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妇幼保健站,748200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高血压病治疗与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的规律。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医学文献检索,获得近20年以来我国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与研究文献,并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我国高血压病治疗与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结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1世纪以后,并逐年有所上升。医院承担着治疗与健康指导的主要任务,从单一用药逐渐改变为综合治疗,在疾病治疗,护理方面有长足进步,但在预防领域,相对薄弱一些,应加强对疾病的家庭护理及预防,从根本上避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加快,运动不足,老龄化人口增加,使高血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亿以上,高血压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广泛运用,隐性高血压患者也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视。隐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是指诊室血压<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或平均动脉血压≥135/85mmhg的现象[1]。有研究结果表明,隐性高血压病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同时,相关的循证证据也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50%-60%的脑卒中,40%-50%的心肌梗死与血压升高有关。开展高血压病治疗与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策略,在高血压防治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近20年以来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分析统计,了解我国该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规律,可以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及后期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1高血压病现存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治疗及健康教育研究以医院为主,疾病控制中心的发文量则明显低于医院,这可能与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重心倾向于传染性疾病相关。我国高血压发病和治疗现状有以下特点:
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较高,共患率最高的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比例分别达到43.2%,37.1%,22.6%,18.3%[2],而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降低血压可显著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由此,更突显了靶器官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应加强对普通人群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普遍提高人民群众防治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使他们改变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促使高血压病得到有效控制。
2 药物治疗
近年来,药物治疗方面多关注于联合用药和新药的开发和使用[3]。我国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神经系统抑制剂等药物,并已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其优势主要在于产生协同疗效的同时,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得注意的是,降压不宜过急过快,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的太低,以免影响心脏、大脑、肾脏等主要器官的血供,一般以150/100mmhg以下为宜[4]。对于患有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应同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避免脑疝形成。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副反应也不同。应用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血压等具体情况而定,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2.1钙离子拮抗剂
硝苯地平为其代表性药物,它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血压越高,效果也越明显,但不降低正常血压。因为可以扩张血管,所以硝苯地平尤其适用于有动脉硬化的患者。正是因为可以扩张血管,其不良反应包括由此引起的头痛、面部潮红和踝部水肿,还可以出现胃肠道反应和全身乏力,所以,应用此类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治疗水平。
2.2利尿剂
利尿剂通常都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特别适用于血容量高是患者。噻嗪类利尿剂在临床使用最常见,其不良反应主要是高尿酸血症,故痛风患者禁用此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应用,长期大量应用,还会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也会升高。其他类的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2.3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这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也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此药可预防再发心梗。青少年高血压的患者,心率快,输出量大,服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美托洛尔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舒张压与收缩压都高的患者。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剂量过大时还可诱发心衰、哮喘,影响血脂,所以应用时应严密监测心率,保证心率在60次/分之上。
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可明显降低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明显的降压效果,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现我科最为常见的降压药物即卡托普利。但卡托普利也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在5%-20%。
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
其代表药物为氯沙坦,缬沙坦,适应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其突出的优点是咳嗽发生率相对较少,药物耐受性好。
3 健康教育
3.1饮食指导
适当控制钠盐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等,可有效减缓血管硬化。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同时忌烟酒。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食盐的摄入量过高,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肥胖,肥胖进一步促进血压升高。适宜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高的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瘦肉,鱼类,鸡等,提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3.2适量运动
早期患者宜适当休息,尤其是工作过度紧张者。对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的患者应充分休息,减少活动。但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的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减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力[5]。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因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可参加过于剧烈的活动,要量力而为,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根据个体健康情况,年龄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运动以节奏缓慢、动作松弛、耐力性有氧运动项目较为适宜,不做屏气、体位变换过快、大幅度地头、弯腰运动。在运动中有头晕、头痛、胸部不适、胸痛、心悸、大汗、视力模糊等症状应马上就地休息,采取平卧位,并请医生治疗或送医院就诊。
3.3心里疏导
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有无引起精神紧张的心理社会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性格给予相应指导,训练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指导家属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刺激患者的因素,尽可能减轻缓和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高血压患者参与规律治疗与运动,家属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对于参见治疗与锻炼的人来说,离不开周围人群的关怀与帮助,家属可以给予监督提醒。
4 总结
在我国,高血压呈“三高”、“三低”状况。“三高”是指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服药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高血压“三率”之首的知晓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客观上也使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法明显上升。国内外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与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密切的关系[6]。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卫生保健事业,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策略。
参 考 文 献
[1]李艳玲.隐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3,16(20):3101-3103
[2]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3,8(3):29-30.
[3]孙泽艳.社区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8(9):9.
[4]刘力生 高血压研究. 中华心血管内科杂志,2012,24(4):243.
[5]薛惠.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201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S].高血压杂志,2013,(8):04-1.
论文作者:王爱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利尿剂论文; 我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