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其对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创造出的新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另一方面,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载体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且自觉避免科学技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作用,应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无疑,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对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马克思论科学技术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尚不明显,那么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则走到了历史前台。19世纪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则把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历史的专家,马克思不可能绕开科学技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地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利弊得失,并就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微妙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论述。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思想体系,属意识形态范畴;技术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手段,属于物质范畴。尽管二者所属不同,但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技术是科学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运用,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相互推动。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像你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1]
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依照马克思的主张,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革新促使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动,相应地,矗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社会历史不断趋向前进。在此社会历史结构模型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促进劳动分工,改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改进劳动工具(机器),提高劳动效率;拓展人类活动的范围,加深人类对对象世界的改造程度;优化生产力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简言之,科学技术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早期资本主义所以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出比以往历史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无疑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而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能力越大,对对象世界的改造越是深入,人也就越是能获得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相关的。因此,马克思所精心论证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可能的。尽管科学技术把人从对自然的完全依赖中解放出来,但不可忽视科学技术与商品经济联姻时表现出来的负面作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试图把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转化为一个齐一性的物的体系中。人的生命表现为僵死的物,人与人的活生生的关系表现为商品与商品、货币与货币之间的物的关系。本来是人创造物为我所用,但结果却是物异在于人并获得了统治人的权力,从而与人相对立。马克思将这种现象称为“拜物教”。拜物教这一结果固然是资本无止境追逐利润的表现,但与其说科学技术是共谋者,毋宁说科学技术是占绝对支配地位的资本的工具或手段。在论及机器被资本利用来对人进行统治时,马克思指出:“机器被说成是‘主人的机器’,而机器职能被说成是生产过程中(‘生产事务’中)主人的职能,同样,体现在这些机器中或生产方法中,化学过程等等中的科学,也是如此。”[2]在资本逻辑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角色被定位为“致富的手段”,结果必然是科学技术与人的敌对,正如资本与人的敌对。因此,科学技术成为压抑人甚至消灭人的力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还承担着另外一项不为人知的特殊使命,即参与制造物化意识。正如卢卡奇判定20世纪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物化和物化意识的确立,马克思也提早窥探到了这一事实。一方面,马克思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精神发展创造”,这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更高的生产力要求更高的精神状况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结构的牢固性和广泛性使得人们认为这个所谓的物的秩序才是正常的、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被遗忘,由此产生一种拜物情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便是此意。虽然,科学技术并不必然导致拜物教,但它却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参与了商品生产,尤其是机器,也参与了货币和资本增值,正是凭借强有力的科学技术,资本创造了一个具有合理表象的稳固的物的世界。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制造拜物教的“手段”或“帮凶”。拜物教导致的结果是人们盲目地认同现存秩序,并丧失改变世界的意愿。事实上,资本主义也需要这样一种掩饰自身矛盾的物化意识结构。通过这样一套理性化的科学思想和僵死的技术设备,资本主义更容易把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要素同质化,从而更加有利于自身的政治控制、生活控制甚至思想控制。比如,资本家可以通过对心理学、管理学、工艺学的研究,找到控制工人及其心理的有效方法。福特制是一个典型。科学技术不仅促成一种愚钝的拜物教意识,同时也使人的精神世界萎缩、退化。工人阶级作为技术自律体系中一个部件或器官,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和死的机器并无两样。即使资本家也经历着异化,尽管他们并不自觉。结果便是,人成了物,精神世界变得荒芜。马克思曾不无感慨地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3]
从以上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分析,我们可获得如下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判断。第一,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双面的,既能解放生产力,促进人的发展,又能压抑人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究竟是何种性质功用,需要考察科学技术所运用于其中的实践形态;第三,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物化结构及物化意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素。这些判断可作为我们思考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出发点。
二、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历史经验一再证明马克思早在19世纪做出的判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正确性。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能否在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激烈地批判技术容易导致人的异化,但社会发展不可能离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及其所生产的世界俨然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借鉴、吸收和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为我所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充分发挥科学的心灵塑造功能,补充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人本教育理念的崛起,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向人本化,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太重视人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这部分是因为“人本”被片面地理解为“人文”,部分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学科不太适宜承担此重任。事实上,“人本”中的人指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科学等各方面素质综合、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人本”绝非单纯的是人文,前者远比后者内容更丰富,意义更深远。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亦是一种社会科学,内在地包含着科学精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而科学教育可起到辅助作用,因为“科学最宝贵的价值”是“科学的精神”[4],并且科学的一种“作用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5]。将科学冷酷的外表层层剥开,将科学的求真精神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科学思维的历险中体会生命对真理的热爱,必定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具体方式包括:把科学思想融入课程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科学实践环节、加强科学类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互动。比如,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师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时,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应有选择性地从科学史的角度强化科学的求真精神。
