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环境下的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管理模式论文,环境论文,动态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正逐步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构成了互联相关的信息环境,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应用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动态性,信息动态相关的机率和范围被极大扩展,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所谓动态环境,即在多系统共同作用下,信息以较快的速度生成、更新、管理和应用的信息环境。相较于传统的信息环境,动态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并且表现出新的特点,导致现有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应对动态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需求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适用性,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对象与相关信息不匹配、更新频率不同步、地域间相关信息不对称、信息处理速度慢、信息应用时效差等问题,影响了信息效用的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将探索一种以实体作为中心对象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从信息资源分类、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系统间信息资源交互几个角度出发进行讨论,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1 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动态化的信息环境业已成为一种常态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相关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国内已经有学者对动态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投以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出发,张正亚和顾朝兵指出,动态环境是一种相对于静态环境而言更具复杂性、开放性、交互性和不稳定性的环境模式[1]。Kong Y和Shen D研究了物联网中的实体与信息管理问题,强调了在动态环境下获取实时状态信息在管理中的重要性[2]。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出发,姜规模和韩凤霞设计了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等,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监测等动态信息环境下的数据有效管理问题提出了智能化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3]。刘晓华等人重点关注了医院中高价值耗材的管理问题,引入条码化管理手段,通过对耗材使用的数据动态跟踪,实现了科学、有效的全程监控与管理[4]。王文明等人则以新疆巴州TKD-EMS建筑能耗计量监测管理系统为例,研究了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问题,实现了对公共建筑能耗的检测与问题诊断[5]。 除此之外,国外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Kutsikos K等人针对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价值判断分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服务分类框架,从而能够动态地识别信息价值[6]。在企业供应链领域,Pruksasri P等人以欧洲为例,研究了如何在动态环境下对系统进行诊断,从而避免跨系统信息交换所导致的信息质量下降情况的发生,进而保障供应链系统的灵活性和有效性[7]。在公共交通领域,Peeta S等人重点关注了突发性的短时交通拥堵问题,运用动态仿真模型对由交通事故、道路维护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获取实时数据实现了对短时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管理[8]。 总体来看,动态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并且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研究视角相对比较分散,多是从各个领域自身需求出发进行的针对性研究,比较注重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在理论体系构建方面有所欠缺,也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管理模式,因此仍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探索。 在动态环境下,管理对象并不是以静止的状态存在于单一系统之中,而是在不同系统间频繁运动,因此,要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就必须重视跨系统管理这一关键环节。我国现有的针对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仍大量停留在静态管理层面,试图通过跨系统平台的构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但是,这种共享仅是一种表面化的共享,无法深入到不同系统的业务实践当中,更无法满足动态业务活动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经济信息互联互通管理平台,通过统一数据口径,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功能整合[9];贵州电网通过引入智能匹配、设备映射注册等技术,实现了跨部门系统的智能识别,大大提升了跨系统管理的可操作性[10]。 2 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动态环境下,不同的信息系统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产生了种类丰富、数量可观、时效性强的信息,如果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将有助于提升业务系统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信息量的增长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导致原有的信息资源管理手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用性,暴露出一些问题。 2.1 信息资源处理相对滞后 随着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信息采集设备被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日常用品也能够随时随地生成位置、状态等相关信息,信息数量再一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以监控摄像头为例,按照其将录制的内容以640*480分辨率的视频格式进行保存计算,单个监控摄像头24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量就高达4TB左右,其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PB量级。 而且,由于动态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始终处于持续生成和更新的状态当中,某一时刻的信息资源反映的仅是其描述对象在特定时刻的状态,随着对象状态的改变,一些早期生成的信息资源价值将有所降低,因此需要更加及时地对动态生成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运用。在实践当中,实时性的信息资源管理需求日益增加。在商业领域,信息资源处理效率的提高能够帮助企业在急速变化的市场当中占得先机;而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信息资源处理效率的提高将有助于政府反应速度的提升,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理。 但是,从目前的实践和研究现状来看,实时性信息资源管理仅在生产、施工等部分操作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辅助性管理手段被用于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在其他领域,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则仍以事后管理为主,信息资源无法在生成时被实时管理与利用,管理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管理需求,信息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 2.2 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流于表面 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信息系统共同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信息网络。