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作形成的产物。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本文主要从风俗习惯的差异,价值观差异来论述,并且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提出了克服这一交叉文化障碍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差异 交际 影响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等各方面人类所有的特征。因此,要实现民族间语言的交际,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特别注意跨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
1.风俗习惯的差异:
(1)做客的礼节:在做客的过程中文化的差异常常会产生语用失误和文化碰撞。中国人宴请宾客的时候, 总是准备好丰盛的菜肴, 却对客人先致歉说:不好意思, 没有什么菜。而此时西方人看到满桌的美味佳肴则会对主人的话感到非常惊讶。另外,根据英美的礼节客人应尽量用完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以表示自己非常享受主人准备的佳肴。而根据中国的礼节,客人应留下一些食物与饮料,以表示自己非常享受主人准备的佳肴,已经酒足饭饱,对主人准备如此丰盛的食物表示感谢。
(2)对待称赞的不同反应:受到称赞时,西方人通常乐意接受赞美,并说Thank you以表达她对赞美的感激之情, 而中国人很可能谦虚地说“过奖”或“不敢当”。双方都表现得有礼貌,然而,中国人可能误认为西方人不够谦虚,西方人也可能误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当别人夸奖“You are very beautiful”时, 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对这句话的反应反差很大。西方女性通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并热情致谢。而东方女性通常持怀疑态度,并尽可能回避。
2.价值观差异:只有透过中西基本的价值观念来看待文化碰撞,才能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表现。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独立,精神、机会均等、竞争等基本的价值观;中国人注重团体相容、家族纽带、人际交往、合作等基本的价值观。中国人尊敬老年人,认为老年人经验丰富,富有智慧;而美国人珍视青春,认为青春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中国的老年人表现得端庄,稳重, 而美国的老年人总想表现得有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称的表示。但在西方,“老”意味着衰弱和不被社会所用。一位美国教授应邀到一所学校讲座,话题是市场营销。当谈到一种溜冰鞋在美国老年人中很畅销时,中国学生都感到很吃惊。有学生当场告诉教授,这种鞋在中国的老年人中没有市场。教授不解,经学生解释后才知道:中国老年人的概念是六十岁以上,并且这类人做溜冰运动的很少。教授十分诧异,因为在美国, 70岁以上的人才可以被认为是“old people”,而且老年人忌讳“old people”这个称呼,所以人们经常用“senior citizens”来代替。
二、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著名语用学家Grice认为在理解话语中隐含着意义上的合作原则中有四大准则:
1.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即不要说自知是虚假及缺乏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即说话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即说话要避免晦涩和歧义,要简练而有条理。
违背这些准则,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交际障碍。首先,文化差异导致信息的误导,使人们在交际中获得不确切、甚至有时是错误的信息。例如:西方人对狗情有独钟,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将其视为宠物,倍加爱护,因此说“You are a lucky dog.”时是想向对方表达一种爱慕之情。然而,由于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语句大多含有贬意,中国人则认为是污辱加以敌视。其次,文化差异导致交际障碍。不同语言的人对同一事物思辨、推理方式不尽一致。交际中如不注意其差异,就会出现交际障碍,造成相互间信息传递不畅。例如:“You chicken!” 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这里的chicken指胆小鬼, 而汉语中却无这种比喻,中国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英语中的“胆小鬼”竟然是鸡!
三、克服交叉文化障碍的路径
首先,注意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同国度之间有不同交际手段,有意识地注意该语言与母语间的文化差异。我们在使用某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注意这种语言的特定文化,注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同时还应注意把母语中的文化蕴意适时地传达给对方,使自己和对方都能尽量正确地运用语言。其次,要承认、理解文化差异,相互适应、融合对方文化。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使各国间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以达到相互间的融合,这样就会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总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要掌握了解其语言文化,培养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避免出现交际误区,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4月。
[2]许火良光 《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990年5月。
[3]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
论文作者:王茜亚 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文化差异论文; 文化论文; 语言论文; 差异论文; 老年人论文; 中国论文; 中国人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