2.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过着网络生活。信息网络时代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们通过手机获得联络,通过电脑处理日常事务。如果还有谁不会在网上冲浪,他很可能被看作是20世纪的“古董”。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的网民多数为18岁—35岁的年轻人这一事实,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与时俱进。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虚拟性、隐匿性、迅捷性是受教育者畅所欲言、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有利平台,也是教育者迅速而客观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有利工具。因此,开设网络教育平台或载体,无疑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自从1999年清华大学学生自发创建第一个“红色网站”之后,各种理论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事实表明,通过网上的积极引导,配合网下(主要是课上)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根据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比如开设课程微博、学生QQ群、课程博客,甚至课程视频,通过这些学生已经接受并经常使用的方式来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科学技术日益延伸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方法,主动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教育方法。当前多媒体教学应该是教育者首先考虑的一种方法,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传播迅速、提供信息量大、表达方式直观多样等优点,从而更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开辟第二课堂。运用科学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包装,通过科学技术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生在受到强烈的直观冲击之时也会潜在地感受到所教内容。比如,在放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电影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学生在感受精彩画面的强烈冲击时,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或许这种方式更令人印象深刻。此外,高校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比如科学技术成果博物馆。由于每一件成果都在诉说着历史,讲述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因此,带领学生参观这些伟大的成果,展示成果背后的历史,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更佳。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运用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利用科学技术开辟第二课堂,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建立课堂课外互动的教学方法。
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警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物化”
马克思所批判的“拜物教”现象以及卢卡奇所言的“物化”并非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当前我们国家选择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此种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即都属于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则倾向于创造出一个“普遍的有用体系”。当人们接受了这种有用的体系之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交换价值原则来思想和行动,用是否有用来评判周围事物,结果便是拜物教和人的物化。当前出现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皆是明证。在这个过程中,不可小视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即当它和商品经济联手时,它多少具有“工具主义特性”对人的消解。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加以重视。
1.需警惕教育者和受教者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
在教育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是时代所需,无可指责。问题在于怎么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往往是双向互动式的,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都可以根据对方的实际表现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从而使得交流更为深入持久,更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教育者过度依赖科学技术,导致的结果便是不是教育者和受教者在交流和对话,而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在与受教者对话。双向的互动被弱化为单向被动的接受,更别提心灵的对话了。而如果受教者过于依赖科学技术的话,也会面对如上问题。比如,当前学生热衷或痴迷于上网,有的成“瘾”,有的成“控”,甘愿接受物的控制。当学生习惯于与物打交道并习惯了自己的小世界时,他也就不愿意去面对社会世界,即使是课堂。当技术处于强势而人处于弱势时,教育者和受教者会隐约感觉到一种物的力量在自律性地发挥着作用,自身的主体性正在被消解。也就是说,过于依赖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物对人的支配,进而是对人的否定。实际上,这与教育确立人的主体性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培养教育者强烈的责任心、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有效控制学生对于技术特别是网络的过度依赖,进而在一定的限度内利用科学技术。如果这个度掌握不好,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将被充分激活,教育也可能走向反面。
2.需警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高度理性化
如前所述,科学技术表现为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和一定的实践形态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有情感、意志、理性,与僵死的物截然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决定了此类教育不可能按照一套严格的、量化了的体系标准来加以衡量。而反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培养“某种人”的教学目标设定、经过严格计算化的学分设置、被体系化的课程设置、逻辑化的操作程序到标准齐一化的考核,多少都透出一种理性气息。固然此种模式有助于高效率地完成教育任务,但这种模式是否能避免对人主体性的压制,这值得商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此种理性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当前所谓的教学日历,固然对于教师的讲课进度是一个监督,但规定教师必须在某个时间将课程进展到什么程度,这本身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或者说某部分内容教师更容易展开,在这种情况下,进度拖后实属正常。如果教师完全遵照某种模式来做,那么任务就成为首要的,过程便成为次要的,由此活生生的课堂就有可能成为教师走马观花的场地。当教育过程越来越缺少与生命相关的属性时,教育者和受教者也就无法真正体验到教育过程中的自由和幸福,这实不利于人的培养。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采取尊重人、通过人、为了人的多样化的模式。
3.需警惕科学技术对人思想的限制
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之一便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考能力。但如果过于倚重科学技术,把思想的自由权利交付给科学技术,那么物的强力会窒息思想的活力。反过来,思想会默认科学技术所发出的声音是合理的,甚至是唯一的。如此一来,思想就丧失了批判的向度,如马克思所讲的“拜物教”意识,亦如马尔库塞所讲的“单向度的人”。特别是当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交换价值联姻时,科学技术对人思想的奴化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当前很多高校规定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且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课,如果不按规定执行,就可能会受到处罚。在这里,技术和一定的利益相联系,如果使用,交换来的利益就多,反之则少。问题在于,如果在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越普遍,频率越高,那么技术对人思想的压制也就可能越大。如果教育者已然具有“物化意识”,他们的思想本身就缺乏批判力,那么当这些教育者通过他们钟爱的科学技术来从事教育工作时,技术对于人特别是受教育者思想的压制效应将被放大。
总而言之,按照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辩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利用并充分挖掘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但同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可能被激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以避免技术异化导致的人的物化。从根本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人,通过人来教育人,其中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