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公司 056000
摘要:现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文立足于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结合有效工作实践,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推广策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推广;分析
引言
现如今,国外许多国家的多数建筑都使用的是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在国外已广泛使用;而在我国,由于存在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技术能力不高等问题,装配式建筑并没有被多数建筑所使用。所以,不断去解决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管理及施工等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促使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而在我国能够被广泛使用。
1推广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2015年底在巴黎召开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184个国家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涵盖全球碳排放量的97.9%。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绿色发展是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适应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小型化多元化,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构造。装配式建筑不但改变了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规模转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激发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充分的对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进行应用。降低了生产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也是建筑行业文明施工的重要表现。对于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新时期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载体。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40年,建筑大拆大改每年产生15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这是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能、节材、环保。结构、围护与内装三体系相分离,内装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是创造百年建筑的最佳途径。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
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材料
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发展健康住宅,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极大地推动了绿色建材的发展。一般认为,绿色建材除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是: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荷较小(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等),不污染环境;在房屋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从而装配式建筑的不同构建均可以很好的与不同的墙体相适应,而且也可以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体系的构建均依靠各种较为轻质的原材料,不仅具有构件强度较高的特征,而且在重量上也实现了轻量化。进而通过填充不同的隔热与保温材料,最终使得装配式建筑完全适合民众居住。
2.2便于施工,不受恶劣季节天气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主要就是将已经加工制好的墙体模版构建加以安装。这种成型的安装似的的建筑方式极大的降低的施工的工作量,建筑过程中由于包含较少的湿法作业施工,因而也不再受湿法作业的条件约束。这都带来了建筑施工的便利性,较大的节约了施工的时间与各种施工资源,为建筑施工的成本降低带来益处。根据有关实践的测算,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的效率,基本可超过湿法建筑的3倍左右。另外,装配式建筑的各种构件均是在工厂车间里完成的,从而在比较恶劣的天气中也可以进行继续加工,只需将在车间中加工完备的建筑式样运送到现场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轻质
装配式建筑是同体积混凝土构件重量的1/2~1/3,从而减轻建筑物的基础荷载,节省建筑物基础投资和总投资;减轻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速度,节约人力物力。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重量轻,可减轻运输量(与黏土实心砖比),可节约运输费用。
2.4稳固性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火能力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强度较高,并且还具有防震、抗火、隔音效果好等一系列的优质特点。这些特点的取得主要依托于轻质材料的应用,这在降低装配式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也将不同的组成构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而不仅具有坚固性的特征,还具有了很好的柔性特征,从而提升了抗震能力。另外,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均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均能够达到国家A级标准,使其完全可以满足建筑耐火极限的考验。
2.5保温、节能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低导热性,使其可以满足建筑墙体保温的使用要求,其主要优点为:一是可以避免产生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下,热损失减少约1/5,从而节约了热能。二是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的热量,可以使室内温度变化减缓,室内温度较为稳定,生活较为舒适。
3如何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
3.1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目前,国务院、各地等都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文件,各地文件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会给建筑市场带来困难。因此需要编制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范体系,细化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防火、抗震等方面技术标准,制定规范的标准。同时装配式建筑在计价的时候,执行什么定额,是新编定额还是修订相关定额还是已有定额适用,各地都应明确,这样有利于造价人员在做造价时确保合理准确。在此过程中要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文件,主要可以从报批程序、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政财金融等方面来加大支持。同时政府投资项目要起好带头作用,可以率先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实施发展。
3.2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
构配件在生产时,采用高效生产技术,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质量;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减少建筑垃圾,节约建筑材料;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养护措施,加快模板周转速度,缩短使用工期,降低成本。总之,按标准生产满足规范的构配件需要不断优化。
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生产部分部件,其质量得到保障,是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保证基础,同时,部件运到施工现场组装,装配的施工技术也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企业应编制合理的组装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组装技术,使用与之最匹配的设备和机具进行组装施工,同时应不断总结施工工法,总结施工经验,提高装配施工技能,为类似装配式建筑施工奠定基础。
3.3强化施工队伍建设
装配式建筑施工不再是传统建筑施工,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综合型人才,主要表现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同时应鼓励本专科学校及职业院校开设关于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强化标准体系教育,这样是施工队伍建设才会不断强大。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推广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方向,提高建筑项目建设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改变传统建筑生产效率低的情况,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实现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陶澍.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和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41):171-172.
[2]张兰,李博.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研究[J].科技风,2018(30):102.
[3]陈伟.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推广问题探析[J/OL].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8(04):62-66
论文作者:崔红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构件论文; 体系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定额论文; 湿法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