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空间经济系统的背景与我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背景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是一体化不断加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高度相互依赖,使世界经济日益形成全球性的空间经济系统。这种状况营造了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背景。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一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和走向21世纪的新对策。
【关键词】 全球经济一体化 世界空间经济系统 大背景 中国对策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背景
(一)正确认识全球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充分广泛与充分深入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联系和依赖表现在地区范围上的不断扩大及其内容上的日益广泛与普遍,表现在强度上的不断趋向紧密。当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紧密的联系与依赖时,就开始萌发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总结世界经济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现象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以及预测今后的必然趋势,并根据区域(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可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涵义表述如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的一种发展状态、过程、趋势和目标。我们必须全面理解这一涵义。首先,它并不是一个既定的统一实体,而是各国(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不断加强,既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参与又有越来越强的对外依赖的动态过程。其次,这种一体化过程必须有一个协调和调节机构,并要求各国(地区)把某些有关权力转移给这些组织机构,使自身经济管理的自主性和职能趋向淡化,并在某种程度上排除社会制度的差别。再次,它既是各国各地区纷纷建立各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的过程(按程度不同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单一商品经济、完全经济一体化等形式),同时又是各国各地区各一体化组织日益融合,最终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目标。
(二)成为空间经济系统的世界经济
1.国家和地区经济已成为世界空间经济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环。战后以来日趋广泛和高度化的相互依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是通过各国间经济联系机制产生的,受各国生产要素和政策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能在经济上完全不依赖于外部世界而独立存在,也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与别国的行为和政策息息相关。因此,各国各地区已日益形成世界经济系统中不可孤立的一环,并通过下述四大依赖体系和各种联系“流”有机地联为一体。
2.四大依赖体系的并存和交叉,形成了全球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的基本骨架。一是北北依赖体系。这是依赖程度最深的依存关系,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在许多部门,尤其是高新技术部门已相当普遍,且正在不断深化;商品贸易、资本流动、科技交流和人才流动等更加频繁与广泛;并突出地在经济政策协调和国际宏观经济调节方面进入了新的时期。二是南北依赖体系。表面上体现为原燃料、初级产品等与粮食、资金和技术等之间的对流,但实质上是生产力和经济水平悬殊的两类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此种依赖体系的发展有增无减,日益广泛和深化。三是南南依赖体系。77国集团、东盟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一系列区域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南南相互依赖和合作,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相互投资及科技交流与协作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具有显著发展,并日益成为南南合作的主渠道。四是东西依赖体系。战后以来,首先是建立在政治、军事均衡基础上(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到70年代后开始过渡为政治上的缓和及经济上的合作与依赖关系,最令人注目的是美苏(俄)关系的缓和、经互会与欧共体之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发展,以及美俄、中美、美越等经贸联系的日益加强。这四种依赖体系均在深入发展之中,它们之间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既存在共同性和相互影响,又有许多方面相互重叠交叉,使全球形成具有多层次和多向性依赖关系的整体。
3.五种“流”的互补流动,构成了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循环系统。物质流、资金流、劳力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互补流动是国际分工和经济频繁联系的客观反映,这五种“流”,有如世界经济整体中奔腾的血液,不断带给全球经济以新的活力;也有如千万条无形的纽带,把整个世界经济交织在一起。从物质方面看,多种自然资源和多种制品等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资金方面看全世界拥有巨额的银行存款和游资,其中80年代中期就有8000亿美元〔1〕;从技术方面看,80 年代就有数以百万计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专利项目产生,并以约15%的年递增率在发展中〔2〕;从人才和劳动力看, 全世界拥有数以百万乃至千万计的可供流动的人才和劳动力,此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退休下来的各类专家教授可供聘用;从信息方面看,每天约有数十亿个信息单元的信息向世界发送,并以18%~20%的年增率在不断地增加〔3〕。 以上要素由于极不均等地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并在各种利益和各地经济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持续的优化配置过程而形成各种经常的从不间断的互补流。这些不断的互补流构成了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循环系统。
