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区域论文,产业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10X.2015.08.00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以及民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诉求,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地方政府追求特定目标动机的存在,使得产业转移过程伴随着大量污染转移[1],由此对中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区域转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已有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研究,多集中在区位选择影响因素[2]、转移动因与机制[3,4]、对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影响[5]、对碳排放的影响[6]等方面,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测度研究较少。在产业转移测度研究中,陈建军[7]采用产业竞争力系数作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标志性指标,对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进行测度,但该系数假定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品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刘红光等[8]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并结合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对区域间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度,发现中国产业转移明显有“北上”特征。非参数方法中,王业强[9]通过两种非参数方法对产业活动的空间效应进行分解,试图阐述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制造业区位变迁的内在规律。对文献的调查发现,因其所需要的数据易于获取,分析准确度高,且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产业随时间的变化,偏离—份额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产业转移测度研究中[10-12]。因此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来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旨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现状进行科学准确判断,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内在机理进行分析。 1 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 1.1 研究方法 1.1.1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确定 根据最新的行业分类标准(GBPT 475422002),从39个行业中选取35个行业计算污染强度(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其他制造业由于部分数据不全去除),借鉴M&W分类法,计算出中国第二产业35个工业行业的污染物强度系数,步骤如下: 最后,i行业的污染物强度系数: 1.1.2 产业结构变动系数 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变动的基本格局进行表征。其公式为: 式(4)右边的3项,为国家效应(NE),表示国家经济整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国家产业部门效应(SE),表示产业部门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竞争效应(CE),表示产业空间竞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3]。杨开忠[14]将式(4)的左边称为总增长量,右边的三项依次称为分享增长、结构性转移增长和区位性转移增长。 但经典偏离份额分析法存在严重的缺陷,是由于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没有从空间效应中分离出来,造成地区与部门之间相互依赖[15]。因此,Esteban-Marquillas[16]在模型中引入“同位变化”(Homothetic Chang,): 式(5)右边的第1项与第2项同式(4),第3项为纯空间竞争效应(NSCE),表示区域相对于整体经济的优劣势;第4项为分配效应(AE),表示某产业在某地区的专业化程度[13,17]。式(6)左边称为总偏离量,是实际增量与国家分量之间的差值,表示j地区i产业经济变量相对于全国所有产业部门平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3]。 1.1.4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本文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八大区域,八大区域的划分来源于2005年国家信息中心出版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其中,东北区域(NE):黑龙江、吉林、辽宁;京津区域(JJ):北京、天津;北部沿海区域(NC):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区域(EC):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区域(SC):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区域(MA):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北区域(NW):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南区域(SW):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西藏。 1.2 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 对产业转移的测度首先要严格界定产业转移的内涵。狭义的产业转移是指产业或企业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整体或部分迁移。而宏观的产业转移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区位的变化[18,19]。通过对产业转移内涵的论述,本文认为产业转移不仅包括产业或企业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整体或部分迁移,还包括产业生产份额在区域间此消彼长的过程。根据我国产业转移现状和特点,将产业转移分为集聚式转移和扩散式转移[20],前者指产业转出地为低水平发展区域,而转入地为该产业的高水平区域;扩散式则相反,产业转出地为高水平发展区域,而转入地为低水平发展区域[12]。 2 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布与区域转移 2.1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确定 关于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PIIs)]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21-23],但都强调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污染、高排放、资源性及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会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造成较大危害的产业。目前,国内学者大都采用夏友富[21]的定义,“PII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那些产业,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 关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方法,文献中有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方法是估计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即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第二种分类方法是采用“污染治理和控制支出”(Pollution Abatement and Control Expenditures,PACE)。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生产者的污染成本负担大小,来确定污染密集型行业,即单位产出PACE高的行业为污染密集型行业[24]。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Mani和Wheeler(1997),简称M&W分类法,它是依照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将钢铁、化学工业、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造纸和纸浆划分为污染密集型产业[25]。在国内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夏友富(1999)和赵细康(2003)的分类法,其中夏友富根据各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工业部门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划分了22种污染密集型产业[22]。赵细康[23]则按照Mani和Wheeler(1997)的方法,利用1991-1999年中国工业产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有关数据,计算得出每种排放物的单位产值的排放量,再对这3个值进行等权相加再平均,得到各工业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系数,根据该系数把工业行业划分为轻度污染密集型产业(Less Pollution Intensive Industry,简称LPII)、中度污染密集型产业(Middle Pollution Intensive Industry,简称MPII)和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Heavy Pollution Intensive Industry,简称HPII)。刘巧玲[27]利用COD和SO[,2]指标对我国产业的污染密集指数进行了计算,将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划分为水(COD)污染密集型产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划分为大气(SO[,2])污染密集型产业。 根据方法1.1.1进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如果某个行业的污染物强度系数大于均值0.085,则被认为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表1中黑色字体)。得出的结果与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中所规定的我国第二产业中的11个重污染行业大部分吻合。由于文章分析的需要,将污染密集型产业按行业类别进行分类,矿产资源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迁移的空间布局 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变动的基本格局进行表征。