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凤云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30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14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心理护理的方法,分析其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部疼痛、眼胀、充血、视物模糊等症状积分明显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提供治疗依从度,快速改善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青光眼;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05-01

青光眼为临床常见眼科疾病,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的一种眼部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临床发病率在1%左右,危害巨大,为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1],严重影响患者的眼部健康。青光眼的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故在临床的护理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心理护理在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其护理效果,为临床的护理提供参考,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14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3.5+4.5)岁,病程1d-3年不等;对照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1.5+4.5)岁,病程3d-5年不等;所有患者均符合青光眼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眼睛疼痛、肿胀、视力锐减或眼部干涩疲劳、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等;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5例;排除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眼癌等眼部病变;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等无明显差异,可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1)发病初期。患者入院后,对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估,向患者阐明本病的症状、对视力的损害、治疗方法、治疗禁忌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对护理的内容与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进行讲解;时刻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变化,做出心理评定;重视视力下降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的影响,预防患者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如跌倒、碰伤、擦伤等;视力受损会导致患者在适应周围环境转变和社会角色转变方面产生诸多不良情绪,容易焦虑、烦躁易怒,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进行心理疏导,理解患者所承受的身心折磨,使其配合临床医护工作,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2]。(2)发病中期。疾病中期时患者已能接受疾病并配合治疗过程,但易对疾病事实产生愤怒和敌对情绪,特别是青光眼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心理上常有孤独感,加上长期在住院环境中,情绪易暴躁,或不愿与人交流;护理人员此时应耐心、细心地进行沟通和护理,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不适感,并积极引导家属,多关怀、体恤、照顾患者,使患者合理抒发自己的不良情绪,使护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护理对策[3]。(3)发病后期。等待康复的过程中,患者易产生焦虑、担忧、期待等心理反应,影响实际康复速度;对该类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避免提高眼压、影响视力的动作,提醒患者多注意休息;对于短期效果不理想的,应告知患者进行日常的用眼护理,注意用眼保护和自我调整可促进视力的进一步恢复,同时不良心理可能影响恢复效果,应努力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4)个性化心理教育。针对患者不同的心需求,分析不同患者的年龄、性格特点、文化层次、爱好等,提供个性化护理,对疼痛显著者应做好疼痛教育与护理,配合积极的护理与治疗,使其身心都处在舒适状态;对于视力严重下降者,做好病房环境的维护,积极给予患者生活护理,使其适应新的角色[4]。(5)获得社会支持。家庭、朋友、亲人及社会支持对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征得家属的理解,指导其积极地参与治疗,体谅患者的感受和学习相关保健知识,成为患者有力的精神后备力。同时给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家庭氛围,尊重和关心患者。

1.3观察指标:(1)观察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值越高说明越严重。(2)观察护理后症状积分情况,包括眼部疼痛、眼胀、充血、视物模糊等,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 )表示,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取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体制也在不断变化,逐渐转变为整体护理与责任护理相结合的全面身心护理模式。心理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方面,已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的重视。青光眼心理护理的重点应了解不同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症实施护理和引导,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和依从性,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部疼痛、眼胀、充血、视物模糊等症状积分明显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情绪,缓解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预后。因此,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作用不可低估,对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岱霖.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09,2(5):1734-1735

[2]张玉红.分析眼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4(17):150-151

[3]曾令霞.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142-143

[4]肖红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2014(7):114-115

[5]叶永青,梁燕.共情技术在急性闭角形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944-1945

论文作者:王凤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凤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