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的历史发展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的历史发展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性论文,非公有制论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在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又对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一系列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的发展,是其中非常突出的方面。可以说,在这方面实现了历史性发展。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公有制理论的发展,二是非公有制理论的发展。当前,各种新闻传媒对前一方面的发展已经作了较充分的宣播,但对后一方面的发展则似乎分析得不够。其实,前一方面的发展固然是首要的,但后一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的历史性发展的涵义

1956年我国在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事实上就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党就需要回答:在这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要地位的条件下,非公有制处于什么地位的问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56年9 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实行集中经营的,但是也需要有一定范围的分散经营作为补充。”〔1〕这里所说的分散经营包括个体的手工业、 商业和农民的家庭副业,并不包括其他的私有经济。

毫无疑问,把社会主义经济确定为主体地位,是正确的。但历史经验表明:把这些分散经营只是确定为补充地位,并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然而,这个结论是在并没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作出的。如果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那么,提出这一点也确有某种实事求是精神,实属非易。但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刮“共产风”,连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和按劳分配都遭到了否定,这种分散经营更是首当其冲。

1961年开始实行经济调整后,这种错误得到了纠正。1962年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89条明确规定:“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恢复了党的“八大”的提法, 并且加了“必要的”3个字。但从1966年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由5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左”的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发展到了顶点,这种分散经营被扫荡无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制度”。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适当发展,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2〕这就恢复了原有的提法,又加了“有益的”三字。

此后,党的中央全会和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个问题的提法又有所发展。比如,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范围扩大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并提出了“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3〕198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又把多种经济成分的范围扩大到了私营经济。〔4 〕从而把非公有经济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完整的地步。但所有这些都没有根本改变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提法。

在上述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作了历史性的发展。“十五大”的发展主要有: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显然,这里所说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是作为经济主体的公有制,但同时也包括非公有制。当然,没有根据把非公有制看作同公有制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但二者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不仅如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乍一看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等提法,似乎只是讲的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5〕但在实际上,相对于过去长期流行的提法,即公有制主体地位就是公有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优势,甚至国有经济占优势也要国有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优势。这些新的提法显然又为非公有制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理论在上述的定性、定量和发展空间三方面所作的发展,同50年代下半期以来流行的“补充”(或“必要的补充”或“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提法相比,是一种历史性的发展。就是说,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边界,因而,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从超阶段的、盲目追求单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适应实行计划经济要求的所有制结构,到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行市场经济要求的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历史性发展的科学依据

1949年建国以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经验证明:哪个时期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都比较适当,这个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就快;哪个时期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过小,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慢。这可以说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性现象。但这里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适当,就是要把它看作是并发展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补充部分,更不是一个可以随时消灭的部分。

由于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国有工业和非公有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变化较大,这个规律性现象在工业领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揭示这方面的规律性现象对于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其意义也更为重要。

表1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单位:%)

年份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非公有工业

1949 26.3 0.573.2

1953 41.5 3.255.3

1957 53.7 19.027.3

1978 77.6 22.4 0

1996 28.5 39.432.1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第98页;《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415页。

说明:1957年以前,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在这以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等。以下同此。

表2各个时期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 (单位:%)

时期年均增长速度

1949~1952年34.8

1953~1957年18.0

1958~1978年 9.7

1979~1996年14.9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第21~23页;《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413页。

上述资料表明:1949~1952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见表2)。这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有一个特别突出的、 为尔后各个时期所没有的有利因素,即是一种恢复性的增长。这个时期虽然也发生过对资本主义经济限制过多的情况,但总的说来,基本上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纲领,使得各种经济成分(其中包括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组成部分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见表1), 在国有经济的领导下得到了适当的发展。这显然是这个时期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1953~1957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见表2), 这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值得提出的是:这个时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当然,在这两方面也都发生了一些问题,如发展重工业过快,社会主义改造速度过快、时间过短、面过宽(尤其是1955年下半年以后更是这样),但总的说来,基本上是健康的。但要着重提到:“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1953~1955年)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是比较大的(见表1);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另外, 这个时期工业总产值基数仍然较低。这样,这个时期工业总产值仍然赢得了仅次于1949~1952年的增长速度。

这里需要说明:1949~1952年和1953~1957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还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这两个阶段比原来预计的时间要短得多。前者曾经预计要10~20年,后者曾经预计要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而且,历史经验也已表明这两个阶段的时间都过短了。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占了主体地位。这一点与前述两个阶段是有原则区别的,现在也没有必要再回到以前两个阶段,但考虑到上述两点理由,分析这两个阶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是颇有启示意义的。