这种信息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减少了因地理空间距离导致的沟通障碍问题。与此同时,在信息网络中,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由此催生了对信息资源进行跨系统整合的管理需求,也出现了许多针对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当中,已经采取了大量措施来对不同机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减少“信息孤岛”。 从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来看,目前主要采取的手段仍是建立共享平台,各个部门将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上传至该平台,以供其他使用者调用。但是,这种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层次较低,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供信息资源存储,而无法深入到内容层面对不同系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关联。而且,由于在系统架构、数据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也导致不同系统之间广泛存在同词异义、异词同义等现象,在对问题的讨论中缺乏统一的表述方式或者有效的转换关联机制,也增加了跨系统信息资源深入关联的难度。 2.3 实体与相关信息资源间关联性不强 从表面来看,信息系统中管理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但是从整个管理活动的开展来看,信息资源是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是对业务活动的描述和记录,与业务活动中涉及的实体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从实体的角度来看,当其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活动时,将会产生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并不完全孤立,而是共同构成对该实体的全面描述。以个人为例,当一个人进行购物、就餐、出行等各种日常活动时,都会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生成信息,这些信息共同描述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并反映着这个人的习惯和特性。 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针对同一实体所产生的信息资源通常散落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而无法保持其与实体间的伴随关系,导致实体与其相关信息资源之间关联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信息系统常常需要重复采集信息,也导致了信息不一致等管理漏洞的出现,降低了信息资源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将系统中的信息准确定位至实体,也影响了对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和应用的效率,制约了信息资源价值的发挥。 3 面向动态环境的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提出 为了应对动态环境下日益增长的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需求,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当实体在不同信息系统中活动时,尽管其状态随着信息的快速生成和更新时刻发生改变,但是其存在是相对稳定的。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将信息与实体进行关联,形成围绕实体的信息网络,进而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 3.1 应对情境及设计目标 本文所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应对动态环境下的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需求,具体情境如下: 对于相对独立(例如个人、企业等)或归属变化较为频繁(例如流通中的商品)的实体来说,当其处于不同的业务活动当中时,会与不同的信息系统产生交互,并产生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不同的信息系统依照其特有的规则进行保存。尽管这些信息分散于不同的系统当中,但是由于其与特定实体的关联性,导致信息间具有直接或潜在的联系,当某一系统中的实体信息发生改变时,也会对实体在其他系统中的状态造成影响。对于管理者来说,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与实体相关的信息,从而获取对实体的全面了解。 根据前文对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中问题的分析,本模式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三点:(1)实现动态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实时管理;(2)实现实体在不同信息系统中既有信息的有效关联;(3)实现实体活动过程中的信息跟随。 3.2 模式设计 本文从实体信息分类入手,讨论在动态环境下单一系统内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步骤,并对信息资源的跨系统流转进行了分析。 3.2.1 动态环境下实体信息构成 尽管动态环境下的信息生成和更新活动都十分频繁,但是对于实体对象来说,仍存在部分相对稳定的信息,而且不同类型的实体信息发生变化的频率也具有较大差异。如图1所示,根据实体信息更新频率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核心信息、长期信息以及短期信息。 如表1所示,核心信息是能够唯一标识实体的信息,例如个人身份证号、组织机构代码以及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主键数据等,这些信息数量较少,并且始终保持不变,是其他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长期信息是与实体相关的、相对稳定的信息集合,反映的是实体相对稳定的性质,生成和更新的频率都比较低。与之相对,短期信息中包含的是大量频繁更新的实体信息,这些信息反映着实体在某一时刻的最新状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不同类型的实体信息可以相互关联,构成以核心信息为中心的实体信息网络,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下发挥各自的作用。 3.2.2 单一系统内信息资源处理流程 对于单一信息系统来说,在动态环境下以实体为中心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其主要活动可以划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采集、识别、匹配以及关联(见图2),各环节具体内涵如下: (1)采集。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是通过各种信息采集设备从外部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供采集的信息形式日益增长,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这一方面扩展了信息资源的内容,为信息资源的价值挖掘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材料,但另一方面也对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 (2)识别。识别是对采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确认其所描述的实体的过程。信息是对不同管理对象状态的描述,除了指明其所描述的实体之外,信息中还包含各种根据管理需求所产生的字段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信息当中,涉及的实体不止一个,例如,在一条商品销售信息当中,涉及销售者、购买者以及货品三项实体,此时要注意实体识别的完全性。 (3)匹配。匹配是根据对信息中涉及的实体进行识别的结果将信息与实体进行联系的过程。为了保障匹配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应当对实体编码方式进行规范,尽量保证不同实体编码方式的一致性,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当做到不同编码方式之间的良好兼容,避免出现异物同码、同物异码等问题。 (4)关联。关联是将本轮处理的信息与实体已有的匹配信息相互关联的过程,是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网络构建的关键环节。