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设计;路基路面;线形设计
一、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1.1 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以往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在现代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裂缝控制关键是要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1.2 控制基层平整度
现代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无论是在设计或者施工上都必须重视其质量,因为它的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1 地面排水
市政道路常用的地面排水实施有多种形式,但对于道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2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应用于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 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中问题分析
在市政道路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地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道路设计规范只对某些技术指标,如: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分别做了规定,而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组合以及特殊性考虑甚少,如果设计人员不从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上考虑,那么,设计出的道路就不会是一条好的道路。一条线形好的道路,应该首先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的行驶。
2.1 市政道路设计基本原则解读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道路总体规划道路网布置;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且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的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等;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平面线形设计应少占耕地,少与水系、交通、电力、通讯网交错尽量避免穿过居民区;路线布设应尽可能地平顺,一般采用较长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转向处偏角要少且线形要平顺;平面线形需分期进行时,应该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
2.2 在道路转弯处偏角的设计分析
此处特指道路上偏角≤7°的情形。道路出现小偏角时,平曲线的长度看上去会比实际的短,驾驶员容易产生急转弯的错觉而急忙操作方向盘,造成行车事故,偏角愈小愈明显。实际上,小偏角是设计中平面定线最常采用的方法,因为它大多时候可以解决定线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情形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普遍。要取消一个小偏角常常要费很大劲,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量或拆迁。对于设计速度较低的道路,小偏角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在工程艰巨路段设置小偏角还是可以的。
2.3 在道路设计中纵断面设计注意的问题
小于0.3%的纵坡,将造成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车溅水成雾,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在路面上积水到一定厚度后,高速行车时,在车轮与路面间产生“水膜”现象,使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这时如果有情况需要刹车减速,往往会酿成行车事故。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最小排水要求,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需要后面应加上:因此,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小于0.3%的纵坡。
2.4 在道路设计中超高及加宽的运用
对城市道路的超高问题,多年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颇有争论。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千万不要用设置小半径加超高段手法来满足设计行车速度的要求,特别是在靠近交叉口附近路段上更不能这样做。因此,在需要设置圆曲线时,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不得已时,其超高坡度一般不宜大于1.5%,即不超过路面的设计横坡。对城市道路的加宽问题,加宽值应按车道数加在道路机动车道的内侧,当内侧加宽有困难时,可在车道的内外侧同时加宽;其长度均采用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在路边己修建了大型公共建筑,道路红线己不能改变。鉴于它们均根据其设计行车速度采用相应的缓和曲线值和1.5 的超高横坡度及相应加宽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圆曲线两端应该尽量采用缓和曲线,而且这样的设计对快速行车也特别有利。
结束语
在道路设计上力求更科学合理外,设计时还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新理念,让道路的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非要关键。本文着重探讨了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设计、排水设计、线型设计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旨在保障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能提供给人们安全的生活、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小龙;郭正刚.浅谈新理念下的现代城市道路设计[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2]沈红跃;秦鸿博.浅析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重要因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3期.
[3]眭封云;蔡畅.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论文作者:高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偏角论文; 曲线论文; 线形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