4.跨国公司和跨国集团把世界经济联为一体。它们通过附设在各国的子公司或成员企业,往往可在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进行协作生产和销售某些产品,同时采取所谓“全球战略”,全面安排母公司、各子公司、孙公司或成员企业的生产、销售、资金调拨和研究发展项目等,并具有直接投资、输送新技术和新工艺、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跨国公司和跨国集团把联系的网络撒向各国各地区,也增强了与东道国(地区)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世界空间经济系统的向前发展。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
战后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其动机都是开发和利用区域联合优势,追求协同效益。其最大特征是开放性,既充分开发本区域内各种优势,又广泛参与国际市场;其发展的原因很多,但都离不开一条主线——竞争!在相互依赖和生存竞争的世界经济中,迫使各国通过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竞争实体,以获得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为后盾来增强竞争能力。
区域经济集团的广泛建立,起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驱作用。首先,它们以实现区域联合优势为基点。表现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总趋势下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不同形式及内容各异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因而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既是载体,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必要的手段。其次,它们是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出现和发展,又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如欧共体、东盟等30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了它们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再次,区域经济集团的背景及其模式、职能、前景等归根到底由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决定。尤其是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开始进入了较高层次的一体化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美加自由贸易区以及日本等积极推动的“亚太经济圈”的发展。90年代以来,这三大经济圈的长足发展,这正好说明了区域经济集团化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驱和基石,正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此外,世界经济多极化对区域经济集团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其重要表现和标志有三:一是当前世界经济分别以各极为中心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使集团化和多极化共同发展。二是各极之间加紧彼此渗透。如1988年西欧公司企业240 起大规模合并与兼并事件中(每起超1亿美元),有101起交易发生在西欧与北美公司之间,15起发生在西欧与亚洲公司之间,且这种势头有增无减〔4〕。 三是各极之间分工协作加强。如当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供货中,配件、部件和零件形式所占的比重已高达40%〔5〕。
二、中国经济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21世纪:新背景下的新对策
(一)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度
历史上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对外开放萌芽于商周,兴起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动摇于明末,夭折于清初。从明代中叶到鸦片战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 正值全球经济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时期,中国失去了进入全球化经济的第一次历史性机会,导致中国国势日趋颓败。直到1840年大炮轰开国门时,被迫“开放”所获得的只是一种付出极高代价的对外“联系”:黄金白银滚滚流出国门!祖国领土和都市街区的拱手割让和租借!
战后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开放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对外开放和参加国际大循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原因,真正的对外开放一直未曾实现。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的一次讲话时高度概括的,“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关闭政策。这种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故50~60年代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中国又错过了多次调整的机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20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喜人的成就,实践再一次证明只有开放发展才能使国家强盛。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导致在资源和市场等方面,我国的人均占有率相当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制约因素。这种情况的实质就是人口(劳动力)、自然资源、市场等经济发展的必要要素,在各国各地区之间秉赋的不相一致性。要缓和这种不相一致性,达到“共同享用”世界资源和市场的目的,从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大经济建设中的开放程度,将我国人口(劳动力)要素纳入世界资源、世界市场和整个世界经济的统一体系。再从充分利用世界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去分析,也同样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发展的道路,抓住每次机遇,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度。
(二)打破自然演替框架,导求新的发展机制