在实践当中,信息之间的关联常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为信息关联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正是这大量间接关联的存在,才更增强了信息资源的价值,通过对信息之间的间接关联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挖掘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 通过对所有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匹配以及关联,将形成若干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网络,对于每个实体来说,均可以实现对其相关信息的随时调用,并且可以通过信息关联掌握实体状态的变化情况,为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基础。 3.2.3 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方式 根据管理需求的不同,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的形式也有所差别,可以将其划分为归属转移、主导共用以及服务提供等不同类别,各个类别在信息资源提供的形式、流程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1)归属转移情况下的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如图3所示,系统A提供的是有关于实体的全部信息资源集合,并在提供之后失去该部分信息资源的所有权,系统B获得所有权,并可对其进行进一步操作。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系统A中的相关信息资源是否被完全整合,从而保证系统B能够获取其所需的全部信息资源。 (2)主导共用情况下的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如图4所示,系统A作为主导系统,拥有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当系统B需要调用系统A中的某些信息资源时,系统A中生成一个实体信息集合的映射并将其提供给系统B,系统B通过该映射对实际存储于系统A中信息资源进行操作,从而保证两个系统中相应信息资源的一致性。 (3)服务提供情况下的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当系统为外部用户提供服务时,其提供的通常是根据用户需求加工过的信息资源,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将获取到的信息投入业务应用当中,如图5所示。 如表2所示,在以上三类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活动中,由于管理目标的不同,原始系统提供信息资源的形式也有所差异,其目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并且保证系统内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3.3 关键技术工具 为实现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综合应用既有的管理手段与技术工具,更需要根据管理需求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出现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工具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作用,共同满足信息资源管理需求。 (1)应用大数据工具实现复杂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在当前日益动态化和复杂化的信息环境当中,信息的数量和类型都在迅速增长,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应对如此量级的数据处理需求,因此必须引入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工具。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可以应用Hadoop、MapReduce等工具对其进行处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11]。通过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应用大数据工具,能够大大提升信息资源的处理效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时性。 (2)应用元数据、本体、关联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实体的标识与关联。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具有规范性和可映射性,能支持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资源聚合[12]。本体则可以被看作是“元”元数据,能够弥补元数据在处理信息系统间语义异构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本体通过对资源间的宏观联系进行形式化描述并建立联系模型,能够实现立体知识网络的构建,满足异构系统间的互操作需求[13]。关联数据是国际互联网协会推荐的一种规范,用来发布和连接各类数据、信息和知识[14],强调对数据的链接,通过数据网络的构建,实现对实体世界的数据化描述。这些技术工具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相对成熟,是实现实体标识与关联的基础所在。 (3)应用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等技术实现实体的信息跟随。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不仅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还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19]。二维码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成本更低,而且可以将RFID数据无缝转移,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农畜产品加工、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当中[16]。通过应用这一类的技术工具,可以使信息资源始终依附于相应实体之上,并在实体跨系统活动的过程当中实现信息资源的跟随。 4 模式应用:对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改进建议 在商业活动当中,企业信用信息是一类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能够为市场中的各方主体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营造诚信和谐的市场环境。由于企业信用情况随着其业务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并且不同业务活动所涉及的系统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是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典型表现,可以应用本文所述的模式对其进行规划。从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实践来看,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管理者仍未认识到信用信息的动态化特性,导致管理仍停留在静态信息层面,无法有效预防企业失信行为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将应用所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从信用信息构成、管理和提供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4.1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信用信息管理实践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工商、质检等行政部门在内的许多组织都针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其中,规模较大的包括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立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库以及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立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等[17]。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由地方政府或社会机构建立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用于提供特定地域或行业的企业信用信息。 但是据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依然高达6000亿元[18]。