1958~1978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是最低的。这里也有特别突出的、其他各个时期所不具有的不利因素,即1958~1960年“大跃进”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这个时期,公有经济(主要是国有经济)的过度膨胀,非公有经济的趋于萎缩乃至濒临灭迹(见表1),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1979~1996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又大幅度提高了。这个时期增长幅度虽然低于1953~1957年,但“一五”时期工业增长速度有过快的缺陷,而且基数比1979年以后要低得多。这个时期工业的高速增长同贯彻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方针,有着最重要的联系。这个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有了迅速的提高(见表1), 因而对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极重要的作用。1978年,非公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额所占的份额为零,到1996年上升到33.5%。〔6〕当然, 这个时期工业的高速增长还有其他原因。择其要者有改革开放效应(改革不仅限于调整所有制结构,还有其他许多重要内容,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成长阶段效应(我国在80年代即开始进入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和良好的国际环境效应(包括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但不容置疑,非公有经济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视野不仅限于工业而是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那还可以更全面、更清楚地看到上述的规律性现象。

表3各种所有制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经济

1978 56.0

43.01.0

1993 42.9

44.8

12.3

1996 40.8

35.2

24.0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1997年11月12日第2版。 这里所说的在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所占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5个百分点是属于国有的,有2个百分点是属于集体所有的。

表4各个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 (单位:%)

时期年均增长速度

1953~1978年6.1

1979~1996年9.8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1997)第792页。

如前所述,“一五”时期的前半期非公有制占的比重还比较大,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这在1953~1978年的26年中,这段时间是很短的,而余下的20多年,非公有制经济是趋于萎缩的,到1978年,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因而完全有理由把造成1953~1978 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仅达6.1%这样的较低速度,看作是同50 年代中期以后“左”的路线否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相联系的。

基于上述理由,也完全有根据把1979~1996年经济增长达到9.8 %这样高速度看作是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比重迅速提高(见表3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迅速增大相联系的。非公有制经济要素投入的迅速增长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表5非公有制经济要素投入的增长

年份从业人员 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量 占全部就业人绝对额占全社会固定资

(万人) 员的比重(%) (亿元)

产投资的比重(%)

1980119.013.06

1981178.318.55

1982210.817.13

1983321.822.50

1984 370.30 409.022.31

1985 440.36 535.221.04

1986 550.41 649.420.81

1987 700.50 795.920.99

1988 920.651022.121.50

19891250.691032.223.40

1990

17629.601001.222.16

1991

1877

10.031182.921.14

1992

2056

10.761222.015.13

1993

2560

12.942829.121.64

1994

3406

16.004668.227.39

1995

4136

18.205831.729.13

1996

4546

19.207257.231.58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78~1987)第15页;《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96~97、150页。

说明:①这里所说的全部从业人员未包括农业和乡镇企业;1984~1989年未包括乡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②1980~1992年固定资产投资未包括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制经济。

可见,80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劳动力投入方面或者是资本投入方面,都以比公有经济高得多的速度增长,因而这两方面的比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充分表明非公有经济是改革以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仅如此,它还是改革以来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6 改革后四个经济周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和各个周期波动幅度之比较

年份 增长率(%)波动幅度(波谷年与波峰年

相差的百分点)

1979~1983年7.7 7.3

1984~1986年9.0 6.0

1987~1991年7.9 7.8

1992~1996年

12.2 4.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42页。

表6的资料表明:从总的走势看, 改革以后四个周期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趋于提高的,波动幅度是趋于缩小的,就是说,这期间经济增长开始走上了稳定、高速增长的轨道。而表3和表5的资料表明:改革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及其要素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是持续增长的。据此可以判定:这期间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经济也很难实现稳定增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历史性发展的重大实践意义

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现阶段我国最重要、最基本问题。“十五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其重大实践意义集中起来说,就是(或者是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

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就要建立这种经济赖以存在的微观基础。改革以前的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所以,在这方面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造成为市场主体。但如前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一项重要内容。诚然,改革以来我国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按照“十五大”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来看,并没有完全到位。因此,当前突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但如果忽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项改革任务,也是片面的。

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三重意义:第一,既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发展社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能为发展生产提供一个重要动力。第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固然有赖于作为经济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但前者也是后者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在这方面突出事例,就是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下岗人员重新就业的一个重要场所。还要提到:尽管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以及个人拥有庞大的金融资金、丰富的和并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劳动力资源(其中包括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空间还很大,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对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是不利的。

稳定。我们说发展非公有制关系到社会稳定,也包括多重涵义。就改革以来和今后一段时间来看,非常突出的重要方面,就是在解决关系社会稳定的就业问题方面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巨大作用。

如前所述,改革以前,非公有制经济几乎濒临绝境,他们的从业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少得难以统计。但到1996年,他们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不包括农业和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下同)的比重上升到19.20%。如果就改革以来新增从业人员来说, 这个比重还要大些。1979~1996年,全部新增从业人员14160万人,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新增从业人员4546万人,占32.1%。〔7 〕需要着重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是巨大的。伴随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原有公有制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还有释放出数额大得惊人的劳动力。显然,解决这些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单靠发展公有制经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力量。如前所述,就非公有制本身来看,它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而且,这样做,对于发展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有着重大意义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又是大有可为的。因此,如果忽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实现社会的持久稳定是有害的。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4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3页。

〔3〕《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政策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32~33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1~32页。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1~23 页。

〔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413页。

〔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96~97页。

标签:;  ;  ;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理论的历史发展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