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培智儿童康复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王正霞 王莎莎

学前培智儿童康复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王正霞 王莎莎

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 山东 淄博 255000

学龄前儿童是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最基础的阶段,是他们感知世界的关键时期。科学家也说过,人的大脑基本构架在六岁就基本完成了,所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对培智儿童来说更是这样。然而,入学初期的学前培智儿童基本表现为四个“不”:不看、不听、不说、不配合。提供给他们怎样的康复教育,是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一大难题。

现结合几年来从事学前培智儿童的康复教学的经验,将学前培智儿童康复教学的几点思考分享给大家:

一、满足基本需求,做好上课准备

学前培智儿童自控力差,外界环境引起的不适如室温、噪音、气味等或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如疾病、饥饿、大小便等,便会立即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因此,我们要主动了解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在上课前做好相关的检查和准备是提高课堂教育康复效率的关键。

二、培养规则意识,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重视学前儿童的养成教育,在培智儿童这里也是如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上下楼梯、排队接水、脱提裤子等,做好这些他们只是需要多一些的时间和耐心。困难点在于康复教育起初由于培智儿童语言理解、表达、认知等的缺陷而对我们的规则不理解,导致这一教育环节无法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简单而稳定的语言或动作“沟通”桥梁。

例如,很多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去拿,得不到就抢、哭闹。这时候,我们可以将孩子的手伸出来,然后说“要”。每次只要伸手或者说“要”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做或不说就没有。让他们把想要的需求与伸手的动作或“要”“我要”这种语言建立联系。这样以来在培养学前培智儿童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就会变得简单。

三、了解儿童的兴趣点,给予针对性奖励

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特别是学前培智儿童的喜好更是千差万别,多数智力障碍儿童和糖宝宝对食物更感兴趣,一些情绪行为问题儿童比较喜欢肢体接触和鼓励性的语言,一些自闭症儿童又对旋转的玩具、图画书的画面比较感兴趣。根据儿童的喜好给予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奖励,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设计体验性活动,在“活”中学

设计体验性活动,让儿童通过实践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目的明确的前提下,创造适合的情境,制定相应的规则,让孩子参与其中;家校共育,在生活中学。强调感知周围的事物,提高自理能力。生活是最天然的教育资源,生活可以提供给孩子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教育,教师的作用是制定计划,指导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康复。

为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在康复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不断变换形式和教具,抓住注意力

学前培智儿童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沟通交往能力差等特点,在教育康复实践中发现教师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通过装饰、扮演某个角色,除此之外,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或教具,能更好地抓住学前培智儿童的注意力,让其参与其中。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头顶一本书,站立30秒,让孩子们之间进行比赛,看谁站立时间长等等,利用多种简单易做的小游戏,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作为教师也要有耐心,循序渐进,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2.发挥“动作”教学的优势,提高理解力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和特征,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肢体语言辅助记忆,手势、表情、舞蹈、动手实践操作等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他们的记忆过程事半功倍。

3.巧用艺术康复,开发孩子的内心世界

实践中发现,奥尔夫音乐这种原生态的音乐形式,当他参与听觉、言语、语言、认知等领域的康复教学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儿童体验自由和快乐,在有趣且有意义的课堂中发展了儿童各项能力;另外奥尔夫音乐还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儿童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学前培智儿童由于智力或身心的各种缺陷,使得他们的心理或行为存在问题,绘本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培智儿童丰富想象力、发展语言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

论文作者:王正霞 王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  ;  ;  ;  ;  ;  ;  ;  

学前培智儿童康复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王正霞 王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