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机体认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学习、记忆、语言、思维、情感等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的基础是大脑皮层功能正常,若电脑皮层功能或结构异常,会导致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失语、失用等改变。报道显示[1],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情况下,高血压和空间记忆、注意力、组织能力、推理能力等多方面认知功能表现出负相关,尤其中年期即存在高血压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易引起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循环阻力增大,大脑认知、记忆功能区血流灌注减少,同时高血压还会引发皮质下腔隙性脑梗、脑白质受损等各种不同类型脑损伤,并且降压措施不当会加重大脑供血不足,局部缺血氧,致使神经元变形,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临床实践研究表明[2],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上具有一定作用。本文通过向大家介绍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降压药物抑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机制等,为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导致痴呆提供参考。
1.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
目前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认知主要有:(1)
脑血流灌注不平衡:长期血压上升易导致动脉中膜增厚、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上升,大脑认知功能区血流灌注减少,额叶前皮质、扣带前回皮质、皮质运动区、海马区均出现脑血流减退现象,导致患者注意力、执行力、处理信息速度受限。且大脑对氧及葡萄糖敏感,脑血流降低影响氧和葡萄糖供给,脑内能量代谢改变,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同时高血压易引发脑卒中等急症,导致神经功能受损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2)脑白质受损:高血压患者血压高致使脑血流自我调节能力降低,脑细胞和脑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导致脑血管受损,脑白质小动脉结构变化,继发缺血性脑梗死,损伤白质区,中断各功能区之间联系,阻碍信息传递,出现认知功能障碍。(3)脑灰质受损:研究发现[3],高血压与脑萎缩有密切关联,认知障碍患者内外侧的颞叶区和扣带回、顶叶、额叶区均会出现结构改变。(4)高血压会导致患者脑毛细血管和大动脉受损,破坏血脑屏障,增加血管通透性,累积脑实质内的β-淀粉样蛋白。β-淀粉样蛋白会导致内皮细胞自由基产生过量,致死神经元细胞。(5)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因自主调节神经系统平衡被打破,增加交感神经活动性,血压曲线异于正常人群的杓型曲线。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升高让心脑血管及靶器官长期处于负荷状态,加速心脑血管硬化,阻碍血流,易诱发脑出血,加重脑功能区受损,使认知功能出现问题。(6)降压不当:高血压患者降压过度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度,大脑血流灌注缺乏,局部血氧不足,神经元活性降低,改变脑白质,引起神经元变形而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降压药物抑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机制
有相关研究表明,抗高血压治疗能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和发展,
阻止老年痴呆化。以下分析常见降压药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为:(1)肾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较高水平醛固酮对高血压患者脑功能受创起重要作用。激活血管紧张素1受体会导致血脑屏障受损及脑血流量减少,则采用血脑屏障穿透性肾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抑制海马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分泌对防止认知功能下降有积极影响。如卡托普利、替米沙坦等。(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物质P可有效减少β-淀粉样蛋白积累,上调乙酰胆碱水平,活化神经元,并通过抗氧化减少神经元受损。PROGRESS试验结果显示,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4年,认知能力降低风险减少19%。(3)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临床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4],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率显著减少。分析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能经穿越血脑屏障,改善大脑血流量,增加大脑认知功能区血流灌注从而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4)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证据指出衰老易损伤脑细胞钙降解能力,可能诱导细胞受损,致使神经细胞死亡,引发认知功能损伤。提示细胞钙离子平衡稳定可能与认知功能有关。事实上有报道指出脑梗死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3个月后记忆得到改善,可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保护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5)利尿剂:利尿剂影响认知功能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因利尿剂多联合其他高血压药物治疗。Syst-Eur实验结果显示,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后,患者痴呆风险率显著下降。(6)β肾上腺素阻断剂:因临床β肾上腺素阻断常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或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联用,故其影响认知功能的原因尚不确定。有证据表示,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均能抑制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受损,但是β肾上腺素阻断剂的作用相对较差。
综上,高血压患者应了解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降压药物抑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机制,以防止严重认知功能受损或痴呆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亚欣, 马丽娜, 李耘,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医学, 2016, 38(10):984-988.
[2] 王超, 赵军芳, 冯玲莉,等. 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现况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4):266-270.
[3] 黄熙伦. 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9):84-85.
[4] 蔡淑兰, 刘雨丰, 陈长香, et al. 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 2018, 34(3):228-232.
论文作者:张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认知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阻滞剂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血管论文; 紧张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