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不在局限于功能价值上,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建筑在基础上的使用功能上,还需兼具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城市园林绿化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了日常生活质量,绿化环保型的建筑物更符合人们对居住空间生态化的要求,同时也促进建筑领域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围绕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几点对策,希望能为城市生态化建设添砖加瓦,出谋献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现状;问题;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使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还能为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国土绿化的关键组成元素,关系着城市市政公用工程与环境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化打造了一个全面的绿地系统与景观,维护着现代城市的生态平衡。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能源消耗过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处理不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再加上片面地追求大量物质资料的累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失衡。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解决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就成为了人们不容忽视的重点。
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关键性意义
1.1 城市面貌的改善依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城市现代化不仅需要各式各样、高低错落的楼宇大厦,绿色生态的园林景观也能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使城市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现代城市的重点是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想要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面貌就要使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与绿树成荫、花草缤纷相融合,给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
1.2 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城市过程发展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不可少。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现代化建设也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自然环境,促进城市人口、资源、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大幅提高城市整体风貌,还能集中体现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人文素养和道德风尚。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给城市基础设施里增添了生命力与特色,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条件。
2 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2.1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较低
在城市文明建设过程中,众多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战略都有所忽略,甚至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只索取眼前既得利益,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城市规划阶段,人为构建景观过多,破坏绿色空间;种植树种上为了美观,花色树形居多,而较少种植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过度强调景观效益及绿地率;过于看重草坪建设,忽略乔木等植被;具有质量的绿化较少,预留绿地率低;城市广场建设杂乱,没有从实际需求考虑,不仅没有使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反而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地建设的生态效益;因此,不能等到自然灾害到来才想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要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长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种植有质量和实用性的植被,规划出乔、灌相结合的绿色防护带。
2.2 不到位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着绿化空间占有率低、物种与格局不配套、缺乏景观层次性和高投入低效益的现状。从长远角度看,国内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发展进程不相协调,虽然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客观的实践经验,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营造,更偏向于主观臆想,而缺乏一定的客观调研。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处在初级水平,远不能达到人们对绿地建设功能方面的要求。我们必须意识到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在城市绿化的整体格局上,遵循科学性、生态性原则,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大数据的物种分析,做好大量物种的组合与筛选工作,深入研究绿化布局的协调性和友好性,综合分析和考虑城市的绿地布局、气象、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明确用地类型、规模。
2.3 不健全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园林绿色建设并没有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领导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进度缓慢,阻碍众多,甚至没有排上政府议程。由于各地方城市园林绿地管理体制不健全,绿化规划管理各有方针,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使得城市绿地被占用、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众多城市还并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致使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已执行的政务公开制度效用不明显,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最终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3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3.1 强化节能意识
合理与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原则,节约型园林能减少能源消耗,节约各项资源,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各级政府必须意识到我国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因此,要加强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全过程的管理,杜绝松散管理、过度浪费的情况的发生,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于建设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当园林部门出现严重浪费和重大事故时,运用一票否决制度。
3.2 科学规划
城市的性质、布局、规模和发展方向由城市规划所确定,城市规划也是园林绿地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的生态表现体现在园林绿地的规划上,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各级政府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尽可能把一张蓝图实施到底,不能为了政府领导者的更替而大幅度改变已经设好的园林绿化,一经批准就要严格实施,从源头上制止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各级规划部门应会同园林部门参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整体规划的全过程,确保园林绿地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
3.3 突出生态主题
园林绿地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必须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坚持“以园林为本”的方针,收集园林绿化建设的第一手材料,做到因地制宜。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城市风格与不同类型的地质地貌,提出适当的、风格各异的设计方案。在使用绿化植被时,要遵循自然生态植物的生态规律,在加大单位面积绿化植被的生物投入数量时,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绿化植被的分布,最大程度地突出生态主题,推动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的实际运用。此外,还要凸显地方特色,避免园林绿地设计方案的雷同,在园林绿地的基础功能上还要兼具景观的生态效果。
3.4 节能环保
现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加深,资源能源过多的消耗成为了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人们也意识到经济腾飞的同时,园林绿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多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开始呼吁建设节能环保型的园林绿地。园林绿化责任人要肩负着节能减排的责任,进一步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向着健康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众多国外先进国家已经较早意识到节能环保材料、方法的选择及使用的重要性,而在国内,一些园林绿化责任人为了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也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与措施,通过科学绿色的工艺流程变废为宝。例如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城市园林绿地照明中的使用率,这样不仅能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提高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3.5 合理利用空间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园林绿化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乡土植物的种植是否能适应新的土壤环境;运输人员在运输过程中,还要随时关注乡土植物的情况;在园林绿化施工建设时,施工人员还要坚持实地实物的原则,这样不仅有利于城市自然和谐的独特风格的营造,还能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破坏土壤环境。此外,我国的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城市更是“寸土寸金 ”,如何合理地规划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就成为了城市建设亟待考虑的问题,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考虑到客观环境,最大程度地珍惜土地,节约用地。例如,在不影响停车的情况下,增加停车站附近的乔木种植量,增加绿化面积;这样不仅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还能尽可能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兼具了美化城市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但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环境条件、历史限制、不合理的决策、环节缺失及城市进程的矛盾都会造成这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园林绿地建设人员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全过程,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要意识到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创设出独特的自然景致,最终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侯鹏程,陈佳妮,等.城市园林绿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l(1):77-78.
[2]王克勤,樊国盛,周林.生态城市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M].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58-62.
[3]李统,伍飞.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J].现代园艺,2015(18):160.
论文作者:许红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城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绿地论文; 园林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意识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