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污染密集型产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其在各区域间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地变化。 (1)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矿产资源开采业集中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中部区域如山西、河南,西北区域如内蒙古,北部沿海区域如山东等),其他五类污染密集型产业则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区域结构变动情况大体相似,一方面,与矿产资源开采业结构变动有一定的相似性,因其靠近原料来源地;另一个方面,东部沿海区域结构变动系数明显高于内陆,因其靠近消费市场。 (2)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地域分异明显。矿产资源开采业中,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要高于其它区域。其它五类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中,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沿海的山东、浙江、江苏、广东,中部地区的河南、河北、湖南的结构变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八大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最高,北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次之,京津区域和西部区域排名最后。 图1 1990-2012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各行业结构变动分布 (3)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在资源禀赋相对较少,经济发展落后且工业基础薄弱的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省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化程度不大。在有一定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的湖南、四川和湖北等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内蒙古和山西等能源大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动。在经济发展较好、离资源地距离较近且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等省,产业结构变动很大,系数均超过10。 2.3 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迁移的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 偏离—份额分析的参照区域通常是国家,被分解的经济变量可以是收入、就业人数、增加值及其他各种经济变量[28]。本文将31个省市划分为八大区域,并采用相关区域污染密集型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进行分解分析。 2.3.1 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迁移的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 从表2可见,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西南区域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口在3个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增长幅度来看,中部区域和西南区域就业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而京津和东北区域的则相对较小,甚至出现较大规模的负增长。将研究分为3个时段,即短期(2005-2011年)、中期(1999-2011年)、长期(1993-2011年),以减少因忽略产业结构或收入结构调整中的激烈变化信息所造成的影响[29]。由表2可知,①从长期看,除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西南区域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口在增长,其它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说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上3个区域。八大区域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迁移的结构效应均为负值,说明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区域就业的贡献越来越低。在空间效应方面,北部沿海、中部和西南区域就业人口有大幅度增长,可以看出,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由东部地区转移至中西部地区。②从中期看,除京津和东北区域外,其他六大区域的就业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污染密集型产业正在逃离这两个区域,而向中西部和沿海地区聚集。京津和西南区域的产业的分配效应值较大,说明这两个区域的产业集中度比较高。③从短期看,八大区域的结构效应均为正值,对比中长期的结构效应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在上升,污染密集型产业有扩大生产的趋势。另一个方面,中西部地区具有正的空间效应,而其它区域为负值,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明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是主要的转出地。总体而言,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迁移的竞争效应和纯空间竞争效应具有一致性,表面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从结构效应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中国中长期就业的贡献都在下降。从空间效应来看,京津、东北的短、中、长期都为负值,这两个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输出区域。沿海区域在短、中、长期的空间效应呈现不同的规律,这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大区域。相反,中西部地区则有正的空间效应值,这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迁入地。 2.3.2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分析 采用区域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空间竞争分量的优劣势在时间阶段上的变化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定位。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类型的定义如表3。集聚式和扩散式转入产业的区别在于产业部门初期是否具有优势,当初期有一种或者两种优势的,末期保持这种优势或加强另外一种优势的被视为集聚式转入产业;当初期不具有任何一种优势的,末期有一种优势的实现则被认定为扩散式转入产业。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分别对1999-2005年和2005-2011年的各区域各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进行测算,并以1999-2005年为基期对比分析2005-2011年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布局的变动,得出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在2005-2011年间,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布局有较大的变动,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区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其中,①在转出区域中,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数量最多的区域,分别有7、4、4个污染产业转出。在产业转入方面,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成为产业转入最多的区域。②从转移产业部门来看,矿产资源开采业主要由东北和东部沿海区域集聚式转移至中部和北部沿海区域,也有部分扩散式转移至西北和西南区域。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主要由东北和北部沿海区域转移至中西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化学工业与造纸行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式转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向沿海地区集聚式转移。 3 结论 本文选取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但地域分异明显,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2)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从结构效应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中国中长期就业的贡献在下降。从空间效应来看,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数量最多的区域,而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成为产业转入最多的区域。(3)从转移产业部门来看,矿产资源开采业主要由东北和东部沿海区域集聚式转移至中部和北部沿海区域;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主要由东北和北部沿海区域转移至中西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化学工业与造纸行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式转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向沿海地区集聚式转移。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承接了大量从沿海地区转移而来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地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完善整体的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阶段与特点,编制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有所选取地承接产业转移。(2)适当提升产业准入门槛,提高环境准入标准,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规划污染密集型产业进入生态工业园,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监管来推动产业的发展。(4)强化环境监管与执法,杜绝由于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与环境恶化。(5)研究制定重污染密集型企业退出机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重污染、低效率企业合理退出,优化产业发展并保护生态环境。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_产业转移论文
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