鼓励学生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创客教育可以从课程内容的单纯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运用者和创造者。从小学科学和创客教育以及信息化多媒体的结合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科学;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47-01
小学科学教育近年来被教师逐渐重视,将创客教育与小学科学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增加学生对小学科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进师生感情,从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进行创客教育时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时,需要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理,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教师运用创客教育方式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
比如: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水的毛细现象、物体浮沉现象的改变等知识,有些学生到实验室通过实践操作制作出自动浇花器、天然加湿器、自动浮沉装置等作品。在这里,创客教育的实施让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转变成现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转变成自主探究实践式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2创客教育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创客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像发烧友一样搜集一切资源,然后整理、加工,发现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方法,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用知识”的机会,努力将他们的奇思妙想实践出来。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思路,转变方法,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实践探究操作的教学方法,从一名教导者转变为参与者。
如在学习“我的风向标”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风向标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风向标是多种多样的,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风向标。其次,在学生认识了风向标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知道了风向标的用途和作用后,教师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风向标的制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让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然后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小组的设计创作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供学生参考,并和学生一起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从一名指导者变成参与者。
3创客教育与科学内容的整合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浩瀚无边,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突破了书本的有限知识,也为学生的实践探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应用型知识、优秀实践案例等,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比如在学习“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单元时,学生搜集了很多关于天气情况的图片、资料。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于亚航事件的资料、图片来说明天气对人们出行的影响。由此,学生还进行了一小段关于天气与航空安全的辩论。学生丰富的知识背景完全超出教师的想象,超出书本的知识,这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造风向标、雨量筒等测量天气变化情况的工具,让学生对天气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激发了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在随后的课堂中,结合美术知识和科学知识,进行题为“安全出行”的科学幻想画的创作。这种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创作,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4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创客教育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开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将课堂任务以小组形式进行划分,组内成员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小组任务目标,教室布置小组任务时可以允许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增添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创意因素。
结语
在小学科教学教学中运用创客教育需要教师高自身教学水平,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机会,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小学科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精心策划,促进有效交流——小学科学教学中交流有效性模式构建初探[J].李君.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年05期.
[2]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王勇.新课程导学2014年20期.
[3]小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J].李全林.学周刊2014年17期
[4]科学引导设计探究计划,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效率[J].卢国浩.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15期.
论文作者:李幸浪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