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审计探讨论文_李颖,陈午飞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审计探讨论文_李颖,陈午飞

山东天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52000

摘要:在当前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广泛推广BIM技术的背景下,对项目全过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审计作为独立监督的第三方,运用BIM技术开展审计随技术发展提上日程,应树立模型审计及动态管理思维,加强全过程审计管理,做好资料储存与共享,提高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审计水平,推动BIM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工程;造价跟踪审计;BIM技术

1BIM技术的内涵

BIM技术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建筑信息模型,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在美国被提出,可以说BIM技术主要是使用一种数字化的方式去对物业设施自身的功能和物理特性进行描述。同时其也是物业设施信息知识源中的一种有效共享,同时其还组成了生命周期范围中的决策基础,并且这一决策基础从初始点开始其自身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可靠性。BIM其主要的前提就是将物业设施不同的阶段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使用协调合作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更新和插入,并且对其进行修改或者是对BIM技术过程里的相关信息进行抽取,使其能够反映并且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角色给予支持。BIM技术主站国的是数字化描述自身的共享性与操作性。

2运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审计的优势

(1)数据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分歧。BIM算量软件关联从设计阶段至竣工阶段的全过程,可以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以及施工过程,动态掌握项目变化,统一计算标准和规则,并加以数据存储,使各方认可数据,减少审查以及沟通的时间,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无效沟通与分歧。(2)动态把握,提高准确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BIM5D模型,随时将与造价相关的数据进行填充,及时对工程量和价作出计算与分析,有利于造价控制和审计原始资料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总量统计的方法,消除累积误差,通过实际造价BIM模型,跟踪检查全过程实际造价数据,监督各造价实时盘点,确保数据的准备可靠,并得到各方的认可。(3)过程管理,提高各方效率。运用BIM技术,将精细化造价管理细化到不同时间、不同构件、不同工序等。改变施工企业缺乏过程中造价管理问题,减少建设单位预算超支现象,大大提高各方造价数据信息的汇总及分析能力,根据变更情况快速及时作出造价调整,制定方案,并加以数据储存。最终在BIM模型的开展下,造价信息得到各方的认可,充分提高各方工作效率。当前工程体量大、集群多、技术复杂,导致工程造价变动的因素越发增多,对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需求。目前主流的造价软件只能满足投标预算和结算,无法实现各种造价分析的需求,施工单位对造价控制的手段缺乏或因建设单位对其重视不够,导致造价超预算严重,工程造价相关资料保存不完善、数据难以共享和协同,导致工程造价审计纠纷增多等问题的。而基于BIM的造价信息模型是一个存储项目构件信息的数据库,无论是造价审计人员还是从事造价控制的各方,均可在数据库中调取文件,运用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3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里存在的障碍

3.1数据传递难

BIM技术其自身在进行应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数据传递困难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BIM软件其自身并不能够对数据传输的共享性给予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现有的BIM分析软件自身也并不具备一定的兼容性与交互性。例如,BIM技术并不能够与OA办公系统还有电子设计系统保持有效的结合,虽然其自身可以对数据进行上传,可是其仍然需要多各方对其进行审批后之后才能够对数据进行下载与查阅,并且其进行审批的流程十分的复杂。

3.2运用BIM技术的水平尚需逐步提高

现在的BIM行业教育的工作量很大,总体上形势已很好,主要依赖各软件生产厂商、高校、BIM咨询服务单位等,面向的对象也主要是学生、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等,而作为独立监督的第三方审计人员对BIM技术运用的敏感度不足,关注度少,未来急需培养一批懂技术运用,懂沟通协调的专业BIM审计人才,方能满足逐步全面推广的BIM技术运用全面性的要求。

3.3BIM技术标准的统一性问题尚需解决

BIM技术的应用分三大阶段:设计、建造、运维,还有一个大阶段是智慧城市的应用,三大阶段的数据打通对BIM技术的价值发挥有大作用,也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变革。目前,国内设计等前期阶段的BIM技术还很欠缺,所以现实工作中的BIM应用状况必然存在着设计的工程绘图软件与BIM算量软件之间的对接转化。通过BIM算量软件自身设计的转化接口,可以读取绘图软件信息以及转化,但由于现有的工程绘图软件与BIM算量软件之间由于公司商业秘密或者开发人员的软件编写习惯等会造成接口之间存在一定的疏漏,使得工程图与BIM算量软件中图形存在一定的误差,容易造成工程的漏项或者其他失误等,导致后续纠纷发生,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协商解决技术标准统一的问题。

4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优势

与传统的跟踪审计比较起来,对于BIM技术进行使用是具备优势的,其不论是字啊在投资决策亦或是字啊项目设计或者是招投标阶段,等阶段中都显示出了自身非常明显的发展优势。

(1)项目投资决策可以说是当前整体项目建设中的初期阶段,并且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于项目自身的投资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并且使其能够对投资方案给予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为优秀的方案,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整体项目建设的全程都起到了一定得要影响作用。BIM技术则使用三维模型对其造价和时间维度给予有效的分析,使用BIM5D去对项目进行虚拟建造,能够非常直观并且清晰的将项目全过程展现出了,并且还能够对预算项目造价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使得确保了项目方案自身的科学性得到了合理保证。同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审计监督通常要求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如果投资决策是正确的,项目成本受设计过程的影响很大,而最有效的控制设计方法是限制设计。项目设计可以说是在一定的成本限制中去进行的,技术外观可以获得有效的满足。

(2)树立两个思维,一是模型审计思维,改变传统的数字造价管理思维,不再简单的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估算数据、施工图的设计概算数据、工程量清单数据、合同价、变更签证数、结算数等一系列数据作为依据进行审计,基于BIM技术运用的背景下要转换为模型造价审计思维,利用设计阶段建立的建筑模型,对利用模型生成的造价信息,包括变更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然后将工程造价信息一步步录入模型,得到模型工程量和造价,从而生成施工图预算,到施工阶段通过对模型数据和信息的维护得到结算、决算造价与真实指标信息,开展结算和决算审计。二是动态管理思维,改变以往出现设计与造价控制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变更频繁的现象,动态生成BIM模型,大幅提升项目协同效率,降低错误率和纠纷发生的可能性,项目参建各方和审计方通过BIM模型进行动态造价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各种造价信息,不断优化项目,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实施。

5总结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的造价跟踪审计中对BIM技术进行使用,可以快速的对项目当前的投资与决策给予实现并且完成项目设计和施工全程中的造价控制工作,使其可以对项目工程造价在管理上的精细化给予实现,从而使得审计的工作自身的效率和精准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说这种情况使得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得到来了有效的提升。其自身的使用当前仍然有一些局限性,相信在日后伴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以及政策的不断推动,其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里的使用前景会更为光明。

参考文献

[1]王洁.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OL].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84-186.

[2]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24):68-70.

[3]陈鸣.BIM技术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月刊,2016(3):28-29.

论文作者:李颖,陈午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审计探讨论文_李颖,陈午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