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公路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 要】在生产建设当中,深入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对于有效避免路桥过渡段病害的出现、促进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探讨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技术
一、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设计技术
1、进行搭板设置的桥头路基设计工作
要想真正的避免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就必须做好搭板设置的工作。为确保桥台连接位置处的高度与搭板的标高是相同的,那么就必须预留反向坡度,而在路面的连接位置处,要想也出现预留的反向坡度,其高度就必须是高于设计标高的,而在确定坡度的大小时,应充分的参考路桥沉降差这一参数。进行桥台和搭板的锚固作业时,我们主要可以选择两种处理方式,即水平方向的处理方法和竖直方向的处理方式。前者能够更好的保证桥台的受力情况,所以在连接桥台和搭板时,也更愿意采用水平锚固这种方式。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并在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后,才能确定是否有必要设置枕梁。当从搭板上传递下来的荷载通过枕梁时,就会广泛的分布在地基上,并且由于搭板具有较好的抗弯刚度,所以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设置枕梁时可选择碎石桩和水泥碎石桩两种形式,每一种方式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确定搭板的总长度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路桥的沉降差这一参数。通过众多的工程实例我们也看到,如果能够适当的增加搭板的厚度,那么就能够提升搭板的抗变形能力和抗弯拉应力。
2、不进行搭板设置的桥头路基设计工作
在我国很多高等级公路的大桥路段,通常都是会设置搭板,但是由于其使用时间的不断增长,有可能出现破损的情况,这样就一定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并且还会大幅度的提升维修难度和维修的成本。因此,欧美等很多国家在建设路桥工程时,在桥头的位置处也开始不设置搭板了。在分析桥头跳车问题出现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桥台路基和引道之间的刚度差异较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进一步的改善桥台路基的整体刚度,并且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其刚柔过渡性,在施工作业时建议选择由柔性向刚性过渡的材料,半刚性的材料和粒料应是较为合适的材料。在我国很多城市中的高速公路、公路和机场等工程项目的桥头引道位置处,换填时所选择的材料都是半刚性的材料,并且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在设计桥头路基时如果未设置搭板,那么就应制定合理并且有效的排水设施,从而保证台后的压实度。对于引道来说必须要考虑到路基沉降这一问题,应尽可能的提升素土的压缩模量,并且在高填方的路基位置处不建议采用过多的素土。另外,与轮重带来的压力相比,如果路基土的自重是其5 倍,那么在行驶车辆的荷载作用下,路基工作区的深度就可能达到3 m,因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如果没有设置搭板,在桥头的高填方的路面结构中就应大力的应用无机结合料,素土和底基层的压实程度都应超过96%,并且底基层的厚度也不应小于3 m。
二、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1、搭板设置与不设置搭板时引道的施工
通常情况下,搭板设置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预留反向坡、路面厚度刚度渐变及搭板和面层顶面平行。为了保证搭板和桥台之间的有效连接,首先,需要在台背和搭板二者之间设置竖直与水平的锚栓,因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搭板纵向滑移,进而导致桥头处凹陷。其次,为了防止搭板因为扭动对路面所产生的影响,把搭板靠近牛腿上边边缘设计成倒角显得尤为必要,当使用橡胶支座时,支座的间距应当确保在80 em上下。此外,为了有效防止雨水渗入,一般要在搭板和桥台接缝的地方塞入填缝材料,比如,沥青麻絮及玻璃纤维类的物质等。总之,在搭板施工中,一定要依照规定进行立模,且确保其表面平整度与坡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不设置搭板时,对台后填筑进行精心设计与规范施工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压实与填料就有更为严格的标准。
2、地基处理与台后填筑
有效处理桥背地基是减少桥头跳车的重要手段,目前,换土、超载预压、排水固结及振动碎石桩是处理软基的主要方法,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灵活选用,尽可能地提升地基承载力,降低路堤和桥台之间的沉降差。对修筑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来说,一般采用桩基础,为了防止异常的位移,一定要减轻回填材料,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当粘土层含水量及空隙较大时,需要进行换土处理,一般换土深度要依据软层厚度来进行,比如,当填土高度小于4 m时,开挖的深度一般为0.6 m,当填土高度大于4 m时,开挖的深度要超过1 m。此外,如果碰到梅雨季节,则需要全部采用石灰土,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渐变带。当然,在桥头采用桩板法及支撑连续板也是降低路基沉降的有效手段。
地基沉降作为桥梁引道路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固结与次固结沉降是影响桥头跳车的最主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台后填筑的材料和路堤的沉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轻型的材料能够降低地基沉降及土体的变形,所以需要精心选择台背材料及填筑。
对台背材料选择而言,桥台填筑材料不仅要有较好的压实度,同时还要有较好的透水性,碎石土及中粗砂是较为常用的填料,在台背回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当回填处有水浸入时,要依据设计的要求设置碎石层,进而便于排水。桥台背后填土应当和锥坡同时进行,结构物回填要分层平铺,保证回填的压实度。
总的来说,台背回填是路桥过渡段路基压实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其压实度,具体来说,在施工之前,应当把台背填土视为特定的夯实区,且划定宽度,严格分层夯实,每一层填筑的厚度应当在20 cm以下,针对通道与涵洞,可以采取先填筑路堤后开挖的方法来降低夯实宽度,此外还要防止雨水渗入台背,避免台背填土下沉。
三、减轻桥头跳车的其他有效措施
1、轻型填料换填
轻型填料可以有效减轻软土地基上路堤的重量,进而减少地基的压缩变形及提高路堤的稳定性,然而轻型填料假如没有较好的刚度与强度,就会使地基性能降低。一般来说,轻型填料要有较好的耐霜性、良好的抗压碎及化学腐蚀能力及较高的弹性内摩擦角。
2、力学加固路堤
土工布、土工格栅、复合土工织物及土工薄膜是目前路堤加固的主要类型,一般来说,力学加固路堤一定要重点考虑内外部稳定性,内部稳定性要着重考虑土体与加固单元问传递荷载的发展及加筋的尺寸,外部稳定性的评价和传统挡墙与边坡分析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对加固的边坡要尽可能地分析表面滑坡的各种因素,对加筋的土挡墙,要重点考虑倾覆及侧滑等因素。
3、石灰加固土路基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采用先填后挖的方法,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石灰土的填筑质量,比如,台后填筑石灰土要采用集厂拌,充分拌和后再运到现场;台后填土和路堤接槎处要尽可能地开台阶,倒梯形一边坡度为1:1;通道和涵洞要最大限度提前安排施工,确保路基路面施工之前,台后填筑要较长时间的稳固过程。
结束语
总之,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进行施工时,应该首先考虑对出现问题的有效预防。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力量。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解析,可以有效减少路桥过渡段所产生的问题,避免资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冯忠居,程继夏. 路桥过渡段行车荷载的计算[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2]陈晓麟,吴颖峰. 路桥过渡段功率谱密度浅析[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3]叶国辉. 试论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1)
[4]柴雪荞. 铁路路桥过渡段加固处理施工技术[J].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1)
论文作者:房静黾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路基论文; 桥台论文; 桥头论文; 路堤论文; 路面论文; 地基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