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后香港的经济地位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_香港经济论文

1997年后香港的经济地位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_香港经济论文

“九七”后香港的经济地位与海峡两岸的经济协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香港论文,海峡两岸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

在“九七”临近的时候,我们对“九七”后香港的前途持乐观态度,对香港能够保持持续稳定与繁荣更加充满信心。同时,我认为邓小平先生以“一国两制”方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伟大战略构想,将对香港的长期发展和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产生积极的极其深远的影响。

“九七”回归后,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具有坚实的基础

近四十年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香港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1995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为11113.91亿港元,人均17.95万港元,约合2.3万美元,居世界前列。香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香港总面积仅1092平方公里,却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贸易实体,1996年,香港的对外贸易总额达29336亿港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330万只,连续五年居全球之首;目前,香港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还是世界最大的成衣、手表和玩具出口地。

香港从实现经济起飞到成长为经济发达地区,其间仅经历了短短的四十余年时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香港人民、实业界精英的艰苦努力是香港奇迹产生的基本原因;健全而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是香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经济的高速成长亦是香港经济实现经济起飞走向发达经济的重要推动因素。当然,有利的世界经济环境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九七”以后香港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和繁荣,能够保持并进一步加强其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绝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是具有坚实的基础的。

第一、中国将坚决贯彻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处理香港事务,继续保持以四大自由为特点的香港自由港经济模式。

同时,香港作为国际的金融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不会动摇。中国政府将保持“九七”后香港货币金融制度的独立性,大陆和香港仍将继续保持两种货币制度,两地金融当局仍将保持现有相互独立的合作关系。香港的经济特点和新型离岸转口贸易将赋予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更新的内容和更强的生命力。

第二、近几年香港经济的实践表明,香港经济具有很强的经济风险意识和经济调整能力。90年代初期,面对严重而持续的世界经济衰退,香港经济也出现了严峻的困难,1994—1995年香港经济经历了周期性的局部调整,当时海内外有不少人对香港经济能否在短期复苏持怀疑态度,但在1996年的经济实际表明,香港经济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加速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了稳定的增长。90年代以来,香港作为世界经贸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与它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航运业、转口贸易及资讯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经济高速增长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1978年以来祖国大陆平均经济增长10%,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90年代初期,祖国大陆经济增长率仍在9%以上,同期祖国大陆对外经济贸易有了快速增长,1996年祖国大陆的对外贸易总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这对香港转口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未来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将可能保持较高的速度,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回归祖国的香港将产生更加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78年以来,香港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还得益于香港与祖国华南地区日渐紧密的经济协作,这一重要的经济协作进程极大地拓展了香港的经济活动空间,使香港开始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中心。未来一段时期内,华南地区仍将以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率快速发展,香港回归祖国在获得更为直接的可靠的经济腹地后,香港世界经贸中心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进入9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如地价等经营成本全面而持续上升对香港长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香港制造业北移后的空洞化问题及与之相关的香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问题等。客观地说,近年来港英当局在某些方面所采取的不负责态度和短期性行为是使上述问题难以解决且日渐突出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未来的香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下,能够从长期性战略性的高度,研究并规划解决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九七”回归后,海峡两岸经济协作将进一步加强,香港在其中将由目前的中介作用逐步发展为直接推动作用

海峡两岸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各种资源组合的差异,呈现出很大的经济互利互补性,具有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可惜在80年代末期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合作的优势没有得到利用。

进入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发展,大量的台湾企业到祖国大陆投资,积极推动了海峡两岸的贸易往来,也正在积极地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协作的发展。

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最主要的特征是一般贸易往来已快速发展为投资为主的经济协作。1995年祖国大陆海关进出口总额为2808亿美元,其中对台湾贸易总额已经达到178.8亿美元,占总额的6.4%。估计1996年祖国大陆和香港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海峡两岸的贸易往来直接促进了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投资。1988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协议直接投资金额为4.2亿美元,1991年为14亿美元,三年增长2倍多。1995年已骤升为262.5亿美元。1996年估计会保持1995年的水平。根据统计,1995年我国实际利用海外和港澳台投资481亿美元,其中台资为32亿美元,占6.6%。目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直接投资地区,约占台湾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

由上述不难看出,经过短短几年时间,海峡两岸的经济协作关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长期以来,台湾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北美市场,而如今已经明显转向依赖高速成长的祖国大陆市场。

如我们所知,香港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可以说没有香港的存在,海峡两岸的经济协作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当然,港台间经贸关系的发展也极大地依赖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从贸易方面看,1969年以前,港台双边贸易额未曾超过1亿美元,直到1978年才突破10亿美元。70年代末,祖国大陆与台湾两岸间接贸易恢复后,港台贸易因之有了较大的发展,台湾在1987年开放祖国大陆探亲及解除外汇管制后,港台贸易进入急速扩张期,当年双边贸易额就达48.2亿美元,1990年突破100亿美元,1992年就已达到171.9亿美元。从投资方面看,1978年以后,香港对台湾的直接投资有迅速增长。1982年至1986年,香港对台直接投资1162项,金额6亿美元。同期,台湾对香港却投资甚少,不足1000万美元。1987年后情况大变,据台湾方面统计,1987—1991年,香港对台投资330项,金额9.5亿美元,而台湾对香港投资93项,金额约40亿美元。此外,港台间的金融业的交往和协作也有了很快的发展。

目前,香港已经成为台商海外投资的资金调度中心,并已成为台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出超地区;台湾则是香港重要的进口与转口市场和资金来源地。

展望未来,我认为“九七”后香港在海峡两岸经济协作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间的经济协作关系将具有新的含义。十几年来,台湾以香港作为中介与祖国大陆所进行的一切间接经济贸易往来,如今已经具有显而易见的直接贸易性质。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香港与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间经贸关系,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加强或改善海峡两岸经济协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祖国大陆与台湾间的经济往来所起的作用将逐步由间接贸易转变为直接贸易。这对于进一步发展海峡两岸的经济协作关系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同时,我相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将成为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间解决有关争端的典范。海峡两岸经济协作关系将在其影响下取得长足进步,这是造福全中国人民,也是利及全世界的大好事。

标签:;  ;  ;  ;  ;  

1997年后香港的经济地位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