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5G跑起来,我们可以更快一些
马继华
人们正翘首以盼,5G马上就要来了,日前,已经有媒体报道,工信部很有可能在今年5·17电信日下发5G临时牌照。届时,5G时代将实实在在地开启。
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长河回溯几十年,就会发现,通信的进步是越来越快的。在中国,从2G到3G大约用了十几年,而从3G到4G只用了5~6年,如今,4G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5G的到来是顺理成章。
但同时业界对此也发出多种声音,或褒或贬,“5G将推动行业甚至社会变革”“5G是否过热”“5G变数很大”“在5G上的巨大投资可能难以得到预想中的回报”“虚假5G”…… 如火如荼的5G建设对于当下来说是否过快?
在老百姓看来,当然希望5G尽早到来,因为在5G时代,人们可以享受到比4G更快的网速,也会有更便宜的流量资费,不管是上网看视频还是打游戏,都会更畅快。当然这还只是人们能想到的,因为5G的到来,会有更多想象不到的精彩应用出现。
取1.3.2所制备的花桥板栗淀粉凝胶样品,取一小块样品使其均匀分布在贴有双面胶的扫描电镜专用铝载物台台上,并在上覆盖一层厚度约为20 nm的导电带。将铝载物台放置于离子溅射镀膜仪中,对样品进行喷金处理,120 s后将铝载物台取出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观察,电子枪加速电压为10 kV。
从以上角度来看,5G的发展有点慢,雷声大雨点小的发展态势让老百姓和厂商们急不可耐。论需求,5G的发展速度还可以更快一些。
对于5G,运营商的态度则是既爱又恨。运营商希望通过5G的发展摆脱流量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可同时他们又担心,网速越快自己的存在感越低。故而,运营商在5G时代必须找到新的“杀手级应用”及新的商业模式。运营商更担心的是,5G虽好,但建设费用可能很高,这样高的投入不是谁都可以承担得起的,还不知道何时能收回成本。
手机厂商更期盼5G早点商用,因为在带宽的限制下,智能手机的研发遭受严重阻滞,加上缺乏新的应用拉动,导致智能手机的设计同质化严重、销量大幅度下滑,如果没有5G来救急,恐怕很多厂商将撑不住。
不过,需求说了不算,5G要想真正做起来,还要看标准与技术发展程度。从现在5G标准进展来看,R15依然没有最终定型,其他的也要推迟,这让设备商想快也无能为力。整个行业弥漫着一种蹲在起跑线上却迟迟听不到发令枪响的尴尬。
哪些设备商会迫切希望5G早点商用?最迫切的当属华为,因为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有的设备商则希望晚一点商用,以期能够追上华为的步伐。可是,技术发展不会停,你追上了这一步,下一步可能又被拉开了很远的距离。
由此,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稳步向前,特别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技术的质量和性能领先所有国家,我们将大范围的越来越多地采用特高压这一新型技术,也逐步成为各国使用的技术。这一冠绝全球的特高压技术推向全球,以较低的成本让更多的人享受美好生活的技术,满足人民未来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制定激励青年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政策 各省市、地区、学校可以针对青年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奖励方法,调动青年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提高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的积极性[7]。难免有一些青年教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培训,认为培训的结果不会对他们的教学产生影响,从而让培训流于形式。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制度,激起青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国内的5G建设在地方政府、运营商、设备商等的联合推动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很多热点城市已经走在了前面,发展虽然很快,但还算是按部就班,没有走国外某些运营商“假5G”的路子。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支持力度还可以再大一点,牌照发得更早一点,我们的5G建设速度还可以更快一点。(作者为通信行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