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效率不高,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企业信用问题,从源头上规避信用风险,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首先,由于受到政策等外部环境以及机构征信能力等内部原因的制约,导致现有信用信息数据库中以企业经营内容、近期收益等历史性信息为主,无法及时处理企业的大量实时交易信息,导致数据库内的信息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 其次,信用信息管理机构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流程相对分离,无法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内容关联,生成企业信用报告所需的资源多、耗时长,降低了信息利用的效率。当采集到新的信息时,也无法迅速判断其对企业现有信用状况的影响程度。 此外,由于目前进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部门较多,这些部门出于自身管理需求,在信息采集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且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导致征信活动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也使得不同系统中的信息有所差异,影响了信用信息的权威性,降低了社会各界对其的信任程度。 4.2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改进建议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时刻都在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其在经营活动各个阶段做出不同的决策,企业的信用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交易各方最为关心的正是这种能够反映企业最新状况的信用信息[19]。因此,在信用信息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信用信息所具有的动态特性,针对其特点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当拓展视野,将自身与合作伙伴充分联合起来,提高管理效率。 4.2.1 明确信用信息分类,制定合理采集策略 现有的信用信息管理对于企业最新现状的关注不足,无法充分满足各方需求。为了增强信用信息管理的时效性,提供最新最快的信用资讯,首先应当明确企业信用信息的分类,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活动。在与企业信用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中,核心信息指的是能够唯一识别企业,并且不会随时间发生改变的信息集合,在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标识是机构信用代码;长期信息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经营范围以及年度报表等,这类信息更新的频率较低,而且通常存在一个固定的更新周期;短期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在日常做出的各种经营决策、资金流转信息等,这些信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大量生成,最能反映企业的实时状态。 在明确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应当针对各类信息制定不同的采集策略。对于核心信息,不需要重复采集,而对于长期信息,只需要按照其更新周期进行追踪即可。信用信息的采集重点应当集中于企业的短期信息,通过传感器、信息系统接口等技术手段实现实时采集。通过应用这种差异化的信息采集策略,既能避免重复采集造成的资源浪费,也能更好地关注企业动态,提高信用信息采集效率。 4.2.2 进行信息内容关联,构建实体信息网络 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会生成海量信息,这些信息相互联系,共同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状态。在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采集到的信息在系统中相互孤立,就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因此,对于采集到的企业信息应当对其进行识别和匹配,并将与同一企业实体相关的信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规则相互关联,形成一张覆盖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网络。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传统手工处理方式难以实现,可以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辅助。 一旦实体信息网络构建完成,将大大提高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效率。当企业做出新的决策之后,这一决策信息被加入到既有信息网络当中,其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能够直观展现出来,而不需经过长时间的重新评估。此外,在对信息网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计算机还能够通过信用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一些用户并没有意识到的重要信息[20],这也是传统信用信息管理所无法实现的。 4.2.3 区分信息提供对象,制定不同提供策略 目前,大量信用信息管理机构各自为政,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降低了企业信用评级的公信力。若能够改善这种状况,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企业信用信息在社会上的权威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跨机构合作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信息资源流转形式有所不同:其一,是不同机构协同共建数据库,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来进行市场划分。此时,不同机构间实现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信息资源以实体信息集合的形式流转。其二,是由单一机构主导管理活动的开展,其他机构辅助其完成信用信息采集。此时,主导系统为辅助系统提供实体信息集合的映射,由此保障信息更新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除了与合作对象之间的信息交互,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还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此时也需要进行信息资源的流转。由于信用信息管理机构采集到的大量原始数据中包含相关企业的决策信息等商业机密,出于保护的目的,必须对原始信息加工后才能提供。在比较完善的管理架构下,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自动生成对应的报告,既满足了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又不会增加管理负担。 5 结语 为应对动态环境下的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需求,本文提出一种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对实体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强调了实时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重点管理。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构建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网络,实现了不同信息系统中既有信息的有效关联,并通过对实体信息集合的操作实现了实体活动过程中的信息跟随。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这一模式对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不过,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模式的应用还需要综合考虑行政管理、政策法规、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信息资源流转过程中涉及的合作机制、产权归属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标签: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实体关系图论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 数据库系统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信用系统论文; 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动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