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2-024-02
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堂内容、课程学习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而课堂教学是积极实施新课程,渗透教学新理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教师必须正确意识到教学有效性如何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因此,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新课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课堂有效性的提出是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目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
(1)新标准、新教材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部分教师理论的水平不高,教师现代化有效教学观念的淡薄和缺失明显,妨碍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提高。
(2)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明确。首先,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要在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后,再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取舍;其次,学生是教学的对象。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深度和难度,因材施教,使他们各得其所;最后,课堂教学制定的目标要具体确定可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欲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按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对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通过完成预定的知识目标,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及知识的来龙去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开心,教师的主动和学生的主动有机结合,教学相长。
(3)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倡导师生互动的理念。但师生互动在大量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其形无其神,数学课堂表面上热闹非凡,但宝贵的时间在教师毫无启发行的提问中与形式上的讨论中流失了。
(4)现在一些普通学校,一些学生缺乏外在的数学学习动力,而一些数学教师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加上教育管理能力不强。许多宝贵时间在教师整顿纪律,维持课堂秩序中消失了。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性的缺失:一些教师主体作用在压抑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生主体间活动缺失。
--创造性缺失: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僵死、教条的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性缺失;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目标不明确,不珍惜时间也不会有效的支配时间。
2.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教育部课程改革部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中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1)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示。
(2)"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撑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三个层次的关系。
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论点,也是增长点上展开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依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能与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不断将"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有效性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效性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有效性教学倡导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有效性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效性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3.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认识层面上的追求,提高"有效性"
(1)深入理解教材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内容,学习的素材和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它是以概念、规范、结论,静止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前,它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我们不仅要弄清每一知识点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还要学会在细节上进行推敲、深入钻研教材所蕴含的知识,思想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的精神,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真正意义上如新课程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效教材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深入了解学生
如果说深入理解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根本,那么深入理解学生就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了。为此,我们不仅要带教材的细节进行推敲,还要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已有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过程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掌握。如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学的认识基础,学生已具有哪些生活经验,哪些内容学生需要讨论,哪些方面学生的思维会遇到障碍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只有正确地把握了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出现"理所当然"的现象,才会更有效。
(3)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教学目标,的内容有三大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必须贴近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目标的达成,目标的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
2、创造有效的数学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数学的"双基"镶嵌在现实的,生活的情景或数学问题之中。以激活学生的心理结构,让学生在适当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和动机,产生"凝而未解,有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3、充分开展层次有效的课堂教学交互活动,创造"主动性"
《数学课堂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测与合作交流。"
(1)创造有效的课堂提问
我们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把握空间上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
(2)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促进主动学习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促进有效数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从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
把学习变成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与技能形成巩固的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导入过程应真实自然,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深化。
4、恰当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创"新"
高中数学课程提倡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统计"数学中利用计算机求线形回归方程。利用EXCEL软件可以很方便描出散点图。观察出两个变量是否有线形相关关系。若具有,再次使用计算机拟合出线形回归直线,求出先行回归方程,借助与计算机和软件,使以往复杂的难以做到的事,一下就变的简单和容易了。
5、反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顾泠沅先生提出的让所有学生有效学习的四条基本原理,其中的反馈原理叙述为:教育者及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习者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经常与学生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课余时间用多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况。
重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相对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通过数学教学的评价,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教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发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努力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
论文作者:韩忠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教师论文; 发展区论文; 目标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