在国际经济相互依赖、联系和竞争广泛加强,南北差距日益扩大条件下,要使我国经济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21世纪,就必须首先在世纪之交的数年时间内打开突破口。那么在策略上只靠发挥中国的优势,只靠惯性和传统方式,靠自然演替是难见高效的。同样,过分受束于国际分工理论也很不利。为此,我们除了脚踏实地稳步迈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探寻客观存在的发展捷径。中国社科院李国友先生曾发表题为《发展与挑战》的文章〔6〕, 认为捷径在于创建和保持一套能持续提高和改善国际竞争力的机制,机制的核心是不同层次的竞争能力和效率。他认为,缩小差距的捷径是:以世界经济为导向,逐步加深和美、日、西欧产业的结合层次,提高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互补效应;利用“后进机会”、发挥“跟进效应”,跟得紧,接得上,插得进;以己之长去滚动增值的雪球,以他人之长去衔接自己缺损的商业化链条或阻滞的齿轮,使我国沿海开放前沿和其他相对发达地区及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显著提高,驱使发达程度上升一级。
(三)审时度势,巧妙地参加国际大循环
首先,要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自力更生固然重要,但不开放的自力更生有如在信息时代还保持中世纪的小农自然经济,注定落后;同样,对外开放或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均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自力更生。实践业已证明不建立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开放,只会有畸形的繁荣却不可能得到持久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因此,既要自力更生又要对外开放,要在提高对外开放度的同时,适度地控制我国的对外依赖程度,极大地提高他国对我国的依赖程度,制造一种巧妙的依赖关系去解决自己必须依赖外部世界才能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见缝插针地伸进各种层次的世界市场。包括充分利用特大的国内市场发展内向型良性循环滚自己的增值雪球,为外向循环作后循;认真研究国际市场特点,充分利用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力优势,以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品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以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智力资源优势,某些新技术与廉价劳力相结合的优势,拓宽发展中国家市场;并充分重视各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不同互补性需求,积极开辟多种产品的市场。还要善于发现各贸易保护集团的空隙,采取“你关上大门,我从‘窗子’进去”的策略。
再次,要善于运用“互惠互利”的策略。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各国各地区客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市场为条件“换取”技术和资金,外商也会为了市场而投资。还可以“互惠互利”来要求对方对等地给予市场开放,或利用贸易逆差(我国多年来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作为谈判的筹码。
(四)认清自我,站好亚太经济圈中的位置
“站好”,包括正确的位置和科学的策略两个方面内容。位置决不是自封的,而是由我国在亚太经济圈经济联系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所决定。亚太地区各国各地区差距大,层次多,经济圈的形成是以梯度分工的紧密依赖为基础的。而由于中国具有很多的特点,决定了其位置并不简单地由经济水平的层次所决定。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特征最相似,但综合实力则仅次于日本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之上,且轻纺工业品的出口竞争力已与日本及“四小”相仿;经济水平上低于澳大利亚但制成品出口方面又比它高(初级产品出口方面比它低);外汇储备额稳居前列,智力资源更足以与日本、“四小”媲美……等等。由于梯度分工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各项分工对于中国又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因此,为了取得更有利的合作,我国必须站在扮演多种角色的位置上,即应在梯度分工联系中具有多种功能。正因为如此,经济联系的策略就更应灵活多样。特别重要的是在资金和技术的引入机制,以及各种商品贸易的策略上要加强研究。
(五)“系带走桥”,充分利用好港澳台地区的作用
港澳台都是本国领土,又和大陆有着同胞手足的关系,台港又是新兴工业化地区,“四小”之二,有着很好的资金、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港澳还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口,已与欧美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经贸联系,是我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市场不可多得的纽带和桥梁。
香港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重要的金融中心、旅游购物与娱乐中心、航空中心和转口贸易中心,随着祖国的开放建设和长足发展,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如今京九大动脉的顺利开通和新机场的建设;再加上原来的珠江水系,港深陆上通道、沿海水上航线等直系祖国内地及沿海各地。回归后的香港在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澳门近邻香港,并在国际金融、旅游娱乐、航运和转口贸易等方面具有类似香港的“卫星城”特点,两年后亦将回归祖国,将与香港一样发挥着类似的作用。台湾有着丰厚的外汇储备,其货币升值迫使其致力于产业升级并把传统产业向外转移。它多年来主要向东南亚和美国投资,近年对大陆投资逐步增加,其在资金、技术、商品贸易等方面也已建立了良好的国际联系网络,目前对福建等一些沿海地区已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今后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加强和最终实现统一,台湾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港澳台地区作用的充分发挥,必能使我国以更有利的姿态走向世界、走向新世纪的辉煌。
注释:
〔1〕〔2〕〔3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我国的对外开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3页。
〔4〕〔5〕《世界经济》1990年第2期第55页。
〔6〕《特区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3期第21~25页。
〔7〕《国际贸易》1990年第9期第52页。
〔8〕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1995)》, 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出版,1